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中国第一坝”如何实现巡检
侠义非凡的馒头
2025年04月09日 10:51:38
来自于水利时事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水利

     佛子岭水库 是新中国治理淮河的 第一批重点骨干工程之一 是新中国成立之初 自行设计、建设的 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 也是新中国第一座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大型连拱坝水库 享有“新中国第一坝”的美誉  

    

佛子岭水库

是新中国治理淮河的

第一批重点骨干工程之一

是新中国成立之初

自行设计、建设的

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

也是新中国第一座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大型连拱坝水库

享有“新中国第一坝”的美誉


 


佛子岭水库建成后

为提高防洪标准

其上游先后建成磨子潭(1958年建成)

白莲崖(2014年建成)

两座大型水库

构建“品”字形佛子岭水库群

成为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和“安徽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

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安徽省佛子岭水库管理处

在全面推进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

的基础上

紧跟智慧水利建设步伐

以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水库

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先行先试工作为抓手

重点打造现代化水库矩阵式管理

业务应用场景

全面提升水库运行管理

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

受限于地形复杂、范围广阔、天气多变

等因素

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覆盖不全

等问题

为提升水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依托安徽省智慧水利平台

启动了佛子岭水库无人机巡飞项目

一起来看他们如何“玩转”无人机


 

复用通信基础设施搭建无人机自动起降场


 


利用佛子岭水库周边的通信基站

部署5台无人机自动机巢

复用通信基站的

场地、网络、电力、安防、维护等资源

机巢可直接安装在通信铁塔上

实现无人机自动起降、巡航、拍摄、充电

一系列流程化作业

通信铁塔上配置的信号中继设备

解决数据远距离回传的问题

无人机作业电量告急时

系统智能研判就近塔上机巢补电

“补给”结束原地起飞

完成剩余作业任务

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大幅提升

很好的节约了投资

实现无人机巡检远程作业

无需工作人员到现场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巡库    


 

高效巡检全方位保障水库安全


无人机巡飞系统

配备高清摄像头、双光谱相机

等先进设备

配合管理平台与算法应用

能够对水库大坝、库区水面

及周边环境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监测

无人机可以快速识别

人员入侵、车辆闯入、岸边堆积物

等潜在风险

并将数据实时回传

至省智慧水利平台

为水库的安全评估和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

在汛期或突发情况下

无人机巡检能够迅速响应

对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巡查

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水库运行状态

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这种高效、灵活的巡检方式

极大提升了水库管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无人机“蛙跳”作业大幅提升巡检面积


项目还创新性采用了

无人机“蛙跳”技术

2台无人机

可以在5个不同机巢之间

自动起降、充电

从而实现库区长距离、大范围的

连续巡检

极大提升了巡检效率和巡检范围

这种技术

不仅解决了传统巡检方式中

人力不足、覆盖不全的难题

还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操作

为水库安全管理

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图片  

 

 

 

 

无人机AI巡检护航

当前正值春耕灌溉关键期

佛子岭水库

作为当地农业供水“主动脉”

在保障春灌用水的同时

也迎来汛前备战“大考”

为高效应对水面漂浮物淤积、

隐蔽垃圾带、非法排污口

及“四乱”等问题

无人机AI智能巡检平台

以“ 空地一体化”

监测技术提升“四预”能力

为春灌供水安全 与防汛减灾

注入科技动能

进入汛期

无人机对库区

开展厘米级三维建模

结合历史影像对比智能

识别 “四乱”隐患

指导加固拦污栅等

高风险设施

推动防汛从“被动抢险”

转向“主动防控”

以科技之力

筑牢水安全保障防线

助力 春耕灌溉 与安全度汛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