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汇氨瓶爆炸想到的
jiahua-j
jiahua-j Lv.4
2005年07月06日 09:59:28
只看楼主

网上看见上海南汇发生氨瓶爆炸事故,装载瓶装液氨的车辆停在路边,其中一只钢瓶在阳光曝晒下突然爆炸,大量氨液溢出并迅速汽化,伤及200余人等等,颇感痛惜。这是一次典型的“液爆”责任事故,原因不外有三:一、 氨瓶充注过满:物质无不遵从热胀冷缩原理,而气体可以被压缩,液体却几乎不能压缩,所以所有的安全规程都规定瓶装各类化工液体充灌时必须留有一定空间,以满足瓶内液体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其内部膨胀饱和所需。二、 储运知识匮乏,违章操作:同样根据上述安全规程,上述物品在储运过程中基于同样原理,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晒、防高温、防撞击、防滑脱等措施。

网上看见上海南汇发生氨瓶爆炸事故,装载瓶装液氨的车辆停在路边,其中一只钢瓶在阳光曝晒下突然爆炸,大量氨液溢出并迅速汽化,伤及200余人等等,颇感痛惜。这是一次典型的“液爆”责任事故,原因不外有三:
一、 氨瓶充注过满:物质无不遵从热胀冷缩原理,而气体可以被压缩,液体却几乎不能压缩,所以所有的安全规程都规定瓶装各类化工液体充灌时必须留有一定空间,以满足瓶内液体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其内部膨胀饱和所需。
二、 储运知识匮乏,违章操作:同样根据上述安全规程,上述物品在储运过程中基于同样原理,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晒、防高温、防撞击、防滑脱等措施。
三、 钢瓶安全检测是否到位。承压能力、锈蚀程度………等等。
氨是一种化工生产的副产品,便宜易得,因为其沸点很低,常压下仅有-33.4℃,因而被广泛用于制冷等行业。因其具弱碱性和强刺激臭味,吸入人体能引起中毒,又因其能与水充分溶解,所以接触到人体表皮的水分会迅速融合并吸热汽化,对皮肤形成冻灼伤。按照有关危险品分类属于二类有毒易燃易爆物,对氨的使用和管理,国家一直都有比较严格的规程规范要求。
但通过事故可以看到明显的违章操作,通过处理和有关介绍,也可以看出很多人甚至是编辑、记者都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建议斑竹就此展开一些讨论以期唤起更多人的安全意识和科学意识。
免费打赏
北冰洋
2007年02月22日 16:36:07
2楼
楼主建议有道理,此类事故层出不穷,是该警醒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