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问题,看老兄的整体网架的那个演示中,网架支座定义:1、把上弦支座处定义为铰接; 2、把柱子单元释放,顶端为铰接; 老兄选择的是第2种。那么疑问:如果按第1种方法建模,计算出来的柱子会偏于不安全;如果按第2种方法建模,就不能进行网架支座设计。请问老兄对这样的结构支座怎么设计?2、第一个演示中带行车格构柱的问题:从截面库中选择的如果直接用格构柱截面,软件做了格构柱整体稳定计算。若是自己建立的(桁架)格构柱,软件只算单根的,那么这时的整体稳定,老兄是怎么考虑的?
1、有一个问题,看老兄的整体网架的那个演示中,网架支座定义:
1、把上弦支座处定义为铰接;
2、把柱子单元释放,顶端为铰接;
老兄选择的是第2种。
那么疑问:如果按第1种方法建模,计算出来的柱子会偏于不安全;如果按第2种方法建模,就不能进行网架支座设计。请问老兄对这样的结构支座怎么设计?
2、第一个演示中带行车格构柱的问题:
从截面库中选择的如果直接用格构柱截面,软件做了格构柱整体稳定计算。
若是自己建立的(桁架)格构柱,软件只算单根的,那么这时的整体稳定,老兄是怎么考虑的?
3、问题:框架演示中。
建筑物X、Y轴风荷载的体形系数是08、-0.5吗?怎么0.8与-0.5在X、-X、Y、-Y方向全布置上了啊?
山墙端不是-0.7吗?不懂了~
也就是说风荷载2和3是不是应该包含山墙的-0.7啊?(应该6种工况吧)
怎么你的演示不是呢(老兄的演示是4种工况)?
幸福:1,请注意我第一个帖子,这仅仅是表示一种思路,不代表绝对正确,正确的风荷载考虑我在网架演示中已经操作过.所以在框架演示中不再重复.
2,网架问题:最正确的分析方法就是整体分析,所以网架在柱顶连接的地方在计算上是不能设置成支座的,如果该地方设置成支座,那么下面的柱子分析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体分析应该参考我的思路,当然,特殊情况可以再做变动.
3,格构柱问题: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程序都是这样处理,当然,具体到连锥条也按照单独构件建到模型中去对这些构件的分析来说是可行的,但是这对荷载传递来说是极不方便的,因为实际情况是整个柱子承受内力,格构柱细分后,你就不清楚到底那些细分的构件要分担多少内力,也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通过增加刚性杆来作为内力的过渡,但也毕竟很麻烦,目前3D3S格构截面的类型相对少点,下个版本应该会有改善.
软件实际上并不是演算单根的稳定,程序是按照规范以及一些权威的参考书来演算整体单肢以及缀条的强度以及稳定的..
4、3D3S对屋面活荷载不利布置是可供选择“考虑”和“不考虑”的,不知道幸福兄认为什么情况下考虑?什么情况下不考虑?
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的,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
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的,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
哈哈,雪荷载比较大或者单坡屋面过长的,不论但跨还是多跨还是考虑为好
唉,看来这位朋友的基本功没学到家啊,活荷载不利布置的道理以及结果是什么,活荷载不利布置是在有连续支座的结构中,活荷载单独一跨布置导致在相邻中间支座产生的反弯矩比连续布置活荷载对该中间支座产生的反弯矩要大,其主要反映的是中间支座的反弯矩。
单跨门钢,何来活荷载不利布置?如果你坚持不利布置是指半跨活荷载的话,在单跨门钢中,不论活荷载布置在跨度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它的作用趋势都是让跨中下弯边柱反弯,无论它(这个局部的活荷载)怎么作用,都不可能比全跨布置的活荷载对单跨门钢产生的弯矩大。
建议:做结构不要想当然,不要让那些似是而非的“经验”左右自己,自己动手去尝试才是真的。
幸福:单层网壳的设计演示,单层网壳设计的重点是稳定设计,跨度越大,矢跨比越小,稳定问题越敏感。
根据网壳规程的建议,稳定屈曲荷载应该为输入荷载的5倍以上。由于时间关系,在这个演示中没有进行焊接球节点设计,其实这部分很简单,在焊接球库里面选择合适的焊接球,然后选择节点连接形式为对接焊缝,就可以进行节点设计了。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球网架的杆件种类以及球的种类不要过多,2~4种足够。还有,焊接球的直径一般都比螺栓球要大,因为焊接球没有像螺栓球那样有锥头过渡,所以杆件越大,焊接球的直径就更大了,由于单层焊接球网壳通常是稳定起作用,所以杆件利用率比较低,所以应该通过调整合理的矢跨比以及网格大小来提高其本身的稳定性。
幸福:网架+钢柱的演示,3D3S做这样结构的优势是:
1,能整体分析,不用再去假设支座弹性刚度;
2,能计算钢柱并能自动设计钢柱柱脚;
3,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网架支座(这个时候就是网架与钢柱连接的地方)需要自己设计,不能再利用程序带的自动设计网架支座的功能,因为这个时候是不能在网架与钢柱连接的地方设置支座的,不然整体分析就没有意义了
幸福:桁架屋面+带吊车钢排架的演示,在这个演示中主要体现出3D3S能整体计算类似这样的结构类型,目前的版本能做到出刚架整体图,节点图,包括牛腿以及柱脚,屋面桁架与钢柱的连接节点还是需要自己设计,桁架相贯节点在这个演示中没有体现,之前的桁架+钢柱的演示中已经有体现.
5、想请教楼主我的截面库里的格构式的截面怎么是空的?谢谢!
幸福:格构截面需要自己填写里面相关的参数,然后缀条的惯性矩填最小惯性矩,整体平面内外的惯性矩可以通过MTS或者PKPM的截面库查询对应数值填入。
6、幸福了,我就提一个要求呢,给做一个四面敞开式的门架,30m跨度,长度么90好了,中间加不加柱随便您了,荷载酌情加点吧!! 尤其是在风荷载施加和檩条计算上慢一点呢!
