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与估算--给设计新人的话(第二部分)
cnbbzz
cnbbzz Lv.12
2010年07月21日 09:35:40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做了10多年设计,空调负荷计算在头几年主要靠估算,后来都靠软件详细计算了。这么多项目的积累,现在告诉大家还是需要详细计算,以计算为主、估算为辅。这里不谈采暖负荷,采暖负荷更不能靠估算了,一定要靠计算的。设计周期紧不是理由,我们现在的设计周期比以前都紧,但还是要抓紧时间来详细计算负荷。这同时也是审图的要求。很多新人上来就问***的指标是多少?有等回复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计算下。下面详细说说:1、负荷估算要准确,需要长期的项目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做了10多年设计,空调负荷计算在头几年主要靠估算,后来都靠软件详细计算了。这么多项目的积累,现在告诉大家还是需要详细计算,以计算为主、估算为辅。这里不谈采暖负荷,采暖负荷更不能靠估算了,一定要靠计算的。

设计周期紧不是理由,我们现在的设计周期比以前都紧,但还是要抓紧时间来详细计算负荷。这同时也是审图的要求。
很多新人上来就问***的指标是多少?有等回复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计算下。下面详细说说:

1、负荷估算要准确,需要长期的项目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前者大家都认同,后面强调生活经验而不是项目经验。举个例子,在以前很多传统的数据手册里面,展厅的人员密度是1人/平方,而一般的城市建设展厅,公司内部展厅等等,平时哪里有这么多人。手册里面会议室的人员密度是1人/平方,这一般指像电影院那样的会议室,而一般公司的会议室,一个大会议桌一放,哪有那么多人。
一些手册里面的指标跨度很大,如某一功能房间,指标从120~250,相差一倍,你就高还是就低,需要根据本项目的特性来,即使一个传统的功能区域,也必须了解其在本项目中的特性。没有经验的,只能详细计算。

2、详细计算不准确,是输入参数的不准确。
很多人认为负荷详细计算不准确,很多时候偏小,从而否定详细计算,这是错误的,负荷详细计算的输入参数是计算者控制的,计算结果的偏差,是输入参数不准确造成的。同样是商场,不同类型的差别就很大,如家具建材商场,就没有什么人,按0.1p/m2都可以;奢侈品商场稍微多点,按0.25p/m2左右也可以;市中心综合商业大楼,可以一层按0.6p/m2,地下室和二层按0.5p/m2,三层按0.4p/m2,逐层递减;如果是热闹的超市大卖场,那还是按设计手册吧,人流量有很多比较大的时候。不同商场的灯光负荷也有很大区别。同样是办公室,碰到过到最后指标达到350w/m^2的项目,那是一个银行的办公室,一个人10台电脑。所以设计伊始,项目的定位和特性要充分了解。


3、迫使自己详细计算的原因。
从估算回到详细计算这条路,是有一些原因的:
a. 现在的建筑越来越复杂,造型越来越怪异,从围护结构方面无以前项目经验可以参考。从一些功能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功能区域的特性与以前的项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同样是办公,包括人员、设备等等与以前项目也有可能都不同。
b. 经过一些工程计算,朝向的影响比较重要,同样幕墙建筑的办公室,朝西和朝南差别就比较大,单纯按指标做得一样大就会失误。
c. 很多特殊的功能区域,需要全新风的厨房、洗衣房等,无指标可以参考,只有全面计算。
综上原因,既然要算了,都一起算了。

所以,奉劝大家还是详细计算好。
免费打赏
chengshiguyi
2010年09月08日 14:53:17
82楼
不错,个人还是倾向于自己制作表格计算
回复
xingguang_110
2010年09月09日 12:15:09
83楼
2.目前天正,鸿业,浩辰用的多,准确度差不多,暖通的负荷计算软件bug很多,用之前要认真研究一下,很多细小设置都会影响结果,
3.一般单位节能是建筑算的,有时候指标超参照建筑很多很多,但pkpm节能权衡一算,就过了,我们只能跟着他们来,万一他们图审不过,我们改起来就比建筑专业惨多了。
4.外窗的遮阳系数对负荷计算影响很大,对了,版主,您经验多,如果末端完全按照负荷计算选,实际效果怎么样。
回复
xingguang_110
2010年09月09日 13:04:16
84楼
楼主说的好,学习了
回复
xingguang_110
2010年09月09日 13:05:17
85楼
个人觉得咱们专业根本就不可能算准确,即使详细计算了(不确定和无法计算的太多)也不准确,再说温度波动几度没太大影响,所以综合考虑负荷应该选大点,虽然不节能,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加控制系统,在自控上下功夫才是节能的根本,单纯考虑负荷计算怎么算都是给自己安慰
回复
xingguang_110
2010年09月09日 13:06:41
86楼
同意楼主的看法~我之前也是用估算,单心里总是没低,而且那冷量总是偏大~我现在也用计算的~但不是用软件~那个很麻烦~现在用的是经验计算~哈哈
回复
tyj20
2010年09月09日 16:01:54
87楼
。。。。。。。。。。。。。。。。。。。。能学点东西
回复
yuhuajie1985
2010年09月15日 12:41:21
88楼
软件怎么用?能否分享下。。我一直都是按照经验估算的
回复
tengxinfu
2010年09月20日 12:36:08
89楼
学习了,:)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epfengyang
2010年09月20日 13:42:04
90楼
学习了 谢谢楼主
回复
cclzj2008
2010年09月24日 20:58:44
91楼
还是用计算的比较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