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择业(转载)
zhanxuncheng
2008年07月23日 16:24:54
只看楼主

我所理解的理性择业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 大家晚上好 ! 今天,看到能有这么多的同学来听讲座,我非常高兴。记得前年我也有一次讲座,报告厅里面稀稀拉拉的,坐了不到1/3的人。其实你们一旦离开学校以后,往往会怀恋两个地方:一个是报告厅,一个是图书馆。报告厅是活的思想,图书馆是凝固的思想。有一年三八节,我在北京作了一场讲座。那场报告是一个比较大的企业组织的,来听讲的人都要求买票。当时请到了一个七八十年代在日本的大使级老部长作为嘉宾,讲座结束以后,他说,我以前在日本看到日本市民买票听讲座,而且讲座的票还很贵。他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够有自己买票去听讲座。他还说,看到是企业买票听讲座,觉得是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为我校学生事隔一年多的时间和一年以前相比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而感到非常高兴。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在学校短短的几年的时间,把图书馆用好,把报告厅用好。

我所理解的理性择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
大家晚上好 !
今天,看到能有这么多的同学来听讲座,我非常高兴。记得前年我也有一次讲座,报告厅里面稀稀拉拉的,坐了不到1/3的人。其实你们一旦离开学校以后,往往会怀恋两个地方:一个是报告厅,一个是图书馆。报告厅是活的思想,图书馆是凝固的思想。有一年三八节,我在北京作了一场讲座。那场报告是一个比较大的企业组织的,来听讲的人都要求买票。当时请到了一个七八十年代在日本的大使级老部长作为嘉宾,讲座结束以后,他说,我以前在日本看到日本市民买票听讲座,而且讲座的票还很贵。他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够有自己买票去听讲座。他还说,看到是企业买票听讲座,觉得是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为我校学生事隔一年多的时间和一年以前相比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而感到非常高兴。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在学校短短的几年的时间,把图书馆用好,把报告厅用好。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讲课时间里面,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看法。
认识名利的本质,不要被名利所迷惑。现在,大家择业都希望找待遇好的,希望工资多的,希望能够成名成家。当然,成名成家并不是一个坏事情,但是我们在踏上职场之前要对名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样的正确的认识呢?我以为是这样的。名利的本质是什么,名和利,它事实上是对我们每个人劳动的认可,是对我们对社会贡献的一种认可。
现在我们社会,有一个比较不好的导向,以为名利可以去追求甚至可以不择手段的去追求。谁把名抓到了,把利抓到就,谁就是好样的。这违背了名利的本质,名利的本质是对一个人的劳动的认可,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就是你实际的成绩到了那个地方以后,社会就会你相应的名利。
我在全国接触到了比较多的优秀父母亲,这些父母亲有几百位。他们都有一个比较共同的一点: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时候都说要认清名利这一点。有一个母亲说,现在找工作难不难,大家都说难,尤其在北京,有时候一星期要开好几场人才招聘会,每一场都是几万人。但同时你去看看那些报纸上,有很多的招聘。现在最高的招聘年薪甚至高达几百万元。我们学校现在要招聘一个院士大概也会开出三到五百万。但是有几个人去应聘呢?一方面社会需要人才,一方面人才的标准放在这里面,没有几个敢来应聘。
名和利是对人的劳动的评价。不要搞反了。那么,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我和他两个人水平差不多,但是他很会搞关系,喜欢拍领导老板的马屁,结果他上得很快。这个怎么去看呢?我觉得人在某一个方面是分层次的,这和运动员中的种子选手一样,比如段亚萍一样,她是种子选手。打个比方,种子选手可能从第1号到100号是第一集团,从第100到1000号是地二集团,从第1000号到100000号是第三集团。那么,在这个集团里,你用用你一些关系,就象临场发挥一样。原来的段亚萍如果发挥得好,她会拿冠军,发挥得不好,她是100名。但是她怎么打都不会打到第二集团里面。
关系在你进入某一个层次里面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我觉得一个人与其去搞人际关系,不如去搞人际方面公关和事业的公关。你在第三集团里面,你不妨努力今天如第二集团,一旦你进入第二集团,你对社会的贡献自然就大,因此社会给你的待遇也自然而然就高,给你的条件自然而然就优越。
在过去,五十年代“反右”的时候,把一个学者打成了“右派”,其中批判他的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读书做官。他说如果你一个大学生,你出来以后就去工作,可能二十年以后你还是一个处长,但如果你大学毕业后读研究生博士生,你毕业没有几年就会是局长。你到底是二十年的处长好还是去读书。这个观点是对是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我觉得这是分层次的,我如其在这个位置上和别人去你争我夺,不如我自己发力气自己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有一个当银行行长的好朋友,作为银行行长有很多引诱有很多事情需要应酬,因为银行为了吸收存款,银行行长们会和企业家喝酒等。但是我这个朋友压根不这么做,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他把工作做好了,把身体锻炼好了就回家躲在房间里写书;《中国企业史》。他用两年的时间把书写得差不多,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很多的好处。他说,我和企业家一起谈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说你的企业现在是什么状况,现在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将来会碰到什么问题。我只要和别人一谈,他们就会把我聘为企业顾问,这样,他们的存款和业务不就到我的银行里来了吗?
