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做一个九十多米的框剪结构,8度区,业主限定梁高600,跨度9米,塔楼部分梁与墙连接处超筋很厉害,找不到处理的方法,模型的其它参数都已经满足了。我看了很多层的柱抗剪力都不到10%,0.2Q0调整系数都是2,不知道你们做的模型是否一样,还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梁的配筋太大?如果是,该怎么解决?希望高人来指点,感激不尽!
我现在在做一个九十多米的框剪结构,8度区,业主限定梁高600,跨度9米,塔楼部分梁与墙连接处超筋很厉害,找不到处理的方法,模型的其它参数都已经满足了。我看了很多层的柱抗剪力都不到10%,0.2Q0调整系数都是2,不知道你们做的模型是否一样,还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梁的配筋太大?如果是,该怎么解决?希望高人来指点,感激不尽!
32楼
业主说得不能完全听,我们做结构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有利于自己的事。
回复
33楼
其实也没什么,如果建筑的不创新,我们结构的发展不就停滞不前了么?搞结构的就应该尽量解决难题,这样我们的建筑设计才会更上一层楼嘛
回复
34楼
大家别拍砖,我只是说点我的想法,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只菜菜鸟
回复
35楼
填负数是可以按实际调整,但我觉得不能直接按PKPM软件自动调整,按规范理解裙房和塔楼应该可以分段,计算和调整系数分开手算,这样才合理,不至于塔楼的调整系数过大
回复
36楼
大大长了见识啊,确实很佩服各位前辈
回复
37楼
可以考虑梁根部加腋处理,这样不会影响到建筑的净高
回复
38楼
我最近做的高层也有这个问题,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关于0.2Q0的调整高规写的很明确,是为了设置第二道防线,意思是说剪力墙破坏以后让框架来承担一部分剪力,这个比例就是20%,也就是0.2Q0或者是1.5Vmax中的小值
规范这样规定,那为什么不把第一道防线就做的强一点呢??
个人认为为了把0.2Q0调整下的梁配筋调的合理,而一味的把剪力墙减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八度区接近百米的框剪结构,各项系数调整合理以后,层间位移角也不可能超过1/1000,而且大部分出现在中间层部位,减少剪力墙层间位移角不可能满足要求。
我的做法是尽量让所有的梁在不调整0.2Q0时满足配筋要求,即保证小震作用下的第一道防线没有问题。然后调整0.2Q0,让所用的墙柱满足要求,即保证第二道防线的竖向构件满足要求,至于梁可以让它破坏来耗能,试想一下剪力墙都开始破坏了,梁的截面做的再大,配筋再多能有什么用??
回复
39楼
同意39楼的说法!
一般如果建筑也结构配合的好的话。结构部分
是好满足规范要求的。
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调整的
回复
40楼
这位老兄说的有道理,但是“是为了设置第二道防线,意思是说剪力墙破坏以后让框架来承担一部分剪力”这句话我觉得不对,应该是剪力墙发生塑性变形的时候,框架因为变形的增大,承担一部分剪力,剪力墙如果破坏了,那么房子就倒了,还谈什么承担;不过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对的,毕竟从原理方面进行了理解。
回复
41楼
还只做剪力墙的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