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氮的去除,很迷惑
licf1215
licf1215 Lv.3
2010年08月30日 13:59:34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正在调试丙烯腈废水,采用A/O工艺,O池COD接近200mg/l(BOD10mg/l),氨氮约100mg/l,pH7.9,DO5.6mg/l,现在几乎不进水,向O池补充葡萄糖和甲醇,氨氮一直不降,从系统里直接取污泥做小试,1天时间氨氮就降到50,2天就到20左右了,为什么系统内氨氮就是降不下来呢?请高手帮我分析分析

正在调试丙烯腈废水,采用A/O工艺,O池COD接近200mg/l(BOD10mg/l),氨氮约100mg/l,pH7.9,DO5.6mg/l,现在几乎不进水,向O池补充葡萄糖和甲醇,氨氮一直不降,从系统里直接取污泥做小试,1天时间氨氮就降到50,2天就到20左右了,为什么系统内氨氮就是降不下来呢?请高手帮我分析分析
免费打赏
lujian8201
2010年09月01日 05:01:25
12楼
关于氨氮的去除,很迷惑
正在调试丙烯腈废水,采用A/O工艺,O池COD接近200mg/l(BOD10mg/l),氨氮约100mg/l,pH7.9,DO5.6mg/l,现在几乎不进水,向O池补充葡萄糖和甲醇,氨氮一直不降,从系统里直接取污泥做小试,1天时间氨氮就降到50,2天就到20左右了,为什么系统内氨氮就是降不下来呢?请高手帮我分析分析

首先脱氨氮,我指的是硝化过程的条件:1、溶氧不能低,你现在达到了2、碳源(BOD)不能高,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下,你的O池的COD在200,不错是很高,但BOD很低,也就是能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并不高,这本应是符合了硝化的条件,或者说符合了硝化菌生长的条件,但你却在Q池每天的投加葡萄糖和甲醇,人为的增加C源,硝化菌自然难的长起来,从你在O池取水做的小试也反映了这一点,经过好氧后,你加的碳源消耗殆尽(请注意我指的是BOD的部分,你出水的COD估计低不了,这时满足了硝化条件,自然氨氮再降3、要有一定的SRT,这个您没提供数据,不好说。4、PH等等,这个注意下吧,毕竟你的进水氨氮有100,可能适当的补充碱度

深层的分析下您这么做的意图,是不是想搂草打兔子,COD、氨氮一起搞定?加碳源先培泥然后逐步驯化,搞定COD,这个时候还挺贪心,想把氨氮也搞定。他们的条件是不同的


分析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侠拍砖
回复
85529934
2010年09月01日 09:20:56
13楼
同意LS的观点,不需再外加碳源。
回复
echocy
2010年09月01日 12:40:41
14楼
13楼提到的人为增加C源,所以硝化菌难生长,难道C源会抑制硝化菌的生长吗??
能否解释下?
回复
gaoyuxue3
2010年09月01日 13:05:45
15楼
1。不加碳源,异养菌和硝化菌是竞争关系,你现在溶解氧高,又碳源充分,当然硝化菌竞争不过异养菌了,所以硝化效果不好。
2.有没有温度的影响呢?
3.小系统中是否加葡萄糖和甲醇,如没加,可能出现以上结果,若加了,则需要测一下小系统的ph值,看是否有氨氮吹脱的效果。
回复
duanxiaowei213
2010年09月01日 15:14:48
16楼
从楼主的叙述中,我得出的问题在于:
(1)污泥中的活性成分太少, 即不可降解的物质和SS浓度过高
(2)小试和工程中的不同我比较同意13楼的部分观点,你的停留时间的不同,小试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24甚至48小时,但是工程中的没有那么长,也是就说你工程中的停留时间短了或者是你的活性污泥中的活性成分低了。
回复
pengxuejin
2010年09月01日 23:22:04
17楼
1.高溶解氧量可能会影响活性污泥的生长,如果你的污泥浓度稳定,那溶解氧量高些也没有问题
2.“在好氧池加C源,靠同化作用除N”表示怀疑。同化作用是把外界N合成蛋白质等自身细胞结构,只有把N转化为氮气才算是脱氮了。在缺氧池加N源才是有效的。
3.你的N脱不了,问题应该出在缺氧池。
回复
cxy0330
2010年09月02日 09:21:00
18楼

13楼的可能理解有误,不是C源会抵制硝化菌的增长,而是菌群间的竞争作用
回复
sjmqiufeng
2010年09月02日 10:49:58
19楼
硝化要求较低的负荷(BOD),建议适当减小或停止C源投加,少量进水以代替C源以减小费用。
回复
lin3376
2010年09月02日 10:59:27
20楼
新手。。。路过。但是既然小试可以降低氨氮,问题应该不是出在厌氧池吧?
回复
tance320
2010年09月02日 12:36:50
21楼
碳源少加一些,投加纯碱控制pH到7.8左右,可能会有效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