银行行长去和企业家喝酒有没有用?有用,但是可能你达到的效果会更好,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也更有利于你的进步。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不要抱怨社会的风气不好。我们是这个社会中的人。别人不好不是你的理由。相反,社会上越是有这样做的人,对于我们诚实的人,有真本事的人更有利。你想想,这个社会如果都靠投机取巧,社会不是完蛋了吗?大家都靠欺骗,社会还会发展吗?社会是要靠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推动的。政府一定会花大力气给这批人脱颖而出,这是人生的正道。就象袁隆平、王选,他们不会为去为这些东西去争,但是国家为他们荣誉会给经济会给一系列的条件发展生产。这是我讲的本质的第二方面,社会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是我希望大家发力气从第三集团发力气边变成第二集团。你们出去以后更多的是搞工程。比如说工程师和高工。我如其在评工程师的时候和别人争得头破血流,不如提高我自己,让自己到了高工。到了高工,高工的条件工资就比工程师高多了,
在涉及名利时,品德显得异常重要。我喜欢看宗教的书,其中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心好命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祗转祸兆。”这是说,心肠好,能力又强,你这辈子就生活无虞;你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你的心不好,可能这好事情在你身上就潜伏着危机。
小时侯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中就有这样的典型。有一个小伙伴原先发展得很不错,开了家小五金店,给人做装潢做门窗。后来因为被骗了一次,还不起债就按捺不住了,整天不知道做什么。他更因认为赚小钱不知道要什么才能还清债务,就变得小钱看不进眼。我的一个亲戚给他几套房子装修,他装修还没有做完就跑掉了。有一次,他在北京还剩下几十元钱,他将它全部拿去买彩票,结果连回住的地方的钱都没有。幸好碰上了儿时的玩伴,要不就得走着回去。这种情况,下面的发展就是恶性循环。
而与他形成对比的是一个原先情况很不好的伙伴,现在南京一家公安局专门为人办身份证。这个人小学都没有读完,但他心肠很好。一次他在南京街头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发作,当时围观的人都没有去理会他,而他将老人扛到医院,老人也因此医治及时而得救。老人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就让他办企业的儿子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并因此而一步步发展起来。而据我所知,他的这种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是他从小受到母亲的良好教育而养成的。
所以在将来的职场上面,能力相当重要,但一个人的品格也不容忽视。如果一个人的品格不好,没有哪一个企业愿意要你 ,没有那一个老板愿意把自己的真经交给你,如果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饿真经教给你,你这辈子就苦了。
找到自己的使命。我们的很多同学马上就要找工作。那么我这一辈子要做些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对折个社会有最大的贡献呢?
