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用于道路、楼板或薄壁等部位时,常会出现表面“起粉”、“露砂”等现象。虽然混凝土表面的“起粉”并不影响其抗压强度等级,但会严重破坏混凝土路面或楼面的耐磨性、抗渗性、美观性与长期耐久寿命,对工程质量不利。施工部门常将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粉煤灰或水泥厂家磨制水泥时掺入的混合材等水硬性较差的材料当成是导致路面“起粉”的罪魁祸首,认为这部分材料密度较小,易富集于新拌混凝土表面,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硬度大幅度下降,造成
混凝土在用于道路、楼板或薄壁等部位时,常会出现表面
“
起粉
”
、
“
露砂
”
等现象。虽然混凝土表面的
“
起粉
”
并不影响其抗压强度等级,但会严重破坏混凝土路面或楼面的耐磨性、抗渗性、美观性与长期耐久寿命,对工程质量
不利。
施工部门常将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粉煤灰或水泥厂家磨制水泥时掺入的混合材等水硬性较差的材料当成是导致路面
“
起粉
”
的罪魁祸首,认为这部分材料密度较小,易富集于新拌混凝土表面,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硬度大幅度下降,造成
“
起粉
”
。混凝土供应站则认为,混凝土表面
“
起粉
”
主要是施工过程振捣
过度或施工后养护不当造成的,与混凝土材料本身及是否掺有粉煤灰无关。
32楼
原因可能是:
1、浇筑时坍落度偏大;
2、水灰比过高;
3、混凝土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过高;
回复
33楼
一般都是水灰比的配比问题造成的。另外注意最好选用强度大的砼。
回复
34楼
混凝土砂率过大且细骨料偏细;水灰比过高;混凝土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过高;浇筑后养护不到位。
回复
35楼
施工中,“起砂”的通病比较常见,可能由于砼振捣后浮浆带来的影响。像这样的问题,应该注意砼浇筑后,砼表面的收浆时间和次数、浇水养护的时间、雨天施工后砼表面应附薄膜保护等原因。
回复
36楼
这个也好控制,养护好就行了。。
回复
37楼
感谢楼主很好的学习资料,先下载了,非常感谢!
回复
38楼
:) 我觉得应该是水泥品质的问题,如果水泥试验的结果报告中水泥强度的富余量较高,则出现混凝土表面起粉的概率就小
回复
39楼
我也觉得不应该是水泥掺入的粉煤灰或磨制水泥时掺入的混合材料问题,而是配合比以及养护问题。
回复
40楼
谢谢楼主,这个资料对我帮助太大了。
回复
41楼
1、混凝土参加了粉煤灰有问题:粉煤灰本身不会造成墙面起灰,但是当粉煤灰本身质量不好时,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2、混凝土现场养护周期过短:90年代混凝土没有那么多外加剂、掺和料,养护周期为7天(除冬施,冬施禁止用水养护混凝土);现在的混凝土掺和料添加很多,养护时间应为14天,时下现场养护周期到5天就算不错了。勤浇水养护能够遏制这种质量问题。
3、混凝土表面起灰,其实是个很严重的质量问题:结构设计规范中明确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何选取,而这种起灰现象就是大大削弱了保护层有效厚度,造成的问题就是缩短结构安全使用周期,比如设计使用70年的结构可能就变成50年安全有效了。
4、混凝土表面起灰,这只是一个浅层问题,现下混凝土结构质量较90年代大大退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是因为搅拌站、项目经理、外包队要生存,只能通过降低原材质量的手段,如果深究的话,还有许多更严重问题都会浮出水面(如外加剂的质量不合格,外包队现场在混凝罐车中浇水增加流动性等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