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难题-----地下室顶板贯通裂缝一层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浇筑完成1个月后下雨,发现局部顶板下面渗漏;渗漏处为住宅塔楼外边,属于绿化景观范围。请看图片。并恳求指点(为住宅建筑,32层)[ 本帖最后由 zxs6460 于 2010-8-9 13:01 编辑 ]
遇到难题-----地下室顶板贯通裂缝
一层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浇筑完成1个月后下雨,发现局部顶板下面渗漏;渗漏处为住宅塔楼外边,属于绿化景观范围。请看图片。
并恳求指点
(为住宅建筑,32层)
[
本帖最后由 zxs6460 于 2010-8-9 13:01 编辑 ]
![地下室顶板裂缝.jpg](https://fd.co188.com/group1/M04/89/8A/rBBhH11IZlmASY52AAKItk_8zsg605.jpg)
![A裂缝.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B裂缝.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C裂缝.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D裂缝.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52楼
问题已造成,且渗漏处在绿化区域,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绿化层下的顶板山用防水混凝土重新加固。既经济有使用。
回复
53楼
原因基本上分析清楚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处理,下午楼主把处理后的相关做法,处理后的结果及时发上来,让大家知道实践的真理。值得好好学习。
回复
54楼
原因:
1、本身从建设过程上讲,由于地下室已经施工结束,住宅这一块还在建,它们的沉降程度就不同,但这一方面因数不是太大。
2、地下室与上部住宅之间如果没有“伸缩缝”,施工时负弯矩钢筋有可能不在准确的位置上而造成局部板开裂。
3、拆模过早,加载过早,一般在施工时,地下室顶板往往就是“车道”,各种重型车辆通过,过早的将绿化土、种植等施工。
4、商品砼水灰比等有问题。
5、设计配筋有问题。
6、烈日下浇注、暴晒,砼终凝前大雨或遭到大量的水浸泡。
7、模板在浇筑时不稳定,强度不够。
8、绿化、景观施工时破坏了防水层。
等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现状,尤其施工绿化、景观时,正常情况下不能因为工期等原因,过急的施工地下室顶板的其他辅助项目,因为整个建筑物不施工完,沉降幅度就不会均匀,还有就是绿化土内一般都设置“盲沟”导水,最容易将防水层破坏,如果绿化土、种植等都施工了,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处理方法:
1、如果没有做绿化土、种植等工序的情况下,可以将整个地下室顶板防水进行检查、补漏,然后“灌水”试验,达到不漏水后进行下道工序。
2、如果已经施工了绿化土、种植,就需要将其清除,然后进行第一条处理。
注意:
1、一般绿化土内的盲沟,大部分是“摆放基石”连通,上部放有透水性较好的土工布类,便于将绿化浇水过多集中引导,排至市政线路,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将防水保护层击碎、划伤而导致漏水。
2、顶板处理完后,板下(室内)也要处理,目的是将结构钢筋进行“防锈蚀”处理,一般采用水泥刮浆、掺防水胶的办法,个别较大的缝隙也能处理好的,杜绝了结构钢筋因“接触空气”而氧化、锈蚀。
3、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说,“迎面防水”最稳妥,背面防水很难解决完全,所谓迎面防水就是防水材料先接触水,应当是原设计做法。
4、灌水(避水)试验很重要,必须做的,否则没有把我的。
5、除非改变地下室板顶原设计的功能,否则没有良策了。
希望能帮助你解决此问题!!
回复
55楼
产生原因:水灰比比例、砼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养护、施工缝留置位置、混凝土振捣工艺、下部支撑(即底部模板拆除没按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混乱、温度引起的收缩裂缝等
回复
56楼
这个是地下室顶板,不是楼面,所以防水一定要做的
回复
57楼
要请质监站去看看 对结构造成隐患可能还要做碳纤维 再进行防水处理
回复
58楼
此建筑是否有设计后浇带?
回复:
有设计后浇带,就在离裂缝不远处,现在后浇带已经施工完成
回复
59楼
处理办法:在做防水前,对缝比较大的采用压力注浆……
回复:
谢谢指点
回复
60楼
“……楼主把处理后的相关做法,处理后的结果及时发上来,……”
回复:
谢谢,暂时还未做处理,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回复
61楼
认同你的观点,谢谢!
建议版主阅读后,可不可以给55#发点土木币奖金?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