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讨论结构概念问题,但请另行发贴,发贴时尽量把主题写得清楚一些,我会把各个主题的链接及时更新上来,也请其他版主配合,谢谢啦!:)另外,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本贴不得发表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否则删贴!恶意灌水的,还要扣分!!概念讨论之一:弹性固定,弹性支承,固端支承,铰支承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232177_1.htm刚性地面的概念是什么?
欢迎大家讨论结构概念问题,但请另行发贴,发贴时尽量把主题写得清楚一些,我会把各个主题的链接及时更新上来,也请其他版主配合,谢谢啦!:)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本贴不得发表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否则删贴!恶意灌水的,还要扣分!!
概念讨论之一:弹性固定,弹性支承,固端支承,铰支承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232177_1.htm
刚性地面的概念是什么?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226579_1.htm
框支柱、框支梁的概念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210835_1.htm
剪力墙结构小高层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概念性问题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89937_1.htm
薄弱层的定义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401_87511_1.htm
52楼
都是好帖啊!建议都给他们加30分!好帖!
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都在此处!好帖!
回复
53楼
平面内,平面外,举个简单的例子,也就是你在看pkpm的手册里面,特别是关于板这个概念用得多.
1 关于板的面内面外,通常刚性板假定面内刚度无穷大,面外刚度为零,面内就是你站在地面,目光平视看到的板的方向就是面内方向,即水平方向的板的刚度,(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如果视板为一个构件,简单的认为其轴向刚度无穷大.面外方向就是水平板的垂直方向,就是你站在楼板上,你自身身体的方向,就是面外方向,这个时候视为其抗弯刚度为零(GA和EA一般是不考虑的),也即分析时不考虑.框架结构分析时,特别是你在大学期间手算框架时有明显的体现的,你可以慢慢体会,如有不懂,可以再互相谈论.
2 还有一种是在柱子的计算中提得比较多,即所谓的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弯矩作用平面外.对单向偏压构件,弯矩所在的平面即弯矩作用平面内,是按照压弯构件计算的,弯矩作用平面内就是取一个柱横截面,做一个垂直于柱横截面的平面,弯矩在这个平面内,这个平面就是弯矩作用平面.规范规定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按轴压构件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外就是与前面所述的包含了弯矩的那个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当然也垂直于柱截面.(我认为在通常的平面简化计算中这个解释还是比较圆满的)
3 我想把这个事情尽量说得清楚点,可能别人理解起来有点犯晕.如果还是难于理解的话,留个言给我,我画个图给你看,很容易理解的.这个问题我不只解答了一次了.呵呵
回复
54楼
剪跨比: 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 也反映在受剪承载力的公式上。柱的剪跨比: ,若反弯点在柱子层高范围内,可取 柱子的剪跨比小于2时,需要全长加密,见混凝土规范11.4.12、11.4.17。
严格的公式定义我印象中是 M/(VHo) a和Ho是特定通常情况下的一种简化取法,也可以说是公式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形公式.
回复
55楼
这个谈论非常好!!
回复
56楼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3.4.2。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
回复
57楼
我最近也正为平面内外刚度繁糊涂呢?
在 中华钢结构论坛上发了个帖,不知道怎么的被锁定了,唉!
回复
58楼
人工挖孔墩与人工挖孔桩的区别,老板说了再深的墩都不算桩,不能按桩来计算.是的吗?
回复
59楼
还有砖混结构中与构造柱连接的单跨梁是按简支还是按固定端来计算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跟总工争论了半天呀!我认为应该按简支来计算,如果按固定端来计算的话,构造柱最大配筋螺纹16是远不够的啊,恳请大师门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啊!
回复
60楼
好 感谢了
回复
61楼
按简支计算,否则构造柱就要承担梁传来的弯矩了.
若想把梁作成固结,可将梁两端往洞口两侧各伸长1/4跨长,这样便可将简支转化为固结
一般对上部有墙体的梁最好按此种做法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