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条文
10.1.3??当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或设备接线端子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线的各类搭接连接的钻孔直径和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连接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当一个连接处需要多个螺栓连接时,每个螺栓的拧紧力矩值应一致。
2??母线接触面应保持清洁,宜涂抗氧化剂,螺栓孔周边应无毛刺。
3??连接螺栓两侧应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应有大于3mm的间隙,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4??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或设备的接线端子受额外应力。
检查数量:按每检验批的母线连接端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2个连接端。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和用力矩测试仪测试紧固度。
一、术语解释
抗氧化剂: 一种涂覆在母线接触面的导电保护材料(如电力复合脂),用于防止氧化膜形成,降低接触电阻。
弹簧垫圈/锁紧螺母: 安装在螺母侧的防松装置,通过弹性变形抵消振动引起的螺栓松动。
力矩值: 螺栓紧固时的扭矩标准,由规范附录E规定,不同螺栓规格对应特定数值(如M10螺栓力矩为17.7~22.6N·m)。
额外应力: 指螺栓受力不均导致设备接线端子的机械变形,可能引发接触不良或断裂。
二、条文目的
为何严格规范螺栓搭接?
1. 降低接触电阻:
接触面氧化或污染会大幅增加电阻,导致局部过热甚至火灾。
2. 保障机械稳定性:
多螺栓受力不均可能引发单点过载,加速金属疲劳或松动。
3. 预防电化学腐蚀:
铜铝导体直接接触易发生电化腐蚀,抗氧化剂可延缓此过程。
4. 确保长期可靠性:
规范要求20%抽查比例,避免施工疏漏影响整体系统安全。
三、 WHY为什么
1. 接触面处理
清洁接触面可去除氧化层和杂质,涂覆抗氧化剂后接触电阻降低30%~50%。
2. 螺栓力矩一致性
多螺栓连接时,力矩偏差超过20%会导致接触面压强分布不均,加速局部氧化。
3. 垫圈与间隙设计
平垫圈分散压力,3mm间隙允许热胀冷缩变形,弹簧垫圈防松效果优于普通垫片。
4. 验收抽查逻辑
20%抽查比例兼顾效率与风险控制,重点覆盖关键节点(如变配电室)。
四、 HOW怎么做
1. 钻孔直径和搭接长度(附录D)
按附录D选择钻孔直径(如M12螺栓孔径13.5mm)和搭接长度(铜排宽度≥2倍螺栓直径)。
示例:宽度60mm的铜排搭接长度需≥120mm。
2. 母线搭接螺栓的拧紧力矩(附录E)
3. 接触面处理流程
用无水乙醇清洁接触面→涂覆电力复合脂→检查螺栓孔毛刺(需打磨光滑)。
4、螺栓紧固操作
使用力矩扳手按附录E标准分次拧紧(如M16螺栓力矩78.5~98.1N·m)。
多螺栓顺序: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拧紧,避免偏斜应力。
5、垫圈安装规范
螺栓两侧加平垫圈→相邻垫圈间隙>3mm→螺母侧装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6、验收检测
力矩测试仪抽查20%连接端→万用表测量接触电阻<0.1Ω→塞尺检查接触面间隙(<0.1mm)。
五、常见误区
误区 1:忽视抗氧化剂
后果:某项目未涂电力复合脂,3个月后接触电阻上升50%,引发局部熔断。
误区 2:垫圈安装错误
案例:弹簧垫圈置于螺栓头侧,振动后螺母松动,导致母线短路。
误区 3:材力矩凭经验估算
数据:手动拧紧误差可达±40%,力矩扳手可将偏差控制在±5%以内。
误区4:忽略热膨胀影响
教训:未留3mm间隙的母线在温差30℃时变形,螺栓断裂。
六、小结
本条是安全性的规定,当一个连接处需要多个螺栓进行连接时,如果每个螺栓的拧紧力矩值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其连接的可靠性。母线接触面的清理主要是为了防止母线接触面发生氧化和污染而造成过热,影响导电效能,引发接触故障。
10.1.3条文通过精细化控制螺栓连接的物理参数(力矩、间隙、清洁度),从源头避免电气故障。其技术逻辑可延伸至电缆端子、设备接地等场景。施工方需强化技术交底与过程抽查,监理方应重点核查力矩测试记录与抗氧化剂涂覆质量,共同筑牢电气安全防线。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电气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8.88 万条内容 · 553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母线槽螺栓搭接连接的六大关键要点与避坑指南,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举报
母线槽螺栓搭接连接的六大关键要点与避坑指南,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