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与估算--给设计新人的话(第二部分)
cnbbzz
cnbbzz Lv.12
2010年07月21日 09:35:40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做了10多年设计,空调负荷计算在头几年主要靠估算,后来都靠软件详细计算了。这么多项目的积累,现在告诉大家还是需要详细计算,以计算为主、估算为辅。这里不谈采暖负荷,采暖负荷更不能靠估算了,一定要靠计算的。设计周期紧不是理由,我们现在的设计周期比以前都紧,但还是要抓紧时间来详细计算负荷。这同时也是审图的要求。很多新人上来就问***的指标是多少?有等回复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计算下。下面详细说说:1、负荷估算要准确,需要长期的项目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做了10多年设计,空调负荷计算在头几年主要靠估算,后来都靠软件详细计算了。这么多项目的积累,现在告诉大家还是需要详细计算,以计算为主、估算为辅。这里不谈采暖负荷,采暖负荷更不能靠估算了,一定要靠计算的。

设计周期紧不是理由,我们现在的设计周期比以前都紧,但还是要抓紧时间来详细计算负荷。这同时也是审图的要求。
很多新人上来就问***的指标是多少?有等回复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计算下。下面详细说说:

1、负荷估算要准确,需要长期的项目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前者大家都认同,后面强调生活经验而不是项目经验。举个例子,在以前很多传统的数据手册里面,展厅的人员密度是1人/平方,而一般的城市建设展厅,公司内部展厅等等,平时哪里有这么多人。手册里面会议室的人员密度是1人/平方,这一般指像电影院那样的会议室,而一般公司的会议室,一个大会议桌一放,哪有那么多人。
一些手册里面的指标跨度很大,如某一功能房间,指标从120~250,相差一倍,你就高还是就低,需要根据本项目的特性来,即使一个传统的功能区域,也必须了解其在本项目中的特性。没有经验的,只能详细计算。

2、详细计算不准确,是输入参数的不准确。
很多人认为负荷详细计算不准确,很多时候偏小,从而否定详细计算,这是错误的,负荷详细计算的输入参数是计算者控制的,计算结果的偏差,是输入参数不准确造成的。同样是商场,不同类型的差别就很大,如家具建材商场,就没有什么人,按0.1p/m2都可以;奢侈品商场稍微多点,按0.25p/m2左右也可以;市中心综合商业大楼,可以一层按0.6p/m2,地下室和二层按0.5p/m2,三层按0.4p/m2,逐层递减;如果是热闹的超市大卖场,那还是按设计手册吧,人流量有很多比较大的时候。不同商场的灯光负荷也有很大区别。同样是办公室,碰到过到最后指标达到350w/m^2的项目,那是一个银行的办公室,一个人10台电脑。所以设计伊始,项目的定位和特性要充分了解。


3、迫使自己详细计算的原因。
从估算回到详细计算这条路,是有一些原因的:
a. 现在的建筑越来越复杂,造型越来越怪异,从围护结构方面无以前项目经验可以参考。从一些功能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功能区域的特性与以前的项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同样是办公,包括人员、设备等等与以前项目也有可能都不同。
b. 经过一些工程计算,朝向的影响比较重要,同样幕墙建筑的办公室,朝西和朝南差别就比较大,单纯按指标做得一样大就会失误。
c. 很多特殊的功能区域,需要全新风的厨房、洗衣房等,无指标可以参考,只有全面计算。
综上原因,既然要算了,都一起算了。

所以,奉劝大家还是详细计算好。
免费打赏
sysdh2010
2010年11月22日 16:53:25
112楼
就吹吧主楼。现在很多设计院都是估算的。谁有那么多时间去精算啊!而且精算出来又未必准确,因为实际情况是很难预先准确知道的。说精算都是用来骗某些人的。:lol
回复
boyquan1223
2010年11月22日 22:21:26
113楼
细算还是踏实点,这样谈项目可以说服客户
回复
yanzd520
2010年11月22日 22:34:29
114楼
呵呵,,,支持。。也 一直是估算。。。:) :)
回复
vk3001h
2010年11月24日 11:05:39
115楼

没有正版软件、没有电子版图纸不是理由!我刚入行的时候还是手绘图、手算呢(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传说中的286呢,没法用啊,还不如我手算手绘来得快呢)!一年下来,手册上水力计算管径-流量-流速/比摩阻对照表DN100以下的部分我都已经背下来了(没办法,天天用啊,想记不住都不行,都印在脑子里了)。根本不用翻手册,直接往计算表上填数。到99年的时候,设计院已经全电脑化了。我虽然是电脑画图,照样手算,而且比小孩用电脑算还要快。
回复
vk3001h
2010年11月24日 11:11:34
116楼

为什么算出来的总是比估出来的的小呢?很简单嘛,你没有算过,心里没谱啊。怕估的数兜不住,只能怎么大怎么来。能比算出来的小才见鬼呢!
回复
vk3001h
2010年11月24日 11:44:08
117楼

这话过激了啊。必须承认,现在设计院做某些常规类型的设计项目是采取估算做法,但是做大型公共建筑、住宅等设计是绝对不敢估算的,那样往往会出问题。越是干的年头长的越不敢估。我刚入行的时候是老老实实算的,干了几年觉得自己经验多了,开始估算;但是到了大型公建这一块,发现估算实在是不靠谱,又开始精算。一个工程我不实打实地算一遍实在是不放心啊!尤其是处理过几个没有精算出了问题的工程之后,更加不敢不算就干了。时间紧任务重是事实,但是越是在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做过一个工程:某疾控中心大楼,二类高层,功能多系统复杂。甲方拍板决定要干后统共给了3周设计时间。照您的意思是简单估算一下直接就画图了吧?结果我们四个专业的老总带着我们这几个主力设计师先花了两周时间详细计算、确定方案且各专业互相对图(连水、电、风管各自占什么位置、占什么标高都定好了),然后花了1周时间各自回去闷头画图,最后没有对图直接出图。毫无问题!后来甲方想变更方案,在与甲方交涉过程中我们占尽上风:所有指标我们都是详算出来的,我说行就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别和我抬杠--那没用。做公建项目,想不被甲方玩死,老老实实地先算一遍吧!
回复
nono_xx
2010年11月27日 23:45:21
118楼
同意,我刚刚工作,初期一直在做这个工作
回复
linyi001
2010年11月28日 09:58:10
119楼
努力学习ing!!
回复
sleepsong
2010年11月28日 11:04:00
120楼
谢谢楼主的忠告,要好好学习计算软件
回复
y3699203722
2010年11月29日 10:47:02
121楼
想精确计算可是不知道怎么计算,楼主可不可以给个详细介绍啊?你们一般都是用鸿业计算的 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