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领域的10大高级氧化技术 1. 臭氧催化氧化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属于老面孔了,干环保的估计就没人不知道它的大名。但我其实很不喜欢它,因为没什么利润空间,你算吧,臭氧发生器我自己生产不了,臭氧塔我也生产不了,催化剂也得找厂家买......感情除了出一份计算书和设备图纸,一切都得找厂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是比较透明的,人家业主一打听就知道,你报的价格太贵了,人家一准觉得你来宰大户了,一怒之下再把项目搞黄了。因此钱是实在不敢乱报,有限的一点利润也全进了厂家口袋,自己这边几乎就是落个白忙活。
污水处理领域的10大高级氧化技术
1. 臭氧催化氧化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属于老面孔了,干环保的估计就没人不知道它的大名。但我其实很不喜欢它,因为没什么利润空间,你算吧,臭氧发生器我自己生产不了,臭氧塔我也生产不了,催化剂也得找厂家买......感情除了出一份计算书和设备图纸,一切都得找厂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是比较透明的,人家业主一打听就知道,你报的价格太贵了,人家一准觉得你来宰大户了,一怒之下再把项目搞黄了。因此钱是实在不敢乱报,有限的一点利润也全进了厂家口袋,自己这边几乎就是落个白忙活。
2. Fenton
这个也是老面孔了,而且也基本赚不到什么钱,因为设备太简单,就几个池子几台搅拌器就OK。制造的门槛比臭氧还低,导致各路厂家们卷来卷去的,最后也就赚个辛苦钱。当然了,现在很多厂家都在试图突围,什么芬顿异相催化剂、流化床芬顿、磁芬顿、膜芬顿等等。但说实话,我觉得也没啥太出圈的玩意儿。要不就是投资贵很多,要不就是效果一般,总之远达不到撼动传统芬顿江湖老大地位的程度。3.电催化
这个虽然这几年有异军突起的趋势,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众的,远没有臭氧、芬顿的市场占有率,还需要继续努力。目前围绕着电催化技术的厂家也不少,很多都是主攻催化电极,例如传统的DSA和现在比较火爆的BDD。技术门槛还是很高的,一般人想插一脚进来也不容易。但悲剧的是,甭管DSA还是BDD,价格都老贵了,这也导致电催化的投资成本动不动就百万起步,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4.光催化
上面三个技术我经常用,但光催化属实没用过,只是在实验室里面研究过,配合H2O2的效果挺好。但运行成本也不低,主要是紫外灯,甭管中压高压,开机功耗也老大了。还有一点就是废水中太多物质能够影响紫外线的穿透率了,一旦紫外线辐照不到废水了,处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实际应用环境挺苛刻,对于前面预处理要求很高,不是很实用。但肯定也有应用,只是都是听人说的,实际项目没见过。(5)湿式催化氧化
这个应该属于高级氧化中专治高浓度废水的大杀器了,原水COD越高它越乐。而且提高B/C的效果相当明显,出来基本都是VFA。我自己针对某种高浓度难生化废水,亲自试验过,这股水的COD高达1万mg/L,而且TDS含量非常低,闻着也没味儿。按理说这样的水,用生化处理高低能搞下去点吧?事实却是,甭管用水解酸化、纯厌氧还是好氧曝气工艺,COD基本就是怎么进怎么出,让人头疼不已。用芬顿虽然有效果,但用量少了隔靴搔痒,用量大了出水TDS蹭蹭往上涨,影响生化,且成本也不低。后来我们试了试湿式氧化,250℃、2MPa,反应了1h后,出水COD去除率80%,剩下的那部分COD肯定也都是易分解的小分子有机酸。为啥这么确定呢?只因为我打开反应器后一股子醋味儿,多半是CH3COOH了。后来再上好氧曝气工艺,一天就降了1500mg/L的COD,这速率,杠杠滴!奈何投资成本太高,找厂家算下来一吨水就得150多万的投资成本了,总成本都要上亿了......把业主卖了也用不起啊!但有有钱的业主,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石化炼化企业,就有应用这个技术的。有的是单独处理高浓度废水,有的是配合PACT工艺来回收剩余污泥中的粉末活性炭的。运行成本都不低,基本都得在八九十块钱一吨水吧,以后有机会单独写写。6.超声波催化氧化
超声波应用在废水处理中的原理,其实是利用空化效应促使水中小粒径气泡周期性的产生、破灭。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相当量的羟基自由基,来完成氧化水中有机物的作用。不过说实话,超声波发生器也是个相当费电的玩意儿,所以一般用这个来辅助完成高级氧化反应的场合并不多。我干了这么久的污水处理,仅在一次处理高粘度废水的过程中使用过,规模并不大,一个小时也就1m?左右,处理效果还算可以。但也仅仅只能作为预处理使用,后续扫尾工作还是得靠常规技术来搞定。
7.微波催化氧化
微波催化氧化听起来很玄乎是吧?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反正我是从来没用过也没研究过。但我听水友聊起过这个技术,他说他们已经成功应用了,作为一个制药废水的预处理,用来提高B/C的。当然了,他们这个项目里面可不仅仅是单独的微波辐射,而是配合催化剂和双氧水来使用的。催化剂一般就是铜系或者铁系的,固体的,可以回收多次利用的那种。或者说单独使用微波+双氧水也行,其实微波就起个类似紫外光一样的强化催化作用,并不是直接用来参与反应的。我说难道微波不是用来加热的吗?水友和我说肯定会有加热的效应,但功率达不到正常家用的那种,只是极小的微波辐射即可。听他说完后,我脑子里面就自动浮现出了一个超大号微波炉的形象,感觉也太扯了。但水友说微波反应器不是家用那种超大号微波炉的模式,而是一个微波发生器+外置辐射头的结构。用的时候发生器在旁边,不过水,然后通过辐射头输送微波照射管道上流过去的水,就和那种分体式流量计的结构相似。我只能说是水处理的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咱环保工程师们干不到的!话说您各位有用过微波催化氧化的吗?如果有,也欢迎在留言区内简单说说,也好让大家伙跟着一起开开眼界。