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不是白白走一遭,而应该留下些自己的痕迹。所以那些伟大的人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2005年被国际物理学会命名为爱因斯坦年,爱因斯坦毕业的时候也找不到工作,后来在一个小专利局工作,1905年时发现了相对论,这时也就大概20岁。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写下“选择一个对人类最大贡献的职业,这样我们的后人将会含着热泪面对我们的骨灰。”一个17岁的孩子酒意竟想到了自己将变成骨灰,所以你要找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点。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小时侯一直希望自已成为一名作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无果。直到1986年,我看到日本学者木藤久伊的《早期教育天才》,我就发现我要找的事业就在这里。在看到那本书的那一刹那起,我就认定了我这被辈子就做这件事了,不管别人认可不认可,我就做这事了。1986年时,我开始做母亲教育。我手父亲的影响,有藏书1万多册,共三书架,其中有一个多书架的书是和母亲教育有关,如妇产科,计划生育、儿科等,甚至因此被好友戏称为“变态”。
任何东西你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开始你可以不断的选择,就象我当时选择做作家、散文家、小说家,时间不要浪费,浪费时间可惜。等到你选择好你的目标以后,找到你最肥沃的土壤以后,你的过去所做的努力都会有用。就象胡适所说的功不唐捐,你做的每一份工作都不会白白浪费。你要找到你的使命,找到你的兴趣点,找到你的才能的最佳区,找到以后你就不要随意变更。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很有才华,我的很多同事,他们都很有才华,甚至比我强的多。但是时间流失了,给一个退热人做出贡献的时间就是这么多,所以很可惜。目标一旦确定了,你就不要随意变更,不断随意变更你损失的是你自己的时间。我这些年做母亲教育我一个体会,我选择的一个突破口是出版,编印发一条龙,我们研究所人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去年有40万册的书出版,用了近200吨的纸,发行了近1000万马洋。我在出版工作之间,如果我不咬紧牙关搞出版,一事无成。去年,我和全国妇联到了5个省市。我到一个地方。很多地方都和我说我们有什么什么的合作,希望你到我们这里来讲课,我一概不同意,我到任何地方几乎不和任何人谈项目。而与我一起去的一个教授就截然相反,他节下了许许多多的项目,不是说我比他好,而是我现在的最重要的是出版。出版有一百个环节,你必须一个个环节把他做通,任何一个东西都是这样。有一百个环节,你越做越精越做越精,如果你蜻蜓点水,你一事无成。人生就想是老鼠撞迷宫,每一个事业都想迷宫一样,你都撞得头破血流,但是我就这么一个迷宫,我撞一下记一下,哦,这个地方,我再撞一下再记下来,等到你撞得差不多,等你撞出来了,以后就是克隆,以后的程序你都会了。如果你因为觉得太难了而换到另一个行业,你照样是一个迷宫,你还是要撞。
你要找到你的使命就不要被挫折所迷惑。人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没有办法和你比。这就需要你成为这个行业的高手,你的行业的每一个步骤你都知道,这样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谈到找到你的选择,找到你的使命,这个第三个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这个是我当时做学生的时候,听过一个危阳凯的录音,他说。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三种,一种是现在是热门的将来也是热门,这种行业你能选但竞争将会特别激烈,因为最聪明的人都挤破了头。现在是冷门的将来也是冷门的,如果你兴趣确实这在上面,你要选不妨可以。如果你要在这上面,要下更大的决心。有一个父亲的孩子14岁上大学,那孩子的理科特别好,别人都说你考工科,将来好就业,而那孩子特喜欢学心理学学文科,人们说你学文科也学别学心理学啊,你学经济学啊学法律啊。但这个父亲不一般啊,他支持孩子读心理学,他说只有窝囊的人,没有窝囊的专业,360行行行出状元。那孩子18岁就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20岁就考取了哈否大学的全额的心理学博士奖学金,因为自己的兴趣在这边,兴趣是最好的饿老师。危阳凯比较推崇的是地三种:现在是冷门,将来是热门的。现在大家没有几个人搞的,但有可能将来是热门的,这就需要你的眼光,甚至你要做好坐冷板凳的准备,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要一个大事而去的,而不是要老死在世界上去吃喝玩乐。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别人说,这个人诗歌好人不错,我们的人生就没有白过,如果人们都说你是害人精,早该死了,那就不好了。我觉得希望我们在坐的和我们华东交大的学生得到这种评价越少越好
免费打赏
zhanxuncheng
2008年07月23日 16:25:36
2楼
你找到你的工作的时候,入门的时候不要讲待遇。这是非常实在的,我们现在的同学,要么高估自己,要么低估自己。
