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新的技术,我把工程照片传几张,供大家学习!需要了解的加我QQ-290734574[ 本帖最后由 jingshangjingming 于 2010-4-21 11:19 编辑 ]
这是一项新的技术,我把工程照片传几张,供大家学习!需要了解的加我QQ-290734574
[
本帖最后由 jingshangjingming 于 2010-4-21 11:19 编辑 ]
![DSCF0621.JPG](https://fd.co188.com/group1/M04/46/D1/rBBhH11Huk6AU5YKABB2j4-Wu8s144.jpg)
![DSCF0622.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DSCF0605.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DSCF0649.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楼
楼主 能不能更详细的介绍一下
比如 进出水水质,水量,去除效率 等等。。。
回复
3楼
名称 单位 限值 去除效果
进水电导率 µS/cm 0~5000 60-90%
COD mg/L ≤100 20-60%
浊度 mg/L ≤5 ≤2
固体悬浮物 mg/L ≤5 ≤2
油 mg/L ≤3 ≤2
碱度 mg/L ≤100 ≤20
回复
4楼
好先进的设备,只有图片没介绍啊
回复
5楼
由电化学基础理论可知,将固体电极浸在水溶液中,施加电压时,在固体电极/溶液的两相界面处,电荷会在极短距离内分布、排列。作为补偿,带正电荷的正极会吸引溶液中的负离子(相反,负极就会吸引正离子),从而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结构相当于一个电容器,可以充放电,即双电层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与双电层的电容值和双电层上的电位差成正比。所以,在一个完整的电化学体系中,在不发生法拉第反应的情况下,当给两个对应电极的双电层充电时,由于离子富集到电极周围,溶液本体中的浓度降低;相反,给双电层去掉电压,双电层放电,被富集的离子将扩散到本体溶液中,使本体溶液的离子浓度增大。
电吸附(EST)除盐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施加外加电压形成静电场,强制离子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处移动,对双电层的充放电进行控制,改变双电层处的离子浓度,并使之不同于本体浓度,从而实现对水溶液的除盐。由于电吸附技术采用的材料,不仅导电性能良好,而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置于静电场中时会在其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处产生很强的双电层。双电层的厚度只有1~10nm,却能吸引大量的电解质离子,并储存一定的能量。一旦除去电场,吸引的离子被释放到本体溶液中,溶液中的浓度升高,通过这一过程去除离子。
3.2 工艺特点
(1) 耐受性好
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长(≥5年),避免了因更换核心部件而带来的运行成本的提高。
(2) 特殊离子去除效果显著
EST技术对氟、氯、钙、镁离子去除率效果尤佳。
(3) 无二次污染
EST系统几乎不添加任何药剂,排放浓水所含成份均系来自于原水,系统本身不产生新的排放物。浓水可直接达标排放,无需进一步处理。
(4) 对颗粒污染物低
由于电吸附除盐装置采用通道式结构(通道宽度为毫米级),因此不易堵塞。对前处理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电吸附除盐设备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
(5) 抗油类污染
由于电吸附除盐装置采用特殊的惰性材料为电极,可抗油类污染。电吸附除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炼油废水回用(齐鲁石化工程),实践证明了此点。
(6) 操作及维护简便
由于EST系统不采用膜类元件,因此对原水的要求不高。在停机期间也无需对核心部件作特别保养。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
(7) 运行成本低
该技术属于常压操作,能耗比较低,其主要的能量消耗在于使离子发生迁移。这与其它除盐技术相比可以大大地节约能源。其根本原因在于EST技术净化/淡化水的原理是有区别性地将水中作为溶质的离子提取分离出来,而不是把作为溶剂的水分子从待处理的原水中分离出来。
回复
6楼
电渗析?
换了个马甲?:lol
回复
7楼
新技术
回复
8楼
呵呵,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以为是电渗析,其实根本就是两回事,一个是选择性透过膜,一个是惰性材料电极,虽然都是靠电,但是原理还是有本质性区别,一个是有浓室,淡室,连续工作,一个是间歇工作,没有通道区别之分,等等吧
回复
9楼
结构图
[
本帖最后由 jingshangjingming 于 2010-5-5 14:53 编辑 ]
回复
10楼
可以做海水淡化,与RO相比,经济性和技术性怎么样呢?学习。
回复
11楼
应该比反渗透贵,因为技术刚刚起步,厂家少,降价难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