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GEN作为目前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之一,已经应用到国内众多高层、大跨及特殊结构中。为了丰富结构设计手段,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形式,特为努力掌握新技术的土木人开设此贴。本帖仅为学习midas/GEN的朋友解答技术问题,严禁讨论非该主题的技术问题.
MIDAS-GEN作为目前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之一,已经应用到国内众多高层、大跨及特殊结构中。
为了丰富结构设计手段,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形式,特为努力掌握新技术的土木人开设此贴。
本帖仅为学习midas/GEN的朋友解答技术问题,严禁讨论非该主题的技术问题.
42楼
xiaobai兄,这个是我的错,说的不对。柱是按照附录算的,而梁是按照支撑条件来计算。
梁能自动判别面内和面外的计算长度,不过好像有时候这个程序算的不大准,也会出错。还是多看一下。
我说的指定构件意思就是在midas中只识别单元不识别构件,因此你得把被次梁分割开的主梁单元形成的一个构件,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出主梁在平面内的受力。
回复
43楼
PUSHOVER是超限项目中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分析方法,这个涉及到很多我们平时用不到的内容,相比小震及中震设计,其理论较高一些。因此需要从PUSHOVER的原理出发来搞定,推荐先看看ATC-40,这个是PUSH的老祖宗,最初的原理就是从这个规范来的。
针对楼上说的问题,我只能略说一二:
1,需要用实际的配筋来验算其大震下的抗震能力,如果不是实配的结果肯定会有影响。
2,用模态是算控制点位移以位移为收敛条件,而加速度是按照模拟基底剪力法的层剪力形式加载,是荷载控制方式。
现在用位移控制算的较多,也容易找出结果,个人认为还是用模态的较好些。况且有个MIDAS培训例题也是那么做的,呵呵。
3找不到性能点是因为没有推出来结果,先推出屈服状态来再判别是什么结果。
4.谱加速度对应的是加速度的单位——g
pushover是个好方向,目前研究的也较多,还请各位高人多出些资料啊例题啥的与大家共享!!!:victory:
回复
44楼
楼板是不用线单元扩展面单元建的吗?还是在形成层信息的时候就自动考虑了 ,如果是形成层信息 自动考虑的话,局部板厚不同是怎么体现???求教。。。谢谢了
回复
45楼
楼板可以直接建立板单元,也可以由线单元扩展而成。
形成层的时候不形成楼板,考虑楼板荷载时可以建立不同厚度的板或者是布置不同的荷载值。
这个可以用小模型来试算一下,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回复
46楼
请教3个问题:
1框架剪力墙按照高规,框架如果不满足0.2Vo和Vfmax,需要调整,那调整在midas如何实现的?
2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把顶板所有节点约速x,y方向位移,是所有的节点或是周边边缘与土接触的节点?
3对于组合截面钢砼构件,分配塑性较时,说截面不能分配塑性较时.怎处理?
回复
47楼
1.clon0218兄说“梁能自动判别面内和面外的计算长度,不过好像有时候这个程序算的不大准,也会出错。还是多看一下。”
我的观点:的确会出现程序自动计算面内和面外长度时出错的情况,而且比较严重,我只好一根一根去手动定面内面外长度,请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毕竟杆件太多了也不是个事。
2.clon0218兄说“我说的指定构件意思就是在midas中只识别单元不识别构件,因此你得把被次梁分割开的主梁单元形成的一个构件,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出主梁在平面内的受力。”
我的观点:可不可以不指定构件,因为指定构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程序自动计算面内和面外长度,可是程序总是取错,所以干脆以每个单元为单位,分别手动赋予它真实的计算长度。
3.midas计算出来的钢结构应力比结果中三个应力比R1,R2,R3,其中R2取值不对,它取的只是平面内的稳定,可是R2应该取平面内和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最大值,而且它出的详细计算书中也是这么取的,和图形显示的明显不一致,这个错误太严重了。我的是730版本,不知道712有没有这个问题~~~~~~
回复
48楼
兄弟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这个MIDAS调整不了,计算出来的配筋不准,还是自己手核一下比较好。官方的说法是程序该功能暂时屏蔽,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用。
地下室的土体也就是对外围起作用嘛,再说了嵌固端是说刚度比较大,地下室板还是有变形的么。这个仅约束外围就可以了。
分配铰分配不上?这个可能是定义的错误,你说的也不太详细。不行就发模型让大家看看。730版本应该支持型钢混凝土或者钢管混凝土的铰布置。
回复
49楼
这个计算长度我以前没大注意过,主要是看看应力变化和位移,很少用到设计功能。MIDAS的设计功能与平时的习惯不大一样,还是要多看看说明啥的。除了指定构件能准确判断以外,其他还没有见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就兄台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不妥,如果以单元为单位,不指定构件的话主梁面内计算长度错误,整体稳定肯定是错的。这个找到什么好的办法再讨论,可能是个程序BUG。还望遇到类似问题的兄弟多分享下个人的经验。
回复
50楼
clon0218兄可能没有理解清楚我的意思,我的办法是给每个单元赋予真实的面内和面外长度,注意是“真实的”,比如一根梁(5m长)被若干单元分,其中一个单元只有1m,但是我在赋予面内计算长度时赋予5m,这样它就是按照5m来计算了,只不过这样做需要手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去输入,可能会相对麻烦些,但是肯定是没问题的
回复
51楼
兄台这个要不是模型不大,要不就是活催的不急,那样一个个的弄麻烦而且容易出错。
这个问题以后再议,没准现在已经把这个做了修改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