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请看一组剪力墙脱模后的图片
jixiqu2002
jixiqu2002 Lv.4
2010年04月25日 13:24:35
来自于建筑构造
只看楼主

这是今天早上照的很严重,大家分析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方法补救,在以后的施工在应该注意什么

这是今天早上照的很严重,大家分析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方法补救,在以后的施工在应该注意什么

DSC02775.JPG


DSC02776.JPG


DSC02777.JPG


DSC02778.JPG


DSC02779.JPG


DSC02780.JPG


DSC02781.JPG

免费打赏
zhgm73
2010年04月30日 23:29:54
92楼
剪力墙的边角,由于存在约束构件等,往往钢筋密集,特别是水平向的钢筋交错设置,给振捣操作造成不便。同时现场管理没有针对性,对这些质量控制难点没有足够重视。另外漏浆和离析也是形成这一质量缺陷的因素之一
回复
cyl568563089206
2010年05月01日 07:17:14
93楼
这种现象原因、解决方法前面都有提到,想补充的是,这种现象在小角度的边角处很容易出现,如果能设置个倒角,常可以解决问题
回复
hbmw
2010年05月01日 08:23:40
94楼
钢筋密集的地方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湿润需浇注墙或柱,并用少许同标号的无石子素砂浆灌注墙或柱,对于体积较小且高度较高的墙或柱应分层浇注并振捣密实。工作中多一些责任心这种现象就会少发生了。
回复
gansr199
2010年05月01日 08:52:15
95楼
好文章
回复
yishaoyu15
2010年05月01日 09:03:27
96楼
有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下棒不到位,最下层没有震到位。原因可能没有分层浇筑和工人不到位。
2:层与层之间的剪力墙模板拼缝不到位,剪力墙与楼板之间存在空隙,加之坍落度低,导致大量细集料流失。
正确方法应该在浇筑之前用水泥砂浆封堵墙角和柱脚。
总体来说出现上述情况原因无非就是:下棒不到位。模板拼缝不严密。塌落度过低。
下棒不到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工人本身不到位。
2:钢筋过密导致振动棒无法下到位。尤其在连梁处,当梁的受力钢筋很多时因分层放置。还有柱、梁交接处也因注意。
在浇筑之前应检查哪些位置可能会导致振动棒无法下到位,并适当调整钢筋布置。
3:浇筑方法不正确。比如没有分层浇筑。
拼缝不严密原因:
1:最下层模板加固不到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下层受力是最大的,因特别予以重视。否则跑模,涨模就很难避免。
2:标准层一般配套3套模板,当楼层较高时缺损的模板没有及时更换。
3:模板与楼板拼缝处有空隙。
塌落度低的原因:
1:混凝土本身塌落度低。
2:商品混凝土公司会考虑因砼运输的距离会导致塌落度降低。所以在发料时塌落度比设计坍落度会降低两个标准。
3: 如果采用布料机浇筑时,砼到达工地后有时因商品砼运输距离过长或因停留时间过长,塌落度损失会很严重。这时工人会因混凝土过 稠而擅自加水。工人加水时是不会考虑任何问题的。从而导致塌落度急剧降低。不管何种原因往混凝土中擅自加水都是不容许的。
回复
fengshoumail
2010年05月01日 09:28:09
97楼
砼未分层灌料,一次下料太多;
砼振捣不到位;
回复
liuyhan
2010年05月01日 10:12:33
98楼
刚开始入行,学习了,以前看到好像一般都是粉刷一下,遮盖即完事。
回复
shenxj.xc
2010年05月01日 10:15:54
99楼
在施工中要注意交底工作,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要及时总结,预防。出现一次的问题,就不要出现第二次。现场技术管理要加强,对工人加强质量责任教育,要把质量和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就不会常出这种质量问题了。
回复
xwi
2010年05月01日 10:48:40
100楼
看图片,柱脚处的石子太多了,应该是浇筑的时候,高度过大,石子都沉到柱底了,发生了离析现象。避免这样的情况有两个措施要注意做到:一个是浇筑前在柱低先浇筑一定厚度(约50-100厚)与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一个是浇筑砼高度高度超过3米时,应该使用串筒,溜管或振动遛管使混凝土下落相当,以起到捣实作用。
回复
luoxufeng1979
2010年05月01日 10:57:52
101楼
1.底(边)角模板未封闭严实,从照片看有漏浆现象存在
2.该部位有漏振现象
3.浇砼之前未放置同标号砂浆
4.若浇砼高度落差太大,出现石子与水泥浆分离
5.砼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