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有一常见的问题但是却涉及到我们对设计原理的探讨。我想请大家探讨一下柱砼强度由上到下局部突产生的其后果。问题:在高层的框架结构体系中的施工中,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是把柱的施工缝留在梁底的,柱的砼先行浇捣。然后梁板再行一道浇捣。这样往往忽略了梁柱节点处砼标号的问题,设计中一般梁板的砼标号和柱的标号相差1-3个等级。我的提问是:一个20层的高层,1-3层柱的砼标号是C45,以上每3-4个楼层递减一次。所有楼层梁板的砼标号是C30,同时梁柱节点处的砼标号也按照梁砼标号施工了,从受力上这样做会有多大的危害?请朋友们踊跃发言!!!谢谢
施工现场有一常见的问题但是却涉及到我们对设计原理的探讨。我想请大家探讨一下柱砼强度由上到下局部突产生的其后果。问题:在高层的框架结构体系中的施工中,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是把柱的施工缝留在梁底的,柱的砼先行浇捣。然后梁板再行一道浇捣。这样往往忽略了梁柱节点处砼标号的问题,设计中一般梁板的砼标号和柱的标号相差1-3个等级。我的提问是:一个20层的高层,1-3层柱的砼标号是C45,以上每3-4个楼层递减一次。所有楼层梁板的砼标号是C30,同时梁柱节点处的砼标号也按照梁砼标号施工了,从受力上这样做会有多大的危害?请朋友们踊跃发言!!!谢谢
[
本帖最后由 bfssya 于 2009-4-3 08:26 编辑 ]
2楼
两个关键数值:节点区抗震受剪承载力、柱轴压比
回复
3楼
节点区抗震受剪承载力,应验算一下
回复
4楼
个人觉得节点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一下就行了
回复
5楼
现在工地都这样施工,谁来验算?施工人员?若验算不合格如何处理?
回复
6楼
若梁、柱交接处采用柱的混凝土强度浇筑,梁后浇筑,受力上不会出现问题,只是施工上不好做而已。要是梁、柱交接处采用梁、柱混凝土混合浇筑,当两者的混凝土强度相差不大于20MPa时,就不必验算节点区抗震受剪承载力,否则就得验算了
回复
7楼
让设计院验算一下节点域抗震抗剪承载力即可,柱轴压比无需验算!
回复
8楼
不合理只有做后期加固,没有办法的,我也遇到这种情况,做的一个高层住宅,梁柱施工不规范,最后我们做加固设计!
回复
9楼
当两者的混凝土强度相差不大于20MPa时,就不必验算节点区抗震受剪承载力
不好意思请教,规范哪里有规定?
回复
10楼
请教一下8楼的:你们加固方案主要是如何设计的?不妨大家交流交流!
回复
11楼
看了你文章让我很受益啊,谢谢啊辛苦啦:kiss: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