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9页表5.3.5中查回弹模量的E0-0.25指的什么意思啊?6.3.6表中的Ec怎么查出来的,有人知道么?各种书中都有这个例题,但是没有一本书说明了如何查,本书中在例题7.5.11,也没有写方法啊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p199页表5.3.5中查回弹模量的E0-0.25指的什么意思啊?6.3.6表中的Ec怎么查出来的,有人知道么?各种书中都有这个例题,但是没有一本书说明了如何查,本书中在例题7.5.11,也没有写方法啊
是不是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不同,个人认为施书取附加应力系数(结果是1.8米处的附加应力),规范取值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结果为0-1.8米处平均附加应力),不过土的重度规范也没给,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根据上部荷载为108KN/m,推算出土体容重为18.9KN/m2,开挖后坑底1.8米深度处Pcz=18.9*7.5=141.75,Pz按照附加应力取值为=4X.246X108=106.272,Pz-pcz=35.5,按照平均附加应力取值为Pz=4X.2492X108=107.65,,141.75-107.65=34.1,所以个人认为是施书正确,求Pz此处为附加应力系数
按照岩土真题18年D08,也有回弹模量。该题目是土下10米,自重200kpa。挖土3米,基坑底就是-60kpa,然后差附录K.0.1-1αi取0.2175 -4αp=-52.2kpa。这样挖开卸载后-10米的应力微147.8kpa。取147.8-200的压力段 ,按压力段选取了E 0.15-0.2
土体的沉降计算是分阶段进行的,回填阶段默认为在原有自重压力的基础上开挖了一块内容,该部分按照均载考虑,该部分的较少引起了土体的应力变化,但是由于开挖的基坑尺寸有限,对下部土体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极限状态为基坑无限大,坑底以上土体全部挖除,则应力变化为土体的重度X开挖厚度,实际上不可能出现,因此需要考虑按矩形基础均载进行折减),Pz-PCz为土体的减载后应力状态,主要是为了根据应力状态在回弹曲线上查找对应的Ec (回弹模量),对具体计算意义有限
书中原文说是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钟固结压缩试验中求得,本人理解为压缩试验过程中有加荷载再卸荷载的过程(一般用于求回弹指数Cs),回弹模量类比压缩模量Es=(1+E0)/av求得,(av=孔隙比差值/压力差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