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
smw087
smw087 Lv.2
2010年09月15日 11:14:27
来自于岩土工程
只看楼主

现在城市建筑日益紧密,很多时候在基坑开挖阶段,已经无法有空余空间放坡,现在介绍了解到的基坑支护形式:1.灌注桩+搅拌桩+三重管旋喷桩(可加摆喷),这种支护形式特点是灌注桩为主要的受力支护桩,在离基坑的最外侧,为土的侧压力的主要受力承载体,靠近基坑一侧再增加一排搅拌桩,在重叠区域增加三重管旋喷桩,我感觉应该是在搅拌桩中线远离基坑一侧做三重管旋喷桩比较适合,因为结合受力角度来考虑,这样的止水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在另外一个工程中,也见过在基坑最内侧增加一排摆喷桩,为了防止地下水绕流至基坑(有一边支护桩桩底标高较其它边高3米以上的话,采用摆喷形成止水帷幕)。

现在城市建筑日益紧密,很多时候在基坑开挖阶段,已经无法有空余空间放坡,现在介绍了解到的基坑支护形式:1.灌注桩+搅拌桩+三重管旋喷桩(可加摆喷),这种支护形式特点是灌注桩为主要的受力支护桩,在离基坑的最外侧,为土的侧压力的主要受力承载体,靠近基坑一侧再增加一排搅拌桩,在重叠区域增加三重管旋喷桩,我感觉应该是在搅拌桩中线远离基坑一侧做三重管旋喷桩比较适合,因为结合受力角度来考虑,这样的止水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在另外一个工程中,也见过在基坑最内侧增加一排摆喷桩,为了防止地下水绕流至基坑(有一边支护桩桩底标高较其它边高3米以上的话,采用摆喷形成止水帷幕)。
在基坑内部布置疏干井,主要为了将基坑区域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底板标高以下,在基坑外需要设置回灌井,以防止降水过程中对基坑外建筑的沉降的影响,当发现基坑外建筑物沉降超过允许范围时,需要进行回灌井回灌,但个人感觉效果不是太大,由于地下水的压力问题,如果遇到透水性不好的土层,回灌的时候有点灌不下去。
还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就是不能进行土钉和锚索施工的区域,可以采用钢结构内支撑的方式进行施工,例如隔壁建筑物距离太近,锚索施工很可能打穿别人的地下室或者打坏别人的基础桩,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种可以采取钢结构内支撑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加固。


f2b18f4e6d2468ae01a4.pdf
240 KB
立即下载
f690229642a2b8bc66e9.pdf
58.5 KB
立即下载
eec43027a0cb57c11a5c.pdf
60.2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chiris
2016年08月12日 15:14:34
22楼
学习了,谢谢资料的分享!
回复
scljc2010
2016年10月25日 22:15:27
23楼
有图片参考,有价值的资料
回复
shazi2074020070
2016年11月04日 10:37:24
25楼
楼主设计都是用的哪个版本的哪个软件呀
回复
tan4933059
2016年11月04日 16:39:56
26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dearni_608
2016年11月07日 11:21:07
27楼
学习一下
回复
龙枪虎豹骑
2017年02月16日 15:11:25
28楼

不错的,表达方式。形象
回复
tumukuangren
2017年02月17日 16:52:20
29楼
现在城市建筑日益紧密,很多时候在基坑开挖阶段,已经无法有空余空间放坡,现在介绍了解到的基坑支护形式:1.灌注桩+搅拌桩+三重管旋喷桩(可加摆喷),这种支护形式特点是灌注桩为主要的受力支护桩,在离基坑的最外侧,为土的侧压力的主要受力承载体,靠近基坑一侧再增加一排搅拌桩,在重叠区域增加三重管旋喷桩,我感觉应该是在搅拌桩中线远离基坑一侧做三重管旋喷桩比较适合,因为结合受力角度来考虑,这样的止水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在另外一个工程中,也见过在基坑最内侧增加一排摆喷桩,为了防止地下水绕流至基坑(有一边支护桩桩底标高较其它边高3米以上的话,采用摆喷形成止水帷幕)。
在基坑内部布置疏干井,主要为了将基坑区域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底板标高以下,在基坑外需要设置回灌井,以防止降水过程中对基坑外建筑的沉降的影响,当发现基坑外建筑物沉降超过允许范围时,需要进行回灌井回灌,但个人感觉效果不是太大,由于地下水的压力问题,如果遇到透水性不好的土层,回灌的时候有点灌不下去。
还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就是不能进行土钉和锚索施工的区域,可以采用钢结构内支撑的方式进行施工,例如隔壁建筑物距离太近,锚索施工很可能打穿别人的地下室或者打坏别人的基础桩,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种可以采取钢结构内支撑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加固。
回复
hc1981
2017年03月10日 13:54:45
30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