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人造房记
gumingwang
gumingwang Lv.4
2009年06月07日 17:37:08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原创】“牛人”造房记[ 本帖最后由 gumingwang 于 2009-7-7 16:33 编辑 ]

【原创】“牛人”造房记

[ 本帖最后由 gumingwang 于 2009-7-7 16:33 编辑 ]

1.jpg

dde66799df0290985e09.rar
764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s_wenfei
2009年06月13日 22:13:42
32楼
直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就有有那种盒子建筑不清楚国内有没有。这个就是基于那种类型建筑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强体的防水性能,阁声性能以及空间自由合理划分水电设施设备的预埋安置。
回复
大卫xyz
2009年06月16日 17:33:43
33楼
希望继续努力,提供更多的原创作品!提供更多的建筑思路
回复
shenyongxing
2009年06月16日 18:51:25
34楼
看了这篇文章真是感触颇多,我们建筑行业是应该到了突破、创新的时候了。
回复
gumingwang
2009年06月18日 18:35:39
35楼
我仔细研究了国家的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规程,发现原来的技术规程存在很大的缺陷,这才是大板房隔热保温防水不足,抗震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是大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由预埋件连接,这样的话构件之间不是连为整体,只是局部连接,就出现了缝隙,建筑物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当然也就不好,香港的做法很好,他们是在预制构件上留毛面(他们叫“水洗面”),后浇的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连接会很好,而且有预留的胡子筋,整体性应该很好。
看来我们国家不应该抛弃这种生产方式,而是在技术上进行革新,改变连接方式,从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需要重新编制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
回复
scream2658
2009年06月20日 18:50:22
36楼
我有个疑问,我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结构专业的学生。问题提的不好还望原谅!

我想问下,这种预制的构件,对与结构中混泥土徐变所带来的影响是怎么解决的?
(PS:我感觉非预应力构件的徐变影响很严重啊,当然不知道是不是我所见到的施工水平的原因。)
回复
josefe
2009年06月21日 10:04:30
37楼
这些技术标准和规范都在做,不久就会见到了
回复
kaizi
2009年06月25日 11:12:36
38楼
老早就有这样做的了..
回复
死给得
2009年06月25日 17:07:03
39楼
看都看不清,这种图片贴出来有什么用?:L 没有一点参考价值,倒是楼主罗罗嗦嗦的说了大半天,一点没有看出什么意思,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被封号了,:lol
回复
d113375743
2009年06月25日 18:22:18
40楼
谢谢 学到不少东西
回复
gumingwang
2009年06月26日 20:50:09
41楼
o(∩_∩)o...,在论坛里发图片太多,不压缩一天都发不完,不过我说了,感兴趣的话我可以传很多图片给大家看,都是1200w像素的,几百张都有。
要“一点没有看出什么意思”,说明我这个帖子确实做得不好,很失败,同时对你的理解能力我也表示遗憾。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