幸福:檩条计算我从来不用3D3S的,因为它里面的参数不完善,刚架的计算很简单的,在3D3S里的模板里的荷载信息里面有选择封闭 部分封闭以及敞开建筑,你勾上对应的选项就可以了。
檩条计算建议用STS,里面的参数比较完善,门钢没有敞开建筑相对应的檩条的体型系数,你可以按照部分封闭建筑考虑,但是在验算风吸力下翼缘稳定的时候要留一点余量就可以了。
檩条计算其实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呵呵。
幸福:斜拉索网壳,拉索一端连于刚性很大的混凝土柱或者钢管混凝土柱上,另一端连于网壳上,相当于给网壳提供了弹性支点,从而改变网壳的内力减小了网壳的挠度,减小了支撑用的柱子,从而增加了内部使用空间,用小的代价(高强度拉索)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工程演示中没有考虑对拉索施加预应力,因为预应力结构的关键不是设计计算,而是现场 施工,像这样的结构,施加预应力后,其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7、初学3d3s,请问各位高手,框架中楼面恒载和活载如何修改,比如房间内活载2.0,走廊内是2.5,如何实现?还有在显示查询里面能否象PKPM那样看到各房间的荷载吗?
幸福:3D3S的导荷载比PKPM方便得多,但是需要手工操作,目前的8。0版本在显示楼面荷载的时候只显示楼板周围的构件(楼面梁的线荷载),这个原因是因为8。0版本还没有楼板这一块,但是这个不影响分析计算,毕竟楼面的荷载最终还是导到楼面梁上来的,3D3S就直接显示了这个楼面梁的线荷载,如果楼面中有不同的楼面荷载,在框架组装的时候,把该楼面的恒活载都输入为0,然后在后面的杆件导荷载中再按照区域分别导入不同的楼面荷载。如,房间内活载是2。0,载杆件导荷载中选活荷载,工况为1,然后选择单向导到杆件,然后选择房间的范围,范围确定后,显示为黄色,然后再选择受荷单元,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在房间内荷载导到的那些梁(一般为次梁),这个时候,承受房间荷载的单元会显示为红色。走廊的情况也类似。
幸福:钢排架+网架屋面+网架悬挂吊车的演示,悬挂吊车为2吨,注意吊车的运行路线,演示中的结构为两连跨,所以悬挂吊车对网架的影响不是太显著,悬挂吊车荷载作为附加活载加入分析.这个演示主要体现3D3S设计这种结构的思路,目前的版本能做到:上部网架屋面设计出图,下部钢排架设计出图,针对这样的结构,和国内其他软件相比,3D3S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这个演示的风荷载添加也比较全,可以作为参考.
幸福:高低跨+夹层+吊车门钢演示,风荷载采用荷载规范的体型系数,对这种门规没有规定的结构形式,3D3S是根据荷载规范的体型系数自动导风荷载的。
幸福:回答各位朋友的问题:
1,四坡屋面,如果是直接结构做成,不能用门钢做,只能用空间任意结构做。
2,集中荷载的添加,分施加到节点上和单元上,3D3S中,荷载与整体坐标一致,选择对应的工况(恒活风等等),填入相应的荷载值,就可以添加了,添加完后,点显示节点荷载以及单元荷载,程序可以显示荷载大小以及作用方向,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所施加的荷载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再做修改。
3,3D3S除了混凝土结构不能设计外,在钢结构方面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要演示所有的模块不大现实,因为我手上没有全模块的加密锁,所以膜结构以及幕墙结构我没办法演示,再者我对膜结构目前还不是很熟练,幕墙马马虎虎。
4,支座单元释放荷载施加等问题,需要大家通过程序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不一定需要实际工程才操作软件,可以给自己假设工程条件来模拟做设计,这样才能不断熟悉程序,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
5,任何软件的基本原理都一样的,都是遵守同一结构原理,所以,结构原理加强了,熟悉程序会更快。
2楼
8、计算桁架,玄杆平面外计算长度怎么定的,书上说取侧向支承点距离,上玄杆可以在上玄杆屋面加系杆,我们可以认为侧向支承点,平面为取系杆距离,下玄杆往往在跨中加一条拉杆,那平面外计算长度为跨度/2 这对吗?
幸福:下弦加拉杆跟下弦平面外计算长度没有什么关系,桁架一般都有垂直支撑,所以上下弦的平面外计算长度都可以取垂直支撑间距,对空间桁架,也有一些参考书认为,双腹杆能对下弦提供平面外支撑,实际上,腹杆的稳定是建立在上下弦稳定的基础上的,再者,腹杆受压,本身受压的杆件对其他杆件提供的约束是很小的.
所以说,大型的重要的工程,下弦杆都是直径大壁厚相对小的管子,就是因为下弦平面外计算长度取大的原因.
当然,也有一些工程是根本不理会下弦平面外计算长度而按照节间长度的,这些做法,我个人非常不认可,不管它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幸福:献上刚性约束、弹性约束以及支座位移对结构不同影响的演示,说明如下:
1,从支座性质来看,刚性约束(固定铰支座)和支座位移是一样的,有别与弹性约束,也就是说,前者在支座确定以后,不管在什么组合或者外加荷载如何变化下,支座都不再产生位移;而后者顾名思义,就是支座是弹性的,或者说,其支座位移是可变的,随着外力的大小变化,但是,总的来说,结构内力与变形都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弹性约束下,支座反力与支座位移是反比的,此消彼长。
2,刚性约束与支座位移不同的地方是,支座位移是预先给支座一个位移,再借用能量守恒定律,这个位移必然会让结构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产生一定的自内力,也可以说,支座位移是对结构施加了一定的预应力。
3,演示为一典型的二铰拱结构,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在地震第一振型下,刚性约束和支座位移的变化和周期都是一样的,呈反对称,而弹性约束则不是,但是随着弹性约束中弹性刚度的增加,其第一振型变化趋向于反对称;支座反力上,刚性约束和支座位移都比弹性约束要大;跨中挠度上,弹性约束要比刚性约束和支座位移要大;理论上,向跨中变化的支座位移(演示中示意为-200)能降低跨中挠度,且会增大该支座的反力,遗憾的是,目前3D3S版本只能把支座位移作为一种独立的工况体现,而不能将支座位移工况与其他工况组合,体现不出支座位移法的优点。
9、地震荷载中的几个参数的意思?见下图
幸福:这几个参数,如果你熟悉抗震规范以及PKPM里面SATWE参数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左下问题,为结构布置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时候(PKPM默认是于水平或者垂直的夹角大于15度的时候需要输入,PKPM默认可以输入6组,3D3S没试过)需要输入的每种斜交构件的于水平方向的夹角。因为地震作用为抗力越大,反应越大,常规的默认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地震不足以反应地震作用的最不利情况,所以增加这个考虑。
不耦联,不增大,就是指一般的结构,可以说是2维结构;不耦联,自动增大,这一点可看抗震规范,地震计算的时候只考虑平动影响,然后边榀自动增大地震效应系数;耦联就是考虑扭转耦联,双向平动+扭转共同考虑,抗震规范上有解释;双向地震其实和耦联是一样的,当你把双向地震前面打勾,则不耦联选项变灰,不能选择,当你选择了耦联,程序会自动计算双向地震;竖向地震,什么时候需要请 看抗震规范,不同结构条件不一样。
就目前8。0版本来说,这些地震参数变化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说白了,这些参数以及前面结构计算参数定义里面的刚度计算方法选择,对目前的框架模块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因为,这些参数其实都是为即将推出的多高层模块做准备的,目前的框架模块还无法考虑和体现更多的控制条件和参数,这一点和PKPM的SATWE还有一定从差距,当然,当9。0升级,高层模块出来后,这些都会改变的。经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SATWE计算得到的周期以及变形和3D3S计算出来的相当接近,但在层抗剪承载力上,两者相差较大。
10、幸福兄弟,请教俩问题:
1、关于3D3S中风荷载分为单向和双向导到杆件怎样理解?
