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ad/china 2005求助
nightwish8583
2008年12月22日 16:04:56
只看楼主

小生从事幕墙设计现在有一美国工程需要计算雨棚,但遇到了问题使用STAAD计算挠度一直无法实现各位前辈可否有用STAAD悬臂梁计算的经验,能否请教下如何演算挠度,大侠只需把STAAD的命令文件发布出来。小生不胜感激在此拜谢。。。

小生从事幕墙设计现在有一美国工程需要计算雨棚,但遇到了问题使用STAAD计算挠度一直无法实现
各位前辈可否有用STAAD悬臂梁计算的经验,能否请教下如何演算挠度,大侠只需把STAAD的命令文件发布出来。小生不胜感激在此拜谢。。。
免费打赏
nightwish8583
2008年12月30日 08:36:45
22楼
您说的很有道理,的确是用驳接爪连接玻璃(点支式)。以前小生也是导的点荷载。看来您对这方面也比较了解。佩服ING!!!原来打断变截面这样麻烦。小生以后会注意的!!!谢谢您对我的帮助。希望再听到您的意见谢谢。再请教您个问题STAAD是不是不能象3D3S一样自动计算杆件自重呢?还有的就是这个软件是不是也没有导荷载封面这个概念?
最后谢谢您!!!:D
回复
laikiacha
2008年12月30日 13:05:17
23楼
其实要打断也不难,只要你熟悉staad的输入档的内容。复制粘贴再小修改就行了!
比方你这个雨棚的结构,可以断定第二支主梁是最大的,但为了好看可能三支会选一样的。我会先用平面的去分析截面大致优化后再用 --> 去复制第二,三支梁,把staad plan 改为 staad space,截面已经大致选好,打断后就不会作太大的调整了。

取重量只要在finish 前加入一行,steel takeoff就可以了!如果要知道每支重量,就用member takeoff即可。

就这个雨棚结构而言,我担心你中间支梁。
应该在头尾支梁的柱子间增加一支托梁,作为中间梁的支撑。这是这整个结构系统的重心。按照这个系统中间一支梁是不稳定的。而且柱脚可以用铰接,会比较适你想要的形状,上大下小的截面。
回复
nightwish8583
2008年12月30日 15:35:02
24楼
首先再次感谢您的关注。您的意思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第一,使用STAAD的平面建模空间建立一个底部部分铰接Y轴释放(在空间里代表承重柱Z轴的释放)的变截面悬臂梁。施加点荷载(这里有个小问题,点荷载作用处是否要打断)。做模型计算,优化。
第二,在优化结束后在将模型空间转化为空间模型。在完成模型的建立。进行计算和优化。
最后问您一个一直困绕小生的问题。STAAD自身是否有杆件打断命令?如果有麻烦您把命令告诉小生谢谢您!!小生现在一般是在建模时通过把一根需打断的杆件建立成两根或多根杆件实现的(让您见笑)。
小生初学STAAD,您的帮助让小生感激不尽!!!
谢谢您:'(
回复
laikiacha
2008年12月31日 11:15:51
25楼
STAAD自身是否有杆件打断命令?

有的,在[Geometry] --> [Insert Node] 再选取杆件,会出现对话视窗,可以输入自起点??距离或输入分段比例。或是输入均分多少段,再ok之前,可以看到预览分段的状况,按下ok后就完成了。

致於如何使用图形介面,可参考help中的contents..., 再详看其中的Getting start, Tutorial 1的例子,里面说明得很清楚。如果想要了解输入档的内容,可以再看其中Applicagion Examples 中的 American examples.例子中有详细的说明输入档的含意。

