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同墙厚)x250(墙长方向)可以吗?但是200怕楼梯休息平台梁面筋水平锚固长度0.4la不够。要是要满足这个条件的话,要做好大的楼梯休息平台构造柱,那建筑又要哇哇叫了![ 本帖最后由 cjihongcjh 于 2010-8-16 09:55 编辑 ]
200(同墙厚)x250(墙长方向)可以吗?
但是200怕楼梯休息平台梁面筋水平锚固长度0.4la不够。
要是要满足这个条件的话,要做好大的楼梯休息平台构造柱,
那建筑又要哇哇叫了!
[
本帖最后由 cjihongcjh 于 2010-8-16 09:55 编辑 ]
12楼
200x200
回复
13楼
08版抗规没有出来之前,我们院的梯柱都是设计为200X200,后来就改为200X300了
回复
14楼
应该够了
回复
15楼
08版抗规没有出来之前,我们院的梯柱都是设计为200X200,后来就改为200X300了
08抗规对于梯柱有什么特殊要求么?
回复
16楼
1.首先我觉得lz的定位有问题,什么叫楼梯构造柱?按照叙述的来看,是休息平台的梯柱,那么就应该明确,这个已经是受力柱了。不是作为的构造柱,其次构造柱的概念在于它是可有可无的,有是为了提高整体性,无是因为它不受力。
2.在搞清上述概念后,我们再回归于这个问题。从抗震规范来讲,2008版修改意见,楼梯要考虑斜向支撑作用,那么楼梯柱可以简简单单来做否?从实例上来讲,作为抗震建筑,任何一个具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物的楼梯,当具有疏散功能时,恐怕也不允许简简单单来做,多少实例表明了楼梯的重要性。
3.习惯性做法并不代表就是完全正确的,已经发现了而且规范严格要求了之后,我们依旧按照有缺陷的做法来做就是麻木。
4.建议沿墙长方向做足,起码墙厚2倍,墙厚方向,如果建筑不同意,那么只有同墙厚,这种构造做法是日本70年代以前的习惯做法,时至今日,人家已经采取了更加安全的做法,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我们只能参考已经成熟而且作用比较明显的做法了。
赞同这个观点...实际上我们的楼梯柱的做法并不正确,楼梯柱其实就是框架柱,甚至于比正常的框架柱更重要,它属于疏散通道的组成部分,就如同建筑上的疏散通道要求更高一样。我建议还是需要加强设计才合理.
回复
17楼
要是按照框架柱设计,那就得做300X300的柱子了,
大家都不这么做,就你一个人这么做,
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了。
回复
18楼
那配筋应该怎么做呢?关于楼梯的构造有哪些呢?
回复
19楼
在这里问一下!如果建模时把楼梯建进去的话,对于首层我们的层高可是从基础面开始算起的啊?那么这里有个问题,楼梯的踏步岂不是跟建模那边存在冲突?
回复
20楼
梯柱面积不要小于200X400
回复
21楼
这个问题应反过来问,楼梯柱最大可以做到多少,个人认为最少做到200x300,层高高跨度大的话做到200x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