2、风荷载工况设很多种,具体怎样判别和设置?
幸福:1,杆件导荷载分双向单向导到单元节点上和直接导到单元上.举个例子,框架,为什么要导到柱子上,因为按照常规做法,墙面是檩条的话,那么檩条是连接在柱子上的,风荷载通过墙面板传递给檩条,檩条再传给柱子,所以,在考虑结构风荷载的时候,就仅仅把风荷载导到柱子上.其他荷载也一样,考虑到那些构件受力,就导到那些构件上.
2,风荷载工况,每一个表示向一个方向的吹的风,不同方向吹的风要分不同的工况,你理解这句话就行了.
幸福:我个人在3D3S中用到的如下:
1,双向导到杆件一般出现在楼面双向板或者异型结构.钢结构由于有次梁存在以及多采用组合楼板,楼面也是采用单向导到次梁上.
2,原则上,对于框架结构,风荷载的传递还是导到柱子上,因为框架结构中的梁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外围的梁如再承受侧向的风荷载,对梁本身的受力是不好的.
3,常规结构基本上是单向导到单元的多.
幸福:对于混凝土柱钢梁约束释放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转动释放,二是转动+平动释放;在3D3S中要达到这两个目的都可以是有多种方法。
1,转动释放,就是释放连接处的弯矩,可以是梁端绕3轴转动释放,也可以是柱顶绕3轴转动释放,还可以是梁跟柱顶都绕3轴转动释放,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要得到正确的结果的前提是梁跟柱的方位要正确,所以3D3S里面,显示截面这个命令大家要熟悉,要经常用。
2,转动+平动释放,就是既释放连接处的弯矩,还释放连接处某一方向的位移。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是梁绕3轴转动释放+梁沿1轴平动释放,注意,梁的1轴就是梁沿轴线方向;也可以是柱绕3轴转动释放+柱沿2轴平动释放;当然也可以是梁和柱都一齐这样做,结果是一样的。
至于什么时候需要增加平动释放,要看具体结构,用能量守恒来说,平动释放【力(主要为水平力)作用方向位移的释放】必然导致力的释放,也必然导致梁跨中挠度的增加,这两者是此消彼长的;一般来说,坡度越大,水平力越大,挠度越小,反之亦然,水平力是否需要释放,要看下部结构是否能承受,不要一上来就要求平动释放,需要综合考虑,释放对梁的影响以及不释放对柱的影响。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多跨结构释放,多跨可以做连续跨,能降低梁的挠度;单跨结构能不释放就不释放,对挠度的影响很大。
对于3D3S中构件的1 2 3 轴,很多刚学的朋友经常糊涂,其实不难,关键是掌握其特点,1轴就是构件沿轴线方向,就是承受轴力的方向,2轴,对工字型截面来说,就是腹板朝向的方向,只需要记住这一点,2轴就是腹板方向,两外,3D3S还有K节点方向,其实也就是2轴的方向,对于变截面构件来说,K节点方向还代表构件腹板斜率变化的方向,如变截面梁,上翼缘平的,下翼缘是变的,也就是说腹板变斜率的方向是向下的,所以其K节点方向就应该是整体坐标下的Z轴的负方向,在3D3S中就是K节点方向为Z向负无穷大,至于为什么有无穷大这个说法,在这里可以不必要去理会它。
3轴一般就是垂直腹板朝向的方向,先决定2轴,然后再根据2轴确定3轴,对一些矩形截面,在定义截面的时候,就要注意程序提供的示意图中2 3轴的方向,矩形截面一般需要才用显示截面来配合判断,或者先定义工字型截面,然后修改截面为矩形截面。
11、平动释放【力(主要为水平力)作用方向位移的释放】
这个力是顺着梁方向的?平动释放是不是就是搞成两个单铰,水平方向没有约束?那不是不稳定么?跟挠度有什么关系?晕糊了,不要笑我!!!!还有老大,绕强轴和弱轴的转动全部释放了意味着什么?我怎么想不出来是个什么情况啊
幸福:是顺梁轴线方向的力,也就是释放梁的推力,平动释放就是水平运动的释放,转动释放就是绕某一点在某个面上可以任意转动,对2维结构来说,只绕强轴和绕强轴弱轴释放的效果是一样的,没有影响。
平动释放去除了水平方向的力与反作用力,而这个反作用力对梁的挠度来说是有利的,用拱的原理理解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在同一个节点上,梁转动释放,柱转动释放以及梁柱都转动释放,三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12、门刚中的摇摆柱的释放,是不是要对2轴(弱轴)、3轴(强轴)都进行释放,还是仅仅对3轴(强轴)释放就可以了,或是这两者都一样呢?谢谢!
幸福:2维结构两个轴转动释放和绕强(3)轴释放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绕弱(2)轴释放实际上是绕平面外释放,对2维结构没有影响。但是所有的东西前提是构件的方位要正确。
13、对门式刚架(或是其他结构)中,对2轴、3轴的计算长度怎么定义呢?
