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楼
这种不填充浓水形式也出现在板式EDI中,E-cell老的型号也是需要浓水循环的。
和大家讨论一下,
如果卷式EDI在浓水侧也填充树脂,也许可以实现不用浓水循环,实现产水水质稳定。
那么,在制药行业,如果是全填充的卷式EDI,是否优于全填充的板式EDI呢?因为产水水质都稳定达标时,流道死角方面,卷式EDI占优。
另外,Omexell的卷式EDI(现在被DOW收购),结构形式、原理,应该和Christ的卷式EDI是一样的吧。
回复
23楼
其实EDI的流向技术都是错流式的,不管是板式还是卷式。
浓水是必要的,只是浓水循环与否,加盐与否,只是方式问题。
我觉得EDI主要考究的应该是如下几点:
1-能耗(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内部导电性等)。
2-操作简单,控制程序简单。
说说我对卷式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卷式EDI的理念应该来自于RO膜,RO膜为卷式无非增加了膜的面积,让水流经的膜面积越大,水质越好(但是必须克服膜自身的渗透压)。
板式和卷式都是错流式的,水流方向是平行于膜的。
但是EDI的进水只是对一些离子的交换,离子的定向迁移时间应该很短。
卷式是所有的水都流过全面积的膜。(如所有的水一起处理)
板式是将水分成几等分,流过一样的膜面积。(如水分成等分进行处理)。
因此我觉得对比下来,是否把水分成等分进行处理风险更小?
个人意见,纯属参考。
回复
24楼
希望国产的在各位高人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中前进并占有一席之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