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cy1967
cy1967 Lv.2
2005年11月02日 21:15:57
只看楼主

我是一名基层规划设计人员,目前我们这儿正在搞村庄规划,我们是山区地形,村落分散,规划很难搞,请有此方面经验的同仁共同来探讨探讨.

我是一名基层规划设计人员,目前我们这儿正在搞村庄规划,我们是山区地形,村落分散,规划很难搞,请有此方面经验的同仁共同来探讨探讨.
免费打赏
suncity
2006年09月26日 16:46:23
32楼
楼主 我这样跟你说,我浙江,成都这边的新农村都做过,不过觉得,新农村实现的话,还是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许多农民还是盼望经过科学的规划能给他们带来实在的收益,不过这个很难,许多政府部门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或政绩
而做,根本不管可以实现不,规划这个东西,没钱是没办法搞的,首先这是个政府行为,还是取决于政府,还有的就是通过重新规划变相搞了次一轮圈地
回复
fash.323
2006年09月27日 17:10:44
33楼
山区地形的规划有一定难度但也更能出特色,可以呈现自由而活泼的风貌,而新农村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很关键的,也是需要政府资金注入的,比如说节能,提起沼气的利用,不是农民不愿用而是开发的起的问题,牲畜不用管了,沼气设备!等着让村民自己出钱建吗?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全年收入都还未必够,这样的问题太多了……
回复
yfljd
2006年10月17日 22:39:54
34楼
规划进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摘抄)

  2006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之年。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和关注的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整村推进,必须强调搞好规划,尤其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家家户户的村落规划。可以说,“规划进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城乡建设,规划先行”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宏观条件的背景下,强调“规划进村”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是通过对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山西、辽宁等地农村的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方面还存在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规划概念、规划水平、规划能力三个方面。

  首先,在规划概念方面,一些地方的领导囿于相关知识的局限,还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意义上的规划概念,而仅仅从自己所想象和理解的“规划”出发,把本应全盘考虑、综合协调的规划活动变成了拆房子、搬村子、改门脸、盖屋顶的简单建筑行为。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这种大拆广建的情况不仅劳民伤财,同时更造成对一些历史文化传统遗存的建设性破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农村建设不需要像城市那样进行规划”的落后观念在各地时有发生并产生影响。究其原因,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思维定势,影响了对未来中国农村景象的描述与刻画。事实上,解决我国城市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起“让城里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令城里人羡慕”、“让乡下人自豪”的健康生活,中国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即不是把农村城市化,而是让农村园林化,使农村生活现代化。

  其次,在规划水平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农村规划水平的低下,实际上反映了相关规划人才的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水平存在落差,缺乏规划专业人才。社会上从事规划的单位和专业人士为数不少,但是长期以来他们的目光所关注的焦点不在农村,他们当中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需要存在差距。在这种局面下,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干部从责任出发,以非专业的水平而从事“规划”实务,虽有不足,亦无可厚非。倒是我们的专业机构和专业规划人才,应该考虑补上这一课,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如此,则全社会解决农村问题的宏观成本必定有所降低,而对新农村的建设质量和文化品位必有改善与增强。

  最后,是关于规划能力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规划能力,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二是财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首当其冲。农民有需求,但是知识能力不足,在短期内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得到解决。顺理成章的想法是吸收智力、引入“外脑”,延请国内外的专家来帮助农民完成规划。然而,任何经济活动都必然有成本发生,规划进村也不例外。农民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经济实力聘请规划专家。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专家们也需要组织起来,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地致力于面向农村的规划活动。为了提高新农村的规划能力,一方面应该安排组织农村干部进行关于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专业知识培训,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使知其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考虑组建或遴选针对农村、面向农民、从事农村规划的企业或机构,同时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竞争,纳入规范管理,实行资格认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农民服务。

  在目前阶段,似应考虑以政府为主导,选择试点,模拟政府采购的方式,由政府出资,聘请规划机构和有关专家以及有相应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深入农村,为基层服务,落实、完成新农村的新规划,参与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政府为农民谋求长远利益、建设城乡和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中央所倡导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仅包括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包括持久延续的生产发展和健康民主的社会生活。因此,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规划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视角:不仅包括村容村貌、自然村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论及农村生产和经济前景的展望和预期。换句话说,真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不仅需要建筑科学方面的规划专家,还需要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介入,需要规划目标所在地原住居民的关心、介入和城乡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回复
gs.zy.hxb
2006年10月18日 09:50:07
35楼
我认为搞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只在建房上做文章,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农民住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中国很大,东、西部,南、北方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差别非常大,不能一哄而上,像我们这里,搞了好几栋以村、社为单位的单元式住宅楼,集中解决了水、暖、电、讯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粮食作物存储等一些必备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还节约了土地,深受群众欢迎。
回复
mikado0330
2006年10月21日 16:32:04
36楼
不错,很有想法 表现得也比较完整 很有学习价值 谢谢楼主
回复
yyllyy
2006年10月23日 21:10:48
37楼
要做好一个新农村设计,可真的要下功夫啊。否则还真拿不出手呢。
回复
gh-777
2006年12月08日 09:40:17
38楼
真的好难办
回复
gh-777
2006年12月08日 14:56:43
39楼
我觉得现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被搞得变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修几栋房屋这么简单,他还包括很多广义的东西,现在一些农民是富了,可是相对于十几亿的中国农村人口来说其数量是很少的,我觉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农民多想一些致富的路子,改变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搞创收,只有让他们的口袋涨起来了才谈得上修房子。
拿我们这里来说,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取得政绩,就把建设新农村的项目放到移民工程上,划一块地,然后让规划部门画上漂亮的房子,由政府投资修建,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这些就成了他们的新农村政绩,其实住在移民房里的村民基本上连温饱都没有解决,这样的农村能算新农村吗?相反有一些稍微富裕一点的村寨打报告到政府要求补助一些资金修建下水道却迟迟没有回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何去何从?这是值得大家考虑的一个问题。搞规划、修房子仅仅只是那些极少数富裕起来的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全国上下一片修房热,修去修来只有把我们的农民修得更穷,更苦。
回复
wjh.210
2006年12月11日 11:17:34
40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面貌,政府有关部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村镇与区域发展及建设规划研究中心,用几个月时间,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份的74个村庄进行了入村入户的实地调查,以摸清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该研究中心叶齐茂教授负责这次调查研究活动。
  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包括居住区、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境、生产与仓储、交通、防灾、供气与供暖、规划等11个类别的105个项目,内容十分丰富。从今日起,我们将开设专栏——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这个调查成果的分析,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希望为从事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志提供帮助。今天刊登的是第一篇,作为总的介绍,而后将分专题进行报道。
  在一些富起来的农村,农民富裕了,但是许多农村居住社区仍然出行难,垃圾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生活污水四处横流,甚至饮用水还达不到安全的标准。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更是如此。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农民何时享受城里人的现代化文明?出路只有两种:一是逃离农村;二是组织起来,改变农村社区的居住环境。对十亿之众的农民来说,惟一能够选择的只有第二条道路。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从何处入手才能“四两拨千斤”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村镇与区域发展及建设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叶齐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加大各方面对农村社区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才能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回复
muniao
2006年12月13日 11:07:25
41楼
我是今年刚毕业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做的毕业设计就是一个新村的规划改造。当时我们认为所谓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村城市化。现在想想,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我觉得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的乡亲们他们祖祖辈辈在那生活了那么多年,早已习惯了他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所以新村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农民们的生活习惯。新农村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为农民们规划出经济发展的方向。
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农民,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我也是个新手,希望大家指正!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