幸福:门式刚架中,3轴(强轴计算长度一般由程序自动计算,2轴(面外)计算长度,由面外支撑点距离决定,平面外计算长度的确定我相信这个应该是很普通很简单的问题了;在程序中,面外计算长度可以输入实际的长度,也可以输入构件的长度比例,一般用的多的是直接输入计算长度。
14、请问在空间任意结构模块里面建的模怎么出不了施工图啊?
幸福:目前的版本在空间任意结构模块里面是不能出施工图的,但是如果你建的模型比较接近其他模块(桁架网架框架等),可以转到相应的菜单下出施工图,但是这样不保证全部能出.
15、从STS到3D3S感觉最不适应的就是风荷载的布置,虽然3D3S比STS麻烦了,但这也正是3D3S的优势,有个问题3D3S的导荷方法肯定没有考虑刚性楼板假定的作用,在结构水平荷载内力分析中这与SATWE有不同吗?
幸福;PKPM的风荷载导算比较呆板,复杂的模型就无法判断是否合理。
不知道你说的刚性楼板作用是什么意思?3D3S中有刚性楼板假定,可以设置全楼层以及局部楼层楼板刚度无穷大,程序默认楼板是弹性的,也就是说楼层内个节点都是弹性节点。这个和SATWE是一样的,SATWE默认是刚性楼板。
在结构水平荷载分析上,我个人做过对比,相同的条件下,3D3S和SATWE计算出来的层位移基本一致。
目前8。0版本还没有楼板分析功能,但是通过楼层的刚性假定也可以达到该功能,升级9.0后的高层模块中将会有刚性、弹性楼板以及剪力墙单元。
16、我看的官方演示在3D3S框架中直接把楼面恒载导到梁上,并没有输入楼板信息,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抗侧刚度的计算,应该也是认为柱顶位移相同把,也就是使用刚性楼板假定.是不是没这么简单,呵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风荷载体形系数的问题,比如大跨的弧形梁,开敞或封闭下怎么确定体形系数呢?荷载规范没有合适的.角度的变化对风压的正负有影响?谢谢啊
在内力包罗图中的选择中有M2,M3,Q2,Q3
对于工字钢来说,2轴是弱轴,3轴是强轴,那么圆管的3轴是什么,还有Q2,Q3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M2,M3,Q2,Q3只与截面自身的强弱轴有关,与方位和截面旋转角度无关把
如果模型中有工字钢(利用强轴承载)和钢管,则钢管的弯矩应采用M2的,工字钢采用M3中的,这样对吗
因为做了一个用工字钢弱轴承载的框架,对内力包罗图产生很多困惑,谢谢楼主指点一下
幸福:楼板信息对于钢结构分析来说,如果都是刚性楼板,且你也不需要楼板配筋的话,楼板信息没有什么意义,楼面荷载的传递路径是一样的,都是先从板--次梁---主梁---柱,把荷载直接导到梁上没有什么问题。
刚性楼板假定是假设所有楼面梁的面内位移是一致的,也就是等于楼层的整体位移。
风荷载体型系数的依据是现行的荷载规范,不能直接套用的一般都是通过相似原则再加上一些经验确定,没有绝对的东西。
内力包罗图中的选择中有M2,M3,Q2,Q3 ,M2就是绕弱轴的弯矩,Q2就是沿2轴的剪力,也就是平行腹板方向的剪力,其他的类推,实际工程中用得最多的就是M3以及Q2,尤其是2维平面结构;当为空间模型的时候,才用M2 M3 Q2 Q3 等等。
钢管默认的方位和H型截面是一样的,那么钢管的M看的也是M3,和工字钢一样的 。用工字钢弱轴承载,就看M2。
回复
3楼
17、幸福兄: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3D3S里自重是不是没有自动导算?如果是自动导算在哪里看得出来呢?
幸福:程序会自动计算的,你随便建一个模型,不要添加任何荷载,内力分析一下,看看恒载工况的内力图,你就明白了。
18、施加导荷载风载时,什么情况改变内部参考点坐标默认值(0,0,0)?在您的三面广告牌和四坡屋面演示中修改了内部参考点坐标默认值,而在框架结构演示中内部参考点坐标取默认值(0,0,0)。
幸福:内部参考点坐标仅仅是起到改变风荷载方向的作用,它和体型系数的正负是相对应的,具体你要看看手册上内部参考点坐标的作用,这个东西没有绝对,比如说,在默认为(0,0,0)的情况下,发现风荷载的方向不对,你可以修改体型系数的正负,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字面上片面强调体型系数的正负,也就是说,规范上是负的,就一定要输入负的,在程序中我们需要的最终结果是风的方向,而不是字面上的正负。
当然,按照良好的习惯,内部参考点坐标都要定义到结构的内部,但是它和修改体型系数的正负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个就是哪个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所以建议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要理解清楚实质的东西,尤其使用手册,目前都有电子版的了,真正想学习这个软件的朋友,还是真的要认真去看几遍,理解理解。因为一些很基本的操作以及参数的理解,只要你多看看使用手册就很清楚了。
幸福:回答各位朋友的问题.
1,下部排架上部钢结构(网架,桁架等等),下部排架结构的风荷载是要全面考虑的,具体的考虑方法我在网架+钢柱的演示中有演示的全过程,其他的就不再重复了.
2,8.0版本的格构柱计算,3D3S版本计算的结果跟规范手算有差距,所以最好手算一下,另外,缀板缀条的设计,8.0版本默认的是缀条设计,程序自动验算缀条,具体见格构柱参数设置里面,有缀条的间距以及最小惯性矩参数输入,不过8.0版本还是不够完善,很多参数不够公开化.
3,在最前面的多个演示中均是设计全过程的演示.
4,关于出施工图出现的问题,首先请确认所用版本是否是正版,如果是,出现问听请与3D3S官方联系解决.盗版出现的问题概不能回答,很抱歉.
