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总后基建营房部注册工程师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厅(局)人事考试机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117号)精神,为做好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总后基建营房部注册工程师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厅(局)人事考试机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117号)精神,为做好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定于9月18、19日举行。各地要按照《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附件1)的要求,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学历、业务专长,在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化工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等专业中选一项报名。其中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工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等五个专业方向选报。各地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机构和人事考试机构要严格按照《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专业考试报考条件,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附件2)以及其他专业的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履行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并做好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请各地务必于8月10日前将试卷预订单(附件3,一式两份)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标准与监督处。 三、各专业考试均为非滚动管理考试,参加基础考试或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分别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管理采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PTMIS)》。考试类别、级别、专业及科目代码见附件4。 四、各专业的基础考试均为闭卷考试,只允许考生使用统一配发的《考试手册》(考后收回),禁止携带其它参考资料。各专业的基础考试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 各专业的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 考生应考时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草稿纸由各地统一配发,数量应满足考生作答需要,考后收回。 五、《基础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全部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阅卷及评分工作由各地人事考试机构组织实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专业考试》以及其他专业的《专业案例考试》要求考生填涂答题卡的同时,在试卷上写出答案和解答过程,具体的作答及评分操作按《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各专业专业案例考试及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试与评分办法》(附件5)的规定进行。阅卷工作由全国统一组织实施,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为帮助考生做好考试准备,报名时请各地考试主管部门将本文件的相关附件及时印发给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或告其在指定网站www.pqrc.org.cn上下载。具体要求是:
2.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报考条件,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报考条件,2010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3.注册 工程师考试2010年度试卷预订单 4.考试类别、级别、专业及科目代码表 5.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各专业专业案例考试及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试与评分办法 6.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生须知 7.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规范、标准,2010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规范、标准 8.2010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所使用的法规、规范、标准及设计手册 9.2010年度全国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所使用的标准、规范 10.2010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试补充的标准、规范 11.2010年度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主要参考资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执业资格 考试 考务 通知 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人事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各有关专业委员会。 附件2: 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基础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
二、1971年(含1971年)以后毕业,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建筑工程分类标准三级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二级以上项目不少于1项。 2、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中型工业建筑工程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大型项目不少于1项。 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
注:表中“Ⅰ类人员”指基础考试已经通过,继续报考专业考试的人员;“Ⅱ类人员”指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只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该类人员可一直报考专业考试,直至通过为止。 二、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的人员。 三、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0年以上的人员。 四、1970年(含1970年)以前参加工作,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的人员。 2010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 考试报考条件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附件4:考试类别、级别、专业及科目代码表
附件5: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各专业专业案例考试 及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 考试与评分办法 为了做好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与评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试 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考试,同时配有试卷和计算机计分答题卡。考生答卷时,须在试卷和计算机计分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上姓名、准考证号和工作单位。每道案例题都应在试卷上写明试题答案,并在试题答案下面写明本题的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结果,同时将所选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计算机计分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题过程及公式务必书写清楚,字迹勿潦草。 各专业案例考试试卷已把试题、答案选项、答题预留位置全部汇总于一本试卷中。草稿纸由各地配发,考后收回。 对于不按上述规定填写试卷和答题卡,以及案例题不按要求在试卷上写明试题答案及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结果的考生试卷,其计算机读卡成绩无效。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当考生面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收回,以备评分使用。 二、评分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考试采用各地计算机读卡,全国统一集中阅卷方式。首先各地分别对考生的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案例考试上、下午答题卡进行机读评分,并按规定将各科考试成绩信息及考场分配信息以PTD格式上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对各地上报的各科读卡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并将各科成绩统计分析结果及时送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将依据读卡成绩分析结果,经研究后确定各科的调档分数线。正式评分前一周,各地应将全部一级结构专业考试的考生试卷(上、下午)、其它专业的专业案例考试的考生试卷(上、下午)、考场纪录单和报考人员名册一并以机要邮寄方式或派人押送到指定的阅卷点。对一级结构专业考试、其它专业的专业知识考试和专业案例考试读卡成绩均达到调档分数线的考生试卷,将由各地选派的评分专家对其作答情况进行阅卷评分。对一级结构专业考试、其它专业的专业知识考试和专业案例考试读卡成绩未达到调档分数线的考生试卷,不进行专家阅卷评分。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评分由各地参照上述作法组织评阅试卷。 三、专家阅卷评分 为保证考试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各有关专业管理委员会将组织评分专家依据各考试专家组制定的评分标准及试题标准答案对案例试卷上有效题的主要分析或计算过程及结果进行评分,对不满足试卷评分标准及试题标准答案的试题,在试卷上不写明试题答案或无主要分析计算过程及结果的试题,视为无效试题,不给分。对于有选择作答的25道必答题,如考生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答超过25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评分,其他作答题无效。 附件6:(报名时印发给参加各专业考试的考生)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专业考试 考 生 须 知 1.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均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 第一天为客观题,上、下午各70道题,其中单选题40题,每题分值为1分,多选题30题,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200分;第二天为案例题,上午25道必答题,下午25道必答题(对于有选择作答的25道必答题,如考生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答超过25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评分,其他作答题无效),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100分。 2.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均为一天,考试时间为上、下午各4小时。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均为主观题,上、下午各40道题,均为单选题,每题1分,试卷满分为80分。 3.试卷作答用笔:黑色墨水笔。考生在试卷上作答时,必须使用试卷作答用笔,不得使用铅笔等非作答用笔,否则视为无效试卷。 填涂答题卡用笔:2B铅笔。 4.