如果对参数不清楚,也可以查阅Technical References 中的 American steel design.对参数有详细的说明。要很熟练的运用staad,一定要对法规及结构学深入。
我用的是英文版的,中文版怎么翻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希望这些对你有些帮助。
回复
nightwish8583
2009年01月01日 21:55:24
26楼
谢谢您的忠告,我想说您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衷心的谢谢您。在这元旦佳节我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另外如果小生再遇到什么问题的话,我可能回发EMAIL给您,还望您不吝赐教!!谢谢您。:)
回复
laikiacha
2009年01月02日 02:11:22
27楼
再两三天我再你这个例子,用我的方式作一次,给你参考。
我更正22楼的部份关於不稳定的说法,因为你模型用PLATE模拟玻璃,我不知道材料常数是否是玻璃的?您设置了10公分厚的版单元,所以你梁没有连接好,分析的结果反而有WARNING的地方不多,但是梁之间的力傳就与现状差距比较大,特别是您设置的圆杆横杆。应该与实际受力有较大的出入。

欢迎讨论!
回复
laikiacha
2009年01月02日 13:53:53
28楼
我把模型调整了一下,荷载是静载是依照玻璃厚度16MM计算。活载30KG/M2,雪载40KG/M2,基本风压50kg计算。
模型中间主梁的变形量比较大。如果要都满足规范,还要调整构件与结构系统。两支柱之间我加了两支斜杆,以减少梁转折处的变位。
回复
nightwish8583
2009年01月02日 20:52:31
29楼
的确是这样,您的模型我再仔细看看,明天和您请教!
另外有个题外话请教您,您的STAAD的网上下的吗?能给个链接地址吗?我的STAAD有点问题。谢谢您。
回复
nightwish8583
2009年01月03日 09:06:19
30楼
您好,看了您的模型小生受益匪浅。只是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
1:在此模型中的荷载采用杆件单元荷载是否合适?(除DL)依小生的愚见是否导点荷载更加合理些?小生初学此软件不太清楚两者在结果上是否有很大影响。在3D3S中影响不大但是还是存在细微差异。
2:如果可以采用点荷载那么有个新问题,以梁单元17为例(即雨棚中的圆管)长度7M小生的玻璃分格为1.4X1.2 此时导杆件集中荷载是否必需打断梁单元17为5段?可不可以将所以荷载导到梁单元17的两端?(小生愚见是不可以,想听下您的意见)
3:您的荷载组合是您自己加的吧?STAAD是否可以像3D3S那样自己生成组合?
4:在后处理中杆件4/5/6 35-44 46-50 为无效杆件 破坏指数大于1。可是在钢结构设计板块结构全部合格。那么小生在以后的设计中是否应该主要参照后者呢?
5:此模型如果加上地震作用时是否会出现失稳(由于释放产生的迭代不足)?那么我们需要在主梁间加斜撑更加合理?
因为您无疑是个高手,所以小生对的模型考虑的比较多,望您见谅!!!
您对小生的帮助,我深表感谢:D
回复
laikiacha
2009年01月03日 14:17:56
31楼
1> 严格来说,当然是以点荷载会比较合理,但是如果您的点荷载在L/5之内,我认为与均布荷载差距不是太大。当然除了钢材自重以外,其他的都是应该以点荷载比较真实。(因为我不知道你的玻璃分割,所以以均布荷载说明之。) staad 预设把杆件分成12段计算。不然矩阵会很庞大。所以为认为点荷载在L/5的间距,与均布就相去不远了!
2>不需要,你可以选[member load] --> [concentrated force] 视窗会告诉你如何输入点荷载。(点荷载分nodal load[作用在节点上] 与 concentrated load)
3>我是以美规LRFD规范设计。荷载是以AUTO COMBINATION,选UBC 进行组合。如果要用中国规范,SSDD有附。
4> RATIO 的值要看 clause的说明是控制的规范或挠度控制。本例,如果把DFF改成80,所有的杆件都过了!H很多情况下,我们得作挠度的控制。比方建材的限制,变形量大影响美观,甚至要考虑力的二次效应P-Delta等。
5> 结构系统是稳定的,受地震力是不是能够通过规范检劾,要试了才知,但加斜撑一定能增加其劲度与稳定性。

[ 本帖最后由 laikiacha 于 2009-1-4 04:21 编辑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