幸福:很不好意思,现在集中回答前面一些朋友的问题:
回weichuanbao朋友,正所谓一家饭难调众口,对高手来说,演示中确实有些步骤是没什么必要的,对一些新手来说,可能又是需要的,所以我个人感觉还是把它做完整来好一点。
回hhl_163朋友,你的模型已经丢失了构件的截面库,所以无法进行分析。
回3d3s8.0朋友,30%的节点系数,是因为程序在计算结构自重的时候,是按照杆件截面大小节点中对中来考虑的,没有考虑节点处实际上是球,球的重量比当量的杆件重量要大,所以这个参数是作为一个附加重量参与结构计算,也就是说,节点处的重量相当于当量杆件重量的1。3倍;这个参数,对螺栓球来说可以取30%,对焊接球来说可以取20%~25%,因为焊接球是空心的。
回xzg258朋友,钢结构多层+楼面的演示,在前面的框架结构演示中有体现,可以参考的。
回huitenggs_158朋友,3D3S是不能考虑化学螺栓这样的设计的,也不能出图,这个需要自己来设计,自己来画图。不好意思。
回sxliying朋友,你的问题我已经在OKOK上给你回答了。
回jie6310123朋友,等9。0升级后,我将结合新功能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以及混合的结构演示。
19、在幸福兄的演示中,有关抗风柱柱脚及单元释放有点不明白:
抗风柱采用铰接柱脚,柱上端节点应单元释放,但为何在柱脚处节点还要进行单元释放?
如果不释放柱脚节点有何影响?
门式刚架四边开敞结构中,对于风荷载的添加,规范讲此种结构有风敏感效应,要考虑应力变号的情况,既要考虑风吸,还要考虑风压,但如果考虑风压的话,刚架的截面将会比封闭时的要大很多,对于一个大棚来说成本肯定要增加很多,对此业主又不愿接受,请教幸福兄:遇到此结构该如何处理?
幸福:1,柱脚铰接后,柱脚节点无论单元释放与否,都不会有影响。
2,四面敞开结构,荷载规范上所说的体型系数变号的问题,具体要看旧荷载规范的条文,因为新规范没有具体到每一种体型系数取值的原因,旧荷载规范才有,建议参考旧荷载规范该项的相关解释。
20、请问幸福X(在楼面中)怎么处理立柱与主梁连接处或各连接 不满足的问题(住让人烦恼的是那中连接方式都不行 ,软件中螺栓的数量(没有螺栓排列数量的定义),和连接板的厚度 (有些板没发定义厚度),请问幸福兄怎么处理比较好~是手算+螺栓排列的数量还是?``` 在幸福X的演示中也出现次类问题////请XFX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谢谢
幸福:节点设计不满足一般是要通过调整截面来满足,或者改变螺栓直径。节点编辑功能只有在节点设计成功后才起作用,可以编辑相关板件的尺寸厚度以及螺栓直径和排列。
3D3S的框架节点设计可能和PKPM有点不同,3D3S好像是先确定连接板的尺寸和厚度,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排螺栓,螺栓不满足的话也无法进行设计,不过比PKPM好的地方就是节点设计成功后可以编辑节点,包括其中的细部板件,这样对后面的加工图处理就比较好。相对而言,现在最新的PKPM版本在框架节点设计上能考虑的东西比3D3S8.0版本要好,不知道3D3S9.0版本在这方面有没有改进;另外3D3S可以设计斜交的节点,这一点PKPM目前还无法跟上。
21、网架中都是H型钢作立柱,如果用焊管,它们和大架梁连接接点处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 好象3S3D对此处的处理不是很理想?可能自己对3D3S的认识不够.
幸福:用圆管在设计的过程上也是一样的,因为这样的模型柱脚必须是刚接的,而目前3D3S8。0版本还没有圆管刚接柱脚的节点设计,所以在演示中没有体现,9.0版本应该会增加不少节点形式的。
网架与钢柱的连接节点需要手工设计,其实很简单,查询该处的内力,用该内力按照设计网架支座的方法来设计支座,做网架,必须具备手算设计普通网架支座的能力。
22、问/基础的设计,3D3S里独立基础设计中,基础反力作用点是指什么范围或位置?对于这个概念我一直很困惑
在网架中 架脚连接好象只有一种连接种类,砼柱连接?!其他的好象没有,比如 焊管,H型钢/希望9.0能改进!
幸福:1,基础反力作用点标高就是指柱脚底板标高,这个是确定基础短柱高度以及确定柱脚水平反力对基底的弯矩的高度,这个跟它下面的那个基础埋深那个参数是一起用的。
2,网架支座设计目前只有一种,目前也之后3D3S有相应的网架支座设计(MST只有支座绘图,而实际上并没有进行支座设计),具体以后有没有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我也不清楚。
3,混凝土柱钢梁的支座设计确实是没有,好像最新的PKPM版本有了这个功能,这个问题我也希望3D3S能增加。
回grspring朋友,9。0版本将会有门钢整体分析以及后处理的功能。
回lxq-123朋友,桁架的腹杆为何要做成刚接呢?如果是用钢管作为杆件,腹杆刚接不好,导致节点受力复杂,还有一些管壁局部受力分析的难题,如果是用工字钢或者H型箱型截面,那样可以考虑刚接,节点设计按照框架节点设计来考虑,是比较麻烦的。
23、开敞平板网架的风荷载的体型系数按荷载规范27项取-1.3 , -0.7 ,同时注1又说要考虑风荷载过敏反应,是不是要加上1.3 0.7的工况啊 风荷载是只施加在上弦还是上下弦都要施加啊,还是上弦 下弦分开施加啊?还有怎么组合啊?
幸福:风过敏反应应该是指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变号问题,这个与屋面坡度有关,其实这个问题规范也解释不清楚,毕竟风荷载体型系数的问题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多情况都没办法得出准确的东西,只能是经验和参考已有工程。轻钢规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是门钢特有的,其他结构要参考荷载规范,框架结构当然是不能套用轻钢规程的了。每种工况4个面凤荷载是正确的,可参考荷载规范。
24、幸福楼主:我在做门钢时,中柱可以进行柱脚设计,边柱出现了柱脚设计失败,有可能强度不够,但是我在哪里可以修改呢?门刚的局部稳定,我们主要修改什么参数可以尽快达到要求?(我在做的时候,经常要改好几次)
幸福:请问你的柱脚是刚接还是铰接,如果是铰接,一般都可以设计的,只要满足锚栓布置的构造要求。刚接柱脚对构造要求要比铰接柱脚多;另外还要看你选择的是哪一种刚接柱脚节点形式,在3D3S的几种刚接柱脚形式中,对同一柱脚,有时候某一种节点形式不能设计,而另外一种却有可能可以设计,你多试试看看。
25、幸福老师:我用3D3S建一平面圆弧桁架模型,采用两中方法校核,可结果相差比较大,您能否给我指点下?