考生应考时应携带试卷作答用笔,2B铅笔,三角板,橡皮和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5.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允许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 6.考生须用试卷作答用笔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相应栏目内。在其它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试卷,不予评分。 7.对于2天的考试,考生都必须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请考生务必用橡皮将原选项的填涂痕迹擦净,以免造成电脑读卡时误读。在答题卡上书写与题意无关的语言,或在答题卡上作标记的,均按违纪试卷处理。 8.一、二级结构专业考试和其它专业的专业案例考试试卷已把试题、答案选项、答题预留位置全部汇总于一本试卷中,不再另配答题纸。 9.考生在作答一、二级结构专业考试和其它专业的专业案例考试题时,必须在每道试题对应的答案位置处填写上该试题所选答案(即在规定的“()”内填写上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并必须在相应试题“解答过程”下面的空白处写明该题的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及主要依据,同时还须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案例分析过程及公式时,字迹应工整、清晰,以免影响专家阅卷评分工作。对不按上述要求作答的,视为无效,该试题不予计分。 附件7:(报名时印发给参加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 2010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规范、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J130-2001)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1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0.《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 2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2.《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2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24.《烟囟设计规范》(GB50051-2002) 2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 2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2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3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3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6.《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37.《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2010年度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规范、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5.《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 1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 附件8:(报名时印发给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的考生) 2010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一、规范、规程类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 87-9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220-2002) 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1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2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2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22.《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2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1 J125-2001) 2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 J126-2001) 2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 26.《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7) 27.《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 250-98) 2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2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 3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 3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3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3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 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6.《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3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J302-2004) 3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 3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 4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9-1999)(2003年版) 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二、法律法规类 1.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主席令(九届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4.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7.建设部令第137号:《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 8.建设部令 第141 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9.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10.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12.建设部:《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建设〔2001〕22号文件附件一) 13.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4.建市〔2009〕105号:《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及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三、设计手册类 1.常士骠、张苏民主编:《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龚晓南主编:《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公路设计手册·路基》(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铁路第一勘察设计院主编:《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附件9:(报名时印发给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 2010年度全国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规范 一、 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代替《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 2.《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代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3.《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代替《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 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代替《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 5.《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6.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 564 -2010) 7.《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 462-2009) 8.《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 562 -2010) 9.《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 563 -2010) 10.《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11.《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1984) 12.《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 13.《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 435-2008) 14.《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 434-2008) 二、 法规与政策类 1.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3.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附件10:(报名时印发给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试的考生) 2010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考试补充的标准
附件11:(报名时印发给参加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 2010年度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主要参考资料 一、规范和标准
说明:1、 标准、规范有效版本的截止日期是2008年10月31日。 2、 由于注册化工工程师涉及的执业范围较广,本清单只包括了涉及安全、环保、防火和通用的主要标准。 二、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1、时钧 等编《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 2、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公司编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3、王松汉 主编《石油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4、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二) HG/T20570.1-20570-95(二) 5、《消防设计专篇》、《环境保护专篇》、《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劳动安全卫生》编制要求: 《建筑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1996年公安部30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号(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2006),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劳动部第3号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