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下电缆隧道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 【不好意思,图片正在整理中...】1、工程概况长沙市芙蓉路电缆隧道位于芙蓉路西侧人行道下,全长12.7km,隧道设计埋深为13.7~21.3m,以措施井为施工竖井。各竖井均穿越著名的“白砂井层”,该地层是长沙地区主要的赋水地层。电缆隧道位于白沙井层下方,中间由粘土层分隔,粘土层厚度为2.09~5.98m,局部地段隧道触及白沙井层,给电缆隧道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
1、工程概况
长沙市芙蓉路电缆隧道位于芙蓉路西侧人行道下,全长12.7km,隧道设计埋深为13.7~21.3m,以措施井为施工竖井。各竖井均穿越著名的“白砂井层”,该地层是长沙地区主要的赋水地层。电缆隧道位于白沙井层下方,中间由粘土层分隔,粘土层厚度为2.09~5.98m,局部地段隧道触及白沙井层,给电缆隧道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
4#措施井工区往北施工,掘进至N+103m时,发现断层破碎带和两个涌水点(涌水量约为10m3/h),东侧边墙出现塌方,采取短进尺、管引水、快支护等措施继续施工。掘进到N+132m处,又发现一个节理十分发育的断层破碎带和多处涌水点(经测量涌水量约为60m3/h)。由于硐室大量积水、坍方,于是暂停掘进施工。
2、基本方案
经多方专家反复论证,认为该段隧道顶部粘土层较薄,洞身可能触及赋水层,断层破碎带裂隙已经与赋水层形成联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理,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本着“综合治理,区别对待,排堵结合,充填固结,保证安全”的原则,确定采取内外夹击的综合性方案进行处理,即先强排隧道积水,探明隧道涌水量和坍体数量;然后封堵施工掌子面,对坍体进行注浆加固;再用砼从地表对坍塌空洞进行填充;最后从洞内外两个方向对坍体进行注浆止水。之后,即可进行正常的隧道掘进施工。
3、施工情况
3.1 洞内探明硐室坍塌情况
⑴ 测量涌水量,组织突击排水:经测量,隧道两侧排水沟总流量为59.64 m3/h,通过强排约20h将积水基本抽干,总抽水量约2000t。
⑵ 探明硐室坍塌范围:隧道积水抽排到基本能出渣时,组织专人清渣、查看,边出渣边塌方。探明塌方范围:长×宽×高=5×3.5×2.5=43.75 m3。
3.2 封堵掌子面
探明塌方区域后,分析认为塌方区顶部距含水层底部仅3.2m左右,上部含水层与坍方地层水系连通,水压力大,可能产生大的冒顶,导致隔水层塌穿,从而引发严重后果。决定在施工掌子面现浇60cm厚的C20砼封堵墙,预埋4φ100mm的导流管,并安装阀门,埋6根φ5.8长7m的泄气和注浆管,用16MPa的单液水泥砂浆机进行1∶1的水泥浆液进行注浆。注入约10t水泥砂浆后,由于渗涌水量大,浆液大部分被水冲走,效果不佳。随即改变施工方案,改用地表充填方式处理。
3.3 地表充填砼
根据洞内探明的塌方区位置进行地表定位。在地表布置若干探孔(7个),经多次钻探和试灌注商品砼,找到塌方松动带、塌体和坍塌空洞,地表探测位置与洞内探测结果大致吻合,从地表向空洞灌注C20商品砼(泵送)33m3。继续探测证明灌注砼基本将主隧道坍塌空洞填满,并且有效的遏止了坍方的进一步发展,但没有取到固结土体和止水效果。
3.4 硐内、地表注浆
按照专家要求,将地面位于坍体上方的2个钻孔补钻至隧道底部高程,再增加3个相同深度的注浆充填兼固结孔。硐内截水墙上重新布孔11个。埋设导管并逐个安装开关,备作引水和注浆。上述布孔完成后,依次进行双液注浆,共计注浆约80m3。经上述处理后,涌水量由原来的60m3/h减少到现在的32m3/h。 涌水量明显减少。
3.5 塌方区止水、固结、注浆方案
⑴ 通过硐内截水墙、地表充填注浆,大面积塌方已得到控制,即可转入下工序施工,即打开封闭的掌子面,将跨塌、充填的渣土、固结体清走。开挖至N+130m处时 ,进一步探明塌方区充填固结效果,由于出现松动,已充填砼有往下滑移的动向,于是立即停止施工,重新砌筑截水墙。
⑵ 新截水墙墙体周边嵌入岩层内不少于300mm,保证无渗涌现象。先在新截水墙施工面码砌沙袋将水引至未施工部位流出,并安装泄水管导水(排水量必须大于涌水量)。
⑶ 根据排水量估算结果,安装21根φ48mm、长短不一,但均不短于2m的泄水管,各泄水管均安装开关以便进行关水试验和注浆之用。
⑷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观察水源连通情况以及衬砌变形情况,做关水试验测定水压,即将泄水管全部关闭,其中一根装上压力表,作好详细记录以便确定注浆各项参数。
⑸在做关水试验的同时观察变形和开裂情况,若发现则凿槽或钻内大外小孔,随即用海带和麻刀塞入,再用快速堵逢砂浆封堵。
⑹ 注浆主要材料:525#硅酸盐水泥,40Be水玻璃,三乙醇胺,氯化钠。
⑺ 注浆压力:根据关水试验测定的压力进行调整,要求控制在出水孔压力的3倍之内。
⑻ 注浆量控制:由于岩层结构破碎松散,透水性大,采用以吸浆量小于0.6L/min为主的控制方式进行施工,根据由稀到浓的原则适当变换浆液配比1:1.5~0.5:1。
⑼ 浆液扩散半径:由于固体松散,孔隙率、充填率和损失率大,根据水量大小和孔深灵活掌握,对关键的注浆孔要随时观察,单孔扩散半径应尽可能扩大。
⑽ 注浆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