1,带钢管柱建摸,钢管柱脚定义为刚接,柱顶释放。
2,只建桁架模型,利用支座反力另外设计钢柱。
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建的模型在相同节点荷载作用下轴力相差比较大,带钢柱建摸的桁架轴力明显比不带钢柱的大得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幸福: 这个肯定是不一样的,直接在桁架模型上设置铰接支座,等于忽略了下部支撑体的刚度;而连钢柱一起建模是正确而且准确的方法,应该以整体建模分析为准。
回复
4楼
26、我想请教一下,玻璃幕墙的节点图是不是用3D3S画的,还是用其它什么软件,然后计算荷载又用什么软件,谢谢
幸福:据目前的3D3S版本,应该不能画幕墙的节点,不过框支幕墙模块可能有部分节点,目前工程上用的幕墙节点一般都是幕墙公司自己制作的图块。
至于计算荷载,很多软件都可以用的,从我用的那么多软件来看,3D3S的荷载库和荷载添加方式还是比较灵活比较有优势的。
27、请教圆柱型网架风荷载施加是需要注意得问题,可以分几种工况?
幸福:柱面网架的风荷载,在两个网架演示中都有,可以作为参考的。3D3S的钢屋架我个人认为做得不是很好,限制多,必须是双角钢,而且必须是它内置的模板库建的模型才能出详细的加工图。
28、请教幸福兄,对于建筑外维护结构幕墙,新的幕墙规范规定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如下,规范上的风吸力我理解为就是垂直幕墙表面的向室内方向,对于梁上竖直的埋件计算时水平方向应该为拉力,可以这样理解吗(体型系数应该为正负2.0,正负1.2)
幸福:在同一个工况下,风荷载作用分迎风面和背风面,对迎风面的埋件,受到的力应该为压力,对背风面的埋件,受到的力应该吸力,也就是受拉。
回haolixin1972朋友,网架+钢柱的演示就是弧形网架的演示。
回 qifx777朋友,演示中的弯矩方向没有错,大部分软件对弯矩方向的定义基本是一样的,跟力的方向不一样,可以说是刚好相反的,比如,MX,是代表绕X轴的弯矩,而不是沿X轴的弯矩;另外,除了方向的确定之外,还要看弯矩变形图,通过变形图检查弯矩的方向以及正负。
29、幸福兄我想问几个不成熟的问题:
1,在导荷载中什么情况用双向导到杆件。
2,管绗架是平面建模还是空间建模好。
3,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怎么计算。
幸福:1,请查看我之前的帖子,耐心点,有有关导荷载的一些建议;
2,平面桁架就平面建模,空间桁架就空间建模,简单的说,平面桁架就是上下弦都是一根,空间桁架就是上弦或者下弦或者上下弦有两道的情况,如矩形桁架,三角形桁架等;
3,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属于力学概念,这个需要看看力学的书了,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定义,这里无法一一说明。
30、幸福老师,多高层框架和桁架或其他结构平面外计算长度你是如何定的?
幸福:1,框架结构计算长度是根据梁柱线刚度比来确定的,现行钢结构规范上有,可以查表。其他结构,是以能起到平面外支撑的支撑点的距离来确定,具体情况具体定,没有规律和规定一点要怎么样。
2,多高层的的地震周期跟结构模型以及构件截面有关,一般是2S左右,不是绝对。
31、我想问一下,假如轻钢厂房(主刚架)我都验算通过了,细部(女儿墙、挑出构件)等怎么添加啊?
幸福:女儿墙、出挑构件等,如果范围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出挑不是很大,一般可以不考虑在模型中建入该构件,因为有些软件把这些构件建进去,有可能会影响后处理中的出图。通常的做法是考虑该构件对主刚架产生的荷载,把荷载加到主刚架相应的部位来考虑。
32、很久就下了幸福兄的各种演示,昨天才有空看了一下框架+门钢的演示,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幸福兄
就是上部门刚部分柱顶与坡梁处为什么要铰接(节点绕2、3轴释放)呢?上部门刚柱与斜梁应该也是钢接才对啊?还望幸福兄赐教!
幸福:演示中应该为柱脚绕两个轴约束释放,而不是柱顶梁柱节点的释放,原意是这样的,如果演示中真的如此,那是我操作错误了,非常感谢你的细心指出。
33、谢谢幸福兄的精彩讲演,我有一点问题请教,就是结构里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该如何理解,我计算的很多模型都是横向杆件绕2轴长细比不足,导致结构校核无法全部通过,请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我自己认为是不是软件默认横向杆件都是通长计算,是不是我按实际杆件长度来定义计算长度?还请幸福老师给予知道,期待您的回复,不胜感谢
幸福:构件平面外计算长度是指构件平面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如果你是平面结构,则需要人为的定义平面外计算长度,比如隅撑、系杆等这些东西的间距,比如门式刚架的屋面钢梁,常规做法是每隔一道檩条之间设置一道隅撑,隅撑可以作为钢梁平面外支撑,那么钢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可以是两道檩条的距离,一般是3米。
34、我刚学3d3s,最近学做钢结构雨蓬,因为雨蓬的钢梁有主梁与次梁,如图中,通长的梁为主梁,应为通长;横梁为次梁,都打断,结果在内力分析时都是提示这些点的约束有错,没办法继续做下去。
后来打所有两两相交打断后才能计算;
想请教,
1、如何设置主梁、次梁?
2、将杆件两两相交打断后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图中所想体现的模型不一样了?
3、如按本图,不采用两两相交打断,那该怎样才能通过计算?
幸福兄能不能做个演示?如果没空,指点指点也可以
幸福:1,有限元计算中相交的杆件都需要打断,这样计算结果才准确;
2,一般来说,要严格区分主次梁的话,次梁与主梁的连接最好是铰接,这个传力就比较明显,都是刚接的话次梁不好判断;需要在后处理中定义主梁连通,次梁打断;另外在框架结构中,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可以定义次梁,此时程序默认次梁两端是铰接的。
3,计算的时候,构件必须打断,打断是计算的需要,不影响实际结果;
4,不打断计算不了,程序会提示出错。
35、还请幸福老师给于关于定义计算长度各个参数的意义解释。
就是各种结构形式下下定义计算长度和定义系数的意义,是么情况下定义计算长度,是么情况下定义系数,定义系数为0是是么意思?定义系数为1又表示什么意思?
