独立住宅建筑设计:北京 · 多孔之家
爱笑的卡布奇诺
2025年03月25日 09:33:07
只看楼主

来源:小微设计

|

作者:点击关注

设计:   MAT Office 这是一个为了多代人口的家庭设计的独立住宅,面积 600㎡。 为了适应中国北方的寒冷气候,住宅采用内向型的设计策略,中央的采光天井是整个空间的核心,通过不同大小的外窗和天窗,巧妙地调节了室内光线,营造出柔和且令人愉悦的居住体验。 平面布局借鉴了“九宫格”的经典模式,这种布局方式不仅能够清晰地分隔功能区域,同时又能在空间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九宫格中心为采光天井,玄关、起居室、餐厅、厨房、楼梯间等功能区域围绕其周围展开。转角方块面对十字路口方向旋转,形成一个和外部园区道路视线共享的书房。平面处理上将围绕中心的几条边加密,形成双墙之间的通道和楼梯,有效区分了功能空间和交通空间,并在产生了犹如传统园林中通廊般的洄游动线和交叉口的感知节点。

设计:   MAT Office
这是一个为了多代人口的家庭设计的独立住宅,面积 600㎡。 为了适应中国北方的寒冷气候,住宅采用内向型的设计策略,中央的采光天井是整个空间的核心,通过不同大小的外窗和天窗,巧妙地调节了室内光线,营造出柔和且令人愉悦的居住体验。
平面布局借鉴了“九宫格”的经典模式,这种布局方式不仅能够清晰地分隔功能区域,同时又能在空间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九宫格中心为采光天井,玄关、起居室、餐厅、厨房、楼梯间等功能区域围绕其周围展开。转角方块面对十字路口方向旋转,形成一个和外部园区道路视线共享的书房。平面处理上将围绕中心的几条边加密,形成双墙之间的通道和楼梯,有效区分了功能空间和交通空间,并在产生了犹如传统园林中通廊般的洄游动线和交叉口的感知节点。
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标高变化和空间转角。公共区域的功能空间通过微妙的高度差别分隔,形成了一个螺旋式的动线。从玄关到茶室、客厅、餐厅,再到书房,空间逐步升高,既保证了各区域的独立性,又通过开阔的视线连接让整个空间显得通透流动。每个区域都通过落地窗与外部的露台景观相连,进一步强化了室内与自然的关系。
微妙的高差、平面上分离等等,给这个居住建筑内外带来了复杂的剖面关系。除了立面上大大小小的窗之外,设计中还通过若干个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天窗形成面向内部空间的“取光器”,这些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开口不仅让自然光线从不同方向进入室内,还在空间中营造出流动的效果。
在建筑形态上,下部的家庭公共部分为带天井的集中形式的底座;上部的卧室则通过独立的体量设计,产生空中的露台和花园。同时,在面对路口的一侧,建筑体量适当旋转,不仅丰富了整体形态,也更好地融入了街区的整体环境。


免费打赏
co_307113249
2025年04月01日 10:09:49
2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