以前我们将社会叫做万恶的旧社会,现在我们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叫做万恶的旧时候。谈到事业、家庭,如果你的这些问题没解决好,你的事业无法开展。所以,在发达国家,有这么一种认识: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可以拟补家庭的失败。在西方,美国也走了近50年的弯路。去年由美国12位顶级选手做的一个报告。他们通过50年的大量的数据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结论。(这些数据我们陈以云教授翻译过来了,还没有出版,我那边有。)结论诉我们,我们很多过去认为是对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比如说离婚,离婚以后可以找到更多的幸福,再婚没有更幸福。但是,美国做的结论表明这是错的,离婚以后,再婚得到的幸福的比例非常低。比如说结婚,过去人们说单身更好,现在的近半个世纪的统计数据表明,有婚姻的男性比没有结婚的男性财富更多,寿命更长。
在西方,比如说克林顿,他出了那么大的一个丑闻,但是他到世界各个地方,你看看他和希拉里,他和他的孩子都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尤其是美国的小布什,非常强调家庭。在西方,不仅是美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健全,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与健全。
谈些题外的话,当时小布什第一次竞选的时候,我对他特别的关注。因为在90年代的时候我就看过一篇小布什的母亲写老布什的文章,她吹捧老布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父亲。文章中有几个例子非常有意思。,很多人都这么问老布什,你既是一个成功的军人,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又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那么你觉得你这辈子最成功的事情什么呢?老布什回答说,我认为我最成功的事情是,我的孩子们仍然回家。小布什那么大的年纪了,还有他的弟弟妹妹们到了周末的时候都回到老布什的庄园。这在美国很少见。所以原来我们准备做一个布什家族的成才史的课题,当时做这个课题的人就说,布什一家象黑社会一样。他们非常团结,每到周末的时候从全国各地回来,老布什开始讲到该怎么样做。老布什竞选的时候,他的孩子们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小布什竞选的时候,老布什是最好的参谋,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上。所以帕帕拉说她一辈子没有做其他什么事情,就是做一个母亲,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人物,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现在社会让我们的女同学去做工程师,做个拧螺丝钉的,这不能说不好。当有人问我们的女同学理想是什么,做个科学家、文学家,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的女同学回答说做个优秀的母亲,我觉得这样的回答和其它的回答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我认为这样的回答更值得社会去提倡。
帕帕拉还写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小布什小的时候很调皮,把他们州的议长家的玻璃打碎了。如果这在我们中国人肯定就会去批评,批评是对的。帕帕拉也批评小布什,她对老布什说小布什真调皮,把议长家的玻璃也砸碎了。老布什很幽默,他说,真的有这么一回事吗?我的孩子扔石头真的扔得这么准吗?一下子就把人家的玻璃砸碎了吗。他并不是说他的孩子这样子做得不对,我觉得这折射出一个西方家教的思想,对孩子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思想。所以大家说小布什象一个小流氓一样,你不要以为他是个小流氓。在家庭中不是要塑造一个完人,而是塑造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哪一个人不犯错误呢?所以在西方有一个共识,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可以拟补家庭的失败。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西方也有一个共识,如果家庭失职,那么哪怕你有再多的再多的学校,有再多的社区工作站,有再多的心理咨询室,有再多的涝教所,都将无济于事。
现在我们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之所以这么高呢,就是我们的家不象家,男人在外面转,女人在外面转,每一个男性都愿意做男人,做父亲多累。每一个女性都愿意做女人,女人多漂亮,不愿意做母亲,母亲多苦。既然我们选择了做父亲母亲,就要把他做好,这同样是一个职业,就应该把他做好。
今天我在这边讲了不要被名利所迷惑;不要被挫折所迷惑;不要被待遇所迷惑;不要被金钱所迷惑;不要被惩罚所迷惑;不要被所谓的事业所迷惑。我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有一句话,能够里面有一个人对你们将来的事业,你们的家庭有所帮助。我就觉得今天我的讲座就没有白费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