幸福:我的演示是体现一种过程,或者说3D3S怎么样设计这种结构,至于演示中验算结果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实际工程都是需要全部满足才行的。
计算长度和计算长度系数是相关的,计算长度=实际长度X计算长度系数,在程序中两者一般只选其一,如果计算长度系数填0,表示由程序自动计算,但是只有在框架结构柱以及门式刚架的平面内计算长度中,程序自动计算的计算长度才是正确的,其他的需要人为定义。
计算长度是钢结构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什么结构需要通过什么去计算得出,什么结构可以直接定义,这些都是一些结构概念上的问题,需要很好的去理解这个参数的含义,这需要自己更多的去琢磨了,别人给你说的也只能是一个名词解释,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只能靠自己的领悟。
我已经不止一次的提示过,演示的东西是不能照搬的,它仅仅代表程序做该类结构的一个流程,我希望大家从中得到的东西是如何操作,而不是如何得到合理的截面,合理的截面不是靠我,是靠你们自己去调整的。千万不要以我的演示来做你们的指标,那样毫无意义。
另外提示,要学好一个软件,必须看好使用说明,我不是很喜欢那些不看书就直接问问题的人,其实很多问题在使用说明上都有解释的,所以要掌握好一个软件,使用说明不详细看上三五遍是不行的,知识不是靠问出来的,是靠学靠理解出来的,这些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不是别人能一直帮你的。现在的人都太急功近利了。
36、“带吊车管桁架屋面钢排架结构整体演示”中屋面风荷载怎么施加呀,是不是也和屋面节点恒活荷载的施加方法一样呢?左半坡和右半坡风荷载不一样吧,应按照体形系数分别施加吧?谢谢幸福兄回答!
幸福:,“带吊车管桁架屋面钢排架结构整体演示”中的风荷载施加和恒活一样的,体形系数可参考荷载规范,两边半坡不一样的。
回复
5楼
37、在3D3S门式钢架中悬挂的风机管道荷载怎样施加呢?
我的风机管道总重为250KN,均匀满布悬挂在钢梁下,请问我该怎样输入荷载呢,我是按照均布恒载施加的,我的屋顶面积为500M2,输入的风机恒载为250/500=0.5KN/M2,不知正确与否,请高手指教,谢谢!
还望幸福兄赐教!
幸福:风机管道的荷载应该根据工艺布置图来,荷载也是跟着工艺布置图走,有时候满布可能满足整体的要求,但不一定满足局部的要求,所以最好还是跟着工艺的布管图走,既合理又经济。
而且你这个荷载总重不小,有时候局部比0。5KN要大很多的时候就偏危险了。
幸福:谢谢各位朋友的持续关注,最近有朋友提出我的多层框架+顶层门架演示中的错误,就是顶层门架柱约束释放的问题,演示中我定义了柱顶绕2、3轴转动释放,实际应该是门架柱脚绕2、3轴释放,我昨晚才有空仔细看了自己的演示,发现了是我操作上的失误,在此提出更正,还请各位朋友原谅,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演示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我和大家共勉进步,谢谢!
38、幸福兄:你好!我现在载做一个底层钢框架,顶层门市刚架,我按照你的步骤进行建模分析,现在结果出现应力比超过50,请问是怎么回事,截面和STS的差不多。另外,我看你的演示觉得步骤有点点乱,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建模分析的一般步骤,十分感谢!
幸福:步骤并不是最重要的,做设计最关键的是全局概念,一个结构整体有什么东西组成,怎么样组成才能形成几何不变稳定体系,什么是主要结构,什么是次要结构,次结构与主结构怎么连接,构件与构件之间怎么连接,哪个地方该约束住,哪个地方该释放掉。
当你清楚了全局整体概念后,剩下的就是你该如何去组装结构,先装这个,后装那个,影响都不大,步骤不同最多影响你的效率。
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握全局概念,而不是执着于步骤,不少人一上来就想着怎么算梁,怎么算柱,这个没有用的,首先要确保结构清晰,传力合理,得出合理的内力后,再去求截面。
光学步骤,只能得到表面的东西,结构类型一变,可能就不会了。
全局概念是重中之重啊,建议多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多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做到:在做一个设计之前,一个结构整体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然后再在软件中去组装出来,这样才算是正真进入设计行列来。
39、下面是我做的一个底层为框架上为门式钢架的一个计算模型,上面有我完整的荷载施加,请幸福兄帮我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吗?谢谢!有一个问题,我在此模型计算中,地震荷载怎么提示“结构约束不足”呢?
幸福:你的模型中顶层门钢结构没有支撑,从全局概念来看不是一个稳定体系,所以无法进行地震分析。
一个门钢结构怎么可以没有一点支撑呢?所以我还是一再强调全局概念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做设计不能太想当然,基础很重要,概念很重要,很多人已经忽略了这些东西。
框架最全风荷载演示中,主要体现墙面风荷载的问题,考虑屋面为平屋面,所以演示中没有考虑屋面风荷载。
做设计,要养成想清楚再做的习惯,先想清楚将要做的结构有什么东西,由什么组成,谁主谁次,主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需要控制什么;等你把这些理清楚了,最后才动手做设计,这样做设计会很顺利的,至于当中会碰上些问题的话,那就是个人水平暂时不足的问题了,水平不足是可以提高的。 没有全局概念,不算是入门。
40、请教幸福兄,小弟用3D3S做钢结构雨棚,模型如下图所示。变截面钢梁根部高H=400mm,悬挑5m,请问节点36、40、44等钢梁支座处绕强轴应按铰接处理还是按钢接处理? 请赐教!谢谢了先^_^
幸福:这些问题,你首先问自己,刚接后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铰接后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两者的内力变化是怎么样的?不同的内力变化对构件以及支座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你首先要理解这些问题,不然我建议你刚接或者铰接也只能解决这个雨蓬的问题,但是你要明白这个刚接或者铰接仅仅是针对你现在这个条件的雨蓬,以后你要是碰上其他条件不一样的雨蓬,你又怎么处理?刚接铰接对雨蓬梁根部埋件、根部支撑体以及上部所谓的拉杆及其支撑体影响很大的,什么时候该刚接什么时候该铰接,是要根据现场条件的限制来衡量的,这些就需要你对两者内力区别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带所谓拉杆的雨蓬没有绝对的一定要刚接还是一定要铰接的规定,你要理解的是它的本质问题,这样你才能对所有不同条件的雨蓬做出合理的选择,通杀所有的雨蓬,而不是执着的坚持一定要刚接或者一定要铰接的表面理解,从何导致一些雨蓬设计不合理。
如果你是新手,你现在可能不理解我说的,但是我希望你以后能理解,如果你不是新手,那你现在就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抱歉!