8. 等离子体催化氧化
说起等离子体技术,最开始是用于水处理消毒方面的.尤其是在涉水家用电器领域,例如净饮机、热水机、洗衣机、制冰机等,为了杜绝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问题,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消毒技术。这其中就有等离子体消毒技术。
所谓的等离子体,就是随着系统能量增加的同时,原本结合的分子逐渐分离并扩散至更广阔的空间,最终形成了一种由自由电子和离子构成的混合态。这种状态即被称作等离子态,也被称为物质的“第四形态”。等离子体分两种,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其实最常见,例如火焰就是。但咱干环保的没法用,总不能拿火烧废水吧?咱们能打打主意的,只有低温等离子体。而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高压电场强行提高气体分子的能量,将其激发成富含正负电荷的等离子体。然后再把这种等离子体送到水中,让其氧化水中的COD类物质。也是非常小众的一门技术,但的的确确是有公司在研究,我也和厂家交流过。但真实的项目和设备,从没见过。
9. 电子束辐照技术
电子束辐照技术前段时间超级火,经常看见相关报道,主要还是研发团队名气太大,又是清华又是中广核的,随便拎出来一家都是跺跺脚环保圈就能抖三抖的存在。更何况后面这个技术还屡获大奖,也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人气。不过这个电子束辐照技术距离普通人和普通项目还是太远,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它。就拿“辐照”这俩字来说吧,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利用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线来照射,这个简直不要太危险!实际上这种技术和放射性物质没关系,只是基于高能电子的冲击作用,来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有机物。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原本无序运动的电子,经过约束后,形成一种定向运动的电子流,从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潜力来。当然,要想把无序散漫的电子集合起来,形成一股定向流动的高能电子流,可没那么容易,高压、真空和绝缘是最起码的环境。高压的作用,是给电子加速。真空的作用,是为了减少电子运动过程中和空气摩擦时的能量损失。而绝缘的作用,则是为了防止设备被高压击穿以及高压放电现象。然后再通过磁场作用,才能使无序运动的电子被迫进行定向运动,并获得高能量和高速,从而形成的高能电子流。有多高能呢?百万电子伏特(10?eV)的能量,以及接近光速(299792458m/s)的速度,够高能了吧!而利用这种高能电子束辐照废水时,就会产生很多的自由基物质,从而实现氧化降解水中COD的效应。毋庸置疑,这个技术已经落地了,项目名称、规模等等信息都是网上可查的。但据我了解到,有些项目上已经停用了该技术,估计也是不甚经济,运行费用太高了。10.微纳米空气泡技术
微纳米气泡指的是粒径≤1μm的气泡,由于其气泡粒径小,配合其他类型的工艺使用时,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拿微纳米气泡+臭氧技术举例吧。传统气泡在水中上升时,速度是遵循斯托克斯定律的,也就是气泡在水中的上浮速度,和气泡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然而纳米气泡因为颗粒粒径太小了,导致其在水体中反而体现出明显的布朗运动特点,因而运动呈现随机悬浮的特性。有计算结果表明,半径为50nm的微纳米气泡的上升速度低至2.7nm/s,表明浮力对微纳米气泡的作用微乎其微。别小瞧这种特性,这似的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大大延长,从而加强了氧气的传质效率。据有关研究表明,微纳米气泡比传统曝气的传质效率,能提高5~8倍。传质效率高了,自然能耗就小了,就能更省钱。除此之外,微纳米气泡的寿命还特别长,可稳定存在12小时。再配合其布朗运动的特性,自然就能大大提升其在水中的传质效率了。另外,微纳米气泡还具备自增压效应,在收缩破裂时的一瞬间,内部压力甚至可以达到100MPa。破裂时甚至能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用来氧化有机物。
目前为止,微纳米气泡已经被应用在自来水除异味中,效果很好。
但在污水处理领域,微纳米气泡单独使用的情况还比较少,多数时候都是配合其他工艺一起用,例如微纳米气泡臭氧、微纳米气泡好氧曝气等。并且由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价格不便宜,导致其目前在市场的占有率不算太高。但随着其在运行时的低成本优点渐渐凸显后,相信在未来肯定会迎来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