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加压力管桥,无论怎么沟通,都被业主否定,只允许贴水面架管。:L 1.120米,初拟分四跨架管,管壁厚20mm,这样每一跨30米的管道,能不能抵抗水流的冲击力,管中会不会因弯矩过大而弯折。。。?2.管中焊缝强度,能不能抵抗管中弯矩?3.关于支座及支墩,初拟采用双柱桩基及“盖梁”形式,将管道包入混凝土以内。。。但是这样管道的伸缩又受到抑制。。。挺棘手的问题,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倒虹吸,加压力管桥,无论怎么沟通,都被业主否定,只允许贴水面架管。:L
1.120米,初拟分四跨架管,管壁厚20mm,这样每一跨30米的管道,能不能抵抗水流的冲击力,管中会不会因弯矩过大而弯折。。。?
2.管中焊缝强度,能不能抵抗管中弯矩?
3.关于支座及支墩,初拟采用双柱桩基及“盖梁”形式,将管道包入混凝土以内。。。但是这样管道的伸缩又受到抑制。。。
挺棘手的问题,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82楼
这个做下地勘就知道了。
回复
83楼
这要看过什么河了,如果是几级饮用水保护性质的,那必须要套管的。。。
回复
84楼
不知道楼主最终敲定方案了没有啊。
回复
85楼
这样的设计,在雨水多的时候,被河水淹没以后,会发生腐蚀等,而且水的流动性很大,一旦有些流动的物体,撞击管道,很容易发生泄漏。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合理,建议采用倒虹吸式,还不影响交通。
回复
86楼
这是受用啊,学到东西了
回复
87楼
向各位高手学习了!
回复
88楼
钢管贴水面
间或泡水 那不是很容易氧化腐蚀~·:o
回复
89楼
水利部的坚决不会通过的,业主是个傻瓜啊
回复
90楼
贴河面过这个方案本身就很多问题,即使不通航,河道也会有清淤或者施救要求,我常做管桥,水利部门每次都会提要求管底净高1.8m以便小型船只特殊要求时通过。另外你做的120米长已经超过管桥图集上105m的最大限制,中间要做伸缩节。支座处混凝土包管是不对的,管道和管托要能够相互自由滑动,不能固定死,出发点就是温度应力考量。再一个,管道受侧向推力,管道壁的应力是可以计算的,有公式,应由业主提供洪水时的流速。但应力会相当大!最后,这种管桥处于干湿循环状态,对外防腐是极大考验。以我工程经验来看,这种作法极不可取。
回复
91楼
做行洪论证没有哟,没得这个论证的审批。一切都是扯淡!!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