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楼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33楼
很好的东西,收藏了收藏了!谢谢楼主!非常感谢!万分感谢!
回复
34楼
非常有用的资料~多加学习了。。。
回复
35楼
哦!
经典!
值得学习!!
回复
36楼
感谢楼主无私的奉献,让大家学到不少东西,这里更要感谢(网易建筑)为我们铺设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收益非浅
回复
37楼
苏州博物馆设计风格;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编辑本段展馆分布
该馆地块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参照国际通行惯例,临时性的展区设在人流路线的入口处。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将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
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为布展提供了灵活性。这些模块外饰简洁优美,地面铺设地板,踢脚,木质框架墙体和白色涂料。还有一个灵活的展示窗系统,专门展示那些大小不一的工艺品。由于地块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都安排在地下室。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
编辑本段馆藏文物
该馆陈列面积2200平方米。该馆藏品1.5万多号,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其中一级品247件,图书资料7万多册,碑刻拓本2万多件。书画藏品中有宋至明清名人作品,如元赵孟頫书《兰亭序》卷、王蒙《竹石图》轴,明吴门四大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及清初石涛、八大山人、“四王吴恽”、扬州八怪等人作品;瓷器有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元釉里红蓝地白花盏托、明正德釉里红白鱼暗花盘等;出土文物有吴江梅埝良渚文化漆绘黑陶罐、虎丘塔和瑞光塔发现的唐宋经卷、嵌螺甸漆经盒、檀龛宝相、丝绸刺绣、真珠舍利宝幢、彩绘四天王像内木函等。
编辑本段展览情况
新馆西部主展区和东部次展区的文物展示面积共有3600平方米,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32间,文物展品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
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吴地遗珍”系列包括史前陶器、玉器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的“吴塔国宝”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等。
该馆基本陈列《苏州历史陈列》,展示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尤其对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建城2500年以来,出现在春秋、唐宋、明清历史时期3个经济文化发展高峰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等有较多的反映。
位于新馆东部的现代艺术厅展出了绘画大师赵无极、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和徐冰的作品。赵无极的18幅“抒情抽象派 ”代表作、蔡国强的纸本火药画《吴王剑》以及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等视角独特、充满创意的作品,给参观者带来了一场现代艺术盛宴。
回复
38楼
中银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回复
39楼
贝聿铭新作 德国历史博物馆工程竣工[图]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顶层内景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一层内景
德国历史博物馆将于今年5月24日举行正式落成典礼。同时将展出两个特别展,其中之一即贝聿铭先生的新馆设计及建设过程展。
多年以来,柏林对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自1970年起,虽无具体项目,仍多次来访柏林。1997年,当时的联邦总理科尔将军械库(德国历史博物馆)的扩建工程正式委托给了贝聿铭先生。贝先生感到,这项工程对他有三项挑战:建筑设计的风格要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协调;要同军械库本身的风格相协调;要对观众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它要将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筑风格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从而表现出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军械库建于1695年,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标志性建筑。19世纪末改建为普鲁士军队的“荣誉大厅”。在二次大战中,军械库损坏严重。1967年,经维修之后建成为“德国历史博物馆”。贝聿铭先生在扩建工程中用了大量天然石料及玻璃材料。使得新扩建的28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建筑自身即具有“展厅”特色。这里将做为特别展展厅使用。自2004年起,军械库老建筑将展出德国历史博物馆的长期展。
经过扩建的军械库将包括四个展区,通过宽敞的楼梯、桥与走廊彼此相联。外部有一向上的玻璃旋转塔楼。内院上方有一圆顶。贝先生在2002年4月16日接受《德国》广播电台采访时说:他把自已的作品献给普鲁士建筑家申克尔,以表示对他的敬意。申克尔是贝先生最敬佩的建筑家,自已的建筑,正好建在申克尔两个建筑-新岗亭和老博物馆之间,能同申克尔的作品建立起联系,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中国时报: 全球贝聿铭迷有眼福了!这位老当益壮的八十六岁华裔建筑大师,继在旧金山图书馆玩出玻璃曲线楼梯略有心得后,光环一一加持于空间虚实有致的华府东厢美术馆、金字塔造型的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等建筑物;而举世建筑迷期待的贝聿铭在柏林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增建案,则以一只玻璃瓶曲线造型楼梯作为大门,该建筑于八日宣告竣工,拆除围篱对外亮相。
