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造价案例第三题(终极答案)答案:1、有两个不妥之处 (1)潜在的投标人定为国营企业,理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公平原则。 (2)招标人只与联合体牵头人签订合同,理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招标人与联合体签订合同,联合体所有成员应参予签订(签字)。 (3)限定有获得本省XX奖励的企业参加,是否不妥?2、成本1000万元,材料比重占60%,涨价10%的概率为0.3,涨价5%的概率为0.5,不涨价的概率为0.2,利润率为3%
答案:
1、有两个不妥之处
(1)潜在的投标人定为国营企业,理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公平原则。
(2)招标人只与联合体牵头人签订合同,理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招标人与联合体签订合同,联合体所有成员应参予签订(签字)。
(3)限定有获得本省XX奖励的企业参加,是否不妥?
2、成本1000万元,材料比重占60%,涨价10%的概率为0.3,涨价5%的概率为0.5,不涨价的概率为0.2,利润率为3%
问:按原成本计算,成本增加比例?
(1) 调整后成本=1000*40%+1000*60%*(1.10*0.3+1.05*0.5+1.0*0.2)
=400+600*1.055
=1033万元
或:
调整后成本=1000*40%+1000*60%*(1+0.10*0.3+0.05*0.5+0*0.2)
=400+600*1.055
=1033万元
(2)不含税造价报价=1033*(1+3%)
=1063.99万元
(3)利润率 =(1063.99-1000)/1000
=6.40%
3、求工程款现值:报价1100万,每提前一月奖30万元,奖金于竣工结算时支付,签订合同工期11个月,实际工期11个月,每月工程款均在下月末支付
方案一工程款现值=100(P/A,1%,11)(P/F,1%,1)
=100*10.368*0.990
=1026.43万元
4、求工程款现值:报价不变,实际工期10个月,每个月末采取加快措施费用4万元:
方案二工程款现值=110(P/A,1%,10)(P/F,1%,1)+30(P/F,1%,11)-4(P/A,1%,10)
= 110*9.471*0.990+30*0.896-4*9.471
=1020.39万元
5、比较这两个方案哪个现值大,是否应采取加快工期的措施
方案一工程款现值大于方案二工程款现值,不应采取加快工期的措施。
[ 本帖最后由 guicpa 于 2008-10-21 16: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