希望你们能体会我的用心,现在不理解没关系,希望有一天能理解到。
41、我用3D3S计算排架结构,上面为三角屋架,下柱为H型钢,计算模型为柱顶铰接单元释放,柱脚刚接,在施工中屋架与钢柱焊接,还满足计算模型吗,还是铰接点吗? 谢谢幸福兄指点!
幸福:屋架与钢柱柱顶焊接,会产生一定的附加弯矩,对钢柱有利,但是对屋架附近的构件不利,尤其是稳定,所以与钢柱连接节点直接相连的受压杆件的长细比要留一定的富余。
42、请教一个问题,在你前面底框架上门钢的演示当中,楼地面荷载已导到楼地面上,即只有次梁参与组装,在后面添加完风荷载之后,自动导荷载时还有必要再选自动导恒载活载马,我看你的演示当中又重新导了一遍,而且是双向导荷载,请问一下是怎么回事,谢谢!
幸福:在框架模块中,这个不是必须的,你可以把恒活前面的勾去掉,不去掉应该也不会改变楼层组装中的荷载,在其他模块就不行。楼层组装中,程序内置是双向导荷载。
幸福:多层框架+屋顶空间桁架工程演示中屋面桁架导风荷载的时候,我增加了划分导风荷载区域的杆件,导完风荷载后忘记删除了,实际工程中那两列系杆是可以不要的,抱歉。
43、我有一个夹层,荷载都导完了,进行地震荷载计算及内力分析之后,我显示内力包络图怎么不对呀,在进行单元验算也进行不先去,请帮忙看一下我的计算模型,再有我施加完楼面荷载时,只选了次梁参与组装,即荷载只导到次梁上,而在最后施加杆件导荷载时,我都选了,怎么主梁上也导上荷载了,是怎么回事呀,还有模型中的支撑结构有必要打断吗?请幸福兄指教并帮忙改一下我的模型,谢谢!
幸福:1,次梁参与组装不是说仅仅是次梁承受荷载,是说明荷载的传递方向,与次梁平行的主梁也是要承受荷载的,这适用于单向板传递荷载,在钢结构来说,一般就是压型钢板组合楼面或者混凝土预制板。
2,内力包络图为0,是因为你的组合工况里面什么组合都没有了,计算结果自然就没有了,请自行添加工况组合。
44、这几天看了几个幸福兄同其他地方的3D3S的演示,对3D3S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多谢幸福兄的无私奉献。同时偶有两个问题想问问:
1、还是老问题,节点边界条件的四个条件是否代表固接、铰结、XX、自由(若不是,请纠正。第三个是弹性?支座位移?)
2、单元铰结中何为大节点、何为小节点;
3、 1、2、3或者所何为杆轴、何为弱轴、何为强轴?是否对工字型杆件来说杆轴为Z轴、X轴为强轴、Y轴为弱轴?
何为之转动、何为之平动?
由于幸福兄的第一个演示下载后画面太花,可能是偶的机器问题,还请赐教!
对于砼柱柱顶的节点边界条件、单元铰结该如何设置?
对于拱架的节点边界条件、单元铰结又该如何设置?
幸福:1,是,另外弹性、支座位移是在下拉菜单里面的,是属于支座局部方向的属性。
2,在3D3S中,节点按照阿拉伯数字编号,每一单元有一个单元编号以及单元两端的两个节点编号,数字的大小就表示为单元的大节点和小节点。
3,1、2、3轴为单元局部坐标,仅仅限于单元,X、Y、Z为整体坐标,是针对整个结构的,局部坐标在整体坐标中可以为任意方向,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没有对应关系,编辑截面的时候,程序有图示表示每种截面的局部坐标示意。
4,转动指能产生转角位移,平动指能产生线位移。
5,如何设置,看工程需要,没有绝对规定,概念问题,不能定性化也不能量化。
45、次梁参与组装,即荷载导到与次梁平行的梁上,而在最后施加杆件导荷载时,我都选了,怎么与次梁垂直的主梁上也导上荷载了,是怎么回事呀?
幸福:如果你的夹层楼面是单向板,在框架模块的楼层组装里面只勾选次梁参与组装,不要选择主次梁共同受荷,3D3S的这个地方这个说法不大好,但是只要理解它的区别以及结果就行了,另外一个方法是这个地方的荷载都填0,然后在后面的杆件导荷载里面重新导楼面荷载。如果采用楼层组装中勾选次梁参与组装导楼面荷载,在后面的杆件导荷载中再导,不会改变原来已经导好的楼面荷载,注意,必须是在框架模块中才行,如果你的不行,那有可能就是版本的问题。
演示仅仅是演示,不是必须也不是一定要那样做,程序的功能是开放的,你要根据你的需要和你的概念,用程序的功能去组装你的结构,不要过分相信别人,也不要相信我的做法,按照你自己的概念你自己的需要去做。
回复
6楼
先给大家上传1半滴问答吧~ 如果大家需要的话我继续给大家奉献!!!
回复
7楼
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
本帖最后由 zrtcjxzlw 于 2008-12-12 17:26 编辑 ]
回复
8楼
发文庆祝3D3S板块试运行成功! 恭喜我们广西50周年大庆~!!!愿天下的所有男士潇洒!女士漂亮!
[
本帖最后由 zrtcjxzlw 于 2008-12-14 21:04 编辑 ]
回复
9楼
楼主继续,本想做个总结,没想到楼主抢先了,多谢
回复
10楼
跟着幸福学3d3s,好
回复
11楼
大家一起学好3D3S 希望楼主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总结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