德国历史博物馆历经五年施作,成为贝聿铭作品世界地图最闪亮的新星,也成为见证柏林首都重建计画博物馆岛区整建的新里程碑,更可能是贝聿铭亲手操持的最后一件大作,一完工就是一件将被写入建筑史的名作。八日台湾建筑界人士目睹其围篱拆除,首次向世人公告形貌,场面相当感人!由于还要布置展场,博物馆开馆计画将延到明年初。但从一九九○年代启动的德国新首都柏林的重建计画,还是相当让人好奇。
德国历史博物馆所在的柏林博物馆岛区,包括国家画廊、收藏希腊罗马雕像的佩家蒙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十五、六座人类的文化与文明重要资产,这些博物馆正在进行一个长达十五年旷世大计划,联邦政府从一九九七年启动的跨时程计画,包括整修古博物馆、增件数座新馆舍、长达十余公里连通这十余座博物馆的地下通道、以及将环绕于施普雷河畔的博物馆岛将兴建一座玻璃体的新门面,都正在进行之中。贝聿铭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就是这个大计划中的先锋构思之一,在规模庞及四亿五千万欧元的历史空间改造经费中,约占两千万欧元的大型建筑。
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暗藏在深巷中的军火库,贝聿铭以指定建筑师身份提出此设计方案时,德国一些建筑师还相当吃醋。如今完成的建筑体,虽然正面有一座扭曲的黑玻璃体楼梯以及一座天光罩,形成他少见的天光穿透空间,但博物馆展示空间仍是大家所熟知的贝氏风格;耸立而封闭的幽雅型态,量体一实一虚之间,可看出贝聿铭欲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特色。
回复
40楼
贝聿铭新作 德国历史博物馆工程竣工[图]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顶层内景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一层内景
德国历史博物馆将于今年5月24日举行正式落成典礼。同时将展出两个特别展,其中之一即贝聿铭先生的新馆设计及建设过程展。
多年以来,柏林对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自1970年起,虽无具体项目,仍多次来访柏林。1997年,当时的联邦总理科尔将军械库(德国历史博物馆)的扩建工程正式委托给了贝聿铭先生。贝先生感到,这项工程对他有三项挑战:建筑设计的风格要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协调;要同军械库本身的风格相协调;要对观众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它要将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筑风格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从而表现出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军械库建于1695年,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标志性建筑。19世纪末改建为普鲁士军队的“荣誉大厅”。在二次大战中,军械库损坏严重。1967年,经维修之后建成为“德国历史博物馆”。贝聿铭先生在扩建工程中用了大量天然石料及玻璃材料。使得新扩建的28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建筑自身即具有“展厅”特色。这里将做为特别展展厅使用。自2004年起,军械库老建筑将展出德国历史博物馆的长期展。
经过扩建的军械库将包括四个展区,通过宽敞的楼梯、桥与走廊彼此相联。外部有一向上的玻璃旋转塔楼。内院上方有一圆顶。贝先生在2002年4月16日接受《德国》广播电台采访时说:他把自已的作品献给普鲁士建筑家申克尔,以表示对他的敬意。申克尔是贝先生最敬佩的建筑家,自已的建筑,正好建在申克尔两个建筑-新岗亭和老博物馆之间,能同申克尔的作品建立起联系,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中国时报: 全球贝聿铭迷有眼福了!这位老当益壮的八十六岁华裔建筑大师,继在旧金山图书馆玩出玻璃曲线楼梯略有心得后,光环一一加持于空间虚实有致的华府东厢美术馆、金字塔造型的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等建筑物;而举世建筑迷期待的贝聿铭在柏林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增建案,则以一只玻璃瓶曲线造型楼梯作为大门,该建筑于八日宣告竣工,拆除围篱对外亮相。
德国历史博物馆历经五年施作,成为贝聿铭作品世界地图最闪亮的新星,也成为见证柏林首都重建计画博物馆岛区整建的新里程碑,更可能是贝聿铭亲手操持的最后一件大作,一完工就是一件将被写入建筑史的名作。八日台湾建筑界人士目睹其围篱拆除,首次向世人公告形貌,场面相当感人!由于还要布置展场,博物馆开馆计画将延到明年初。但从一九九○年代启动的德国新首都柏林的重建计画,还是相当让人好奇。
德国历史博物馆所在的柏林博物馆岛区,包括国家画廊、收藏希腊罗马雕像的佩家蒙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十五、六座人类的文化与文明重要资产,这些博物馆正在进行一个长达十五年旷世大计划,联邦政府从一九九七年启动的跨时程计画,包括整修古博物馆、增件数座新馆舍、长达十余公里连通这十余座博物馆的地下通道、以及将环绕于施普雷河畔的博物馆岛将兴建一座玻璃体的新门面,都正在进行之中。贝聿铭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就是这个大计划中的先锋构思之一,在规模庞及四亿五千万欧元的历史空间改造经费中,约占两千万欧元的大型建筑。
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暗藏在深巷中的军火库,贝聿铭以指定建筑师身份提出此设计方案时,德国一些建筑师还相当吃醋。如今完成的建筑体,虽然正面有一座扭曲的黑玻璃体楼梯以及一座天光罩,形成他少见的天光穿透空间,但博物馆展示空间仍是大家所熟知的贝氏风格;耸立而封闭的幽雅型态,量体一实一虚之间,可看出贝聿铭欲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特色。
回复
41楼
中国驻美大使馆 设计传达“中国重要性”
根据贝建中的说法,中国政府对设计只有一个具体要求,就是“传达中国重要性,以及体现中国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他表示整个建筑群是“遵循中国建筑的基本原则进行的,但采用了现代的表现方式。”贝建中表示,他们两兄弟在设计过程中也曾征询过父亲贝聿铭的意见。
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大使馆新馆的“贝氏”设计风格十分明显。宽阔的入口大厅,有多重天花板、带棱角屋顶的正门主建筑都不由令人联想起出自贝聿铭之手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博物馆中央大厅主庭园被切割成条状的片石假山群这一设计元素也被巧妙地嫁接到了大使馆的露台上。据悉,整个大使馆单单设计费用就高达400万美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