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之我见 城市的本质价值与发展
thekingofposting
2010年06月07日 13:59:59
只看楼主

城市的本质价值与发展 随着各省市区十二五区域规划的不断展开,各地政府对城市的战略咨询布署与区域规划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从这么多年的政府咨询项目工作经验中,对于城市本质价值与发展有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准的城市区域规划来引领、统筹、控制。我们首先从国际的视野、国家的高度探讨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以此指导城市区域规划工作。通过研究新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曲折和成就,总结“英国、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四类典型城市化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些先进理念对各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城市的本质价值与发展
  • 随着各省市区十二五区域规划的不断展开,各地政府对城市的战略咨询布署与区域规划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从这么多年的政府咨询项目工作经验中,对于城市本质价值与发展有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 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准的城市区域规划来引领、统筹、控制。我们首先从国际的视野、国家的高度探讨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以此指导城市区域规划工作。通过研究新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曲折和成就,总结“英国、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四类典型城市化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些先进理念对各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 1、城市的本质在于“高效率的消费”,而不是“高效率的生产”。城市的本质并不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相反,城市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更高水平的集体消费,不同空间市场组织所形成的消费市场规模和效率大不一样。城市的消费规模和效率,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化程度和总体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对世界高效益、高水平商业和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所以,区域规划城市发展,一方面应进行城市化空间合理布局,提高城市化品质,与市民、村民共享发展利益,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大多数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总量,提升空间消费效率;另一方面,应拿出所区域规划城市中最优质的资源,面向全球全国招募、整合高效益、高水平的商业、服务企业,以积聚城市之外、全球全国或全省之内的强消费能力,组织高水平的集体消费,正常水平的日常大消费。
  • 2、城市的价值在于“高品质的生活”,而不是“高增长的工业”。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不应成为工业化的“副产品”。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是城市早期发展阶段必须经历的积累过程;而工业的技术升级和高级化,离开了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互为依存、共同发展,不能过分偏颇。我国是城市化率落后工业化率的18个国家之一。“重增长轻发展,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模式,使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积累,走完了近一半的城市化道路。但从2006年城市化率43.99%开始的另一半路,恐怕必须要考虑一种新模式。落后于工业化的城市化、低品质(仅为工业化配套)的城市化,已严重制约了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级化。比如在2006年,青岛的GDP总量首次突破32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29亿元,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向高技术、重工业时代迈进,正需要城市为工业高级化阶段的人才聚集,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平台。
  • 3、城市的发展必须尽可能减少生态足迹,走可持续发展模式。城市的高资源消耗,是导致生态足迹赤字、发展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模式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因为,面临可持续的严峻挑战,我们没有资格再重复美国的城市化模式(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极度耗费资源,一个国家的汽车尾气排放量高达全球30-40%,生态足迹高达9.2)。比之发达国家,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必须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维度寻求平衡:必须减少对边界资源(如石油)的依赖;必须兼顾社会公平,构筑和谐;必须尽可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困境;必须实现经济的持续活力和繁荣,能自我升级。具体到青岛的城市发展而言,生态城发展模式,意味区域规划城市的发展要在一个完整的可持续框架中动态前行,不仅仅是绿化和环保,而是涵盖“交通、水、垃圾、空气、产业、社区、能源、就业、文化、原材料、土地、科教、人口、消费”等多个维度,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要推行综合平衡的城市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动态平衡)、城乡一体的城市化(以农村、农业的生态盈余弥补城市的生态赤字,以农村的发展构筑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以城市中的人为中心)、自然紧凑的城市化(城市区域规划形态自然紧凑,反对摊大饼)、三产协同的城市化(现代农业、先进工业、新型服务业协同发展,不宜偏废)。
  • 4、城市的发展要改善主导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不是掠夺产业繁荣的经济外部性。发展的悖论在于:因为比较成本优势而发展,因为发展导致比较成本优势丧失。一般的情况都是,城市发展单方面掠夺了产业繁荣的成果,收获了经济外部性,而没有对应补偿机制。政府以高昂的地价,房地产企业以企高的房价,抬高了产业发展的成本,削弱了产业的竞争力。青岛的房价连续多年上涨,生活和商务成本较高,是否已经损伤了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呢?值得思考和警惕。
  • 本文出自东滩网站:http://www.dongtanimc.com/web4/CaseInfodongt2.htm

免费打赏
niuniu20101220
2010年06月07日 20:00:44
2楼
文章不错,不过有些问题还是比较片面
回复
thekingofposting
2010年06月09日 16:14:00
3楼
哪里片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