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6.4.1规定,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限值呢?是不是这也是界定长短柱的界限。而且框架梁的截面构造要求(高规6.3.1)也规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这又是为什么?请高人指点
《高规》6.4.1规定,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限值呢?是不是这也是界定长短柱的界限。而且框架梁的截面构造要求(高规6.3.1)也规定,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这又是为什么?请高人指点
2楼
为什么没人回答呢?在我看来,网易土木高手很多的啊
回复
3楼
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当前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看你这个KZ是多大,一般柱净高小于4倍的D(直径)或B(柱子长边)的都算为短柱.
回复
4楼
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限值呢?
剪跨比不大于2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回复
5楼
剪跨比反映了构件内剪应力和正应力的比值关系,若剪跨比较大,其剪应力和正应力的比值就大,剪切破坏的发生可能性就会增大,当然剪切破坏这种脆性破坏要坚决避免了!
回复
6楼
这么好的资料,值得我学习,谢谢楼主,:call: 在这里感谢了:call: :call: :call:
回复
7楼
最近画的六层异形柱-框剪小楼对剪跨比有明确要求,正好对这方面不太懂,谢谢楼主解答了
回复
8楼
规范对小于2柱的限制条件有很多了,
回复
9楼
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_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_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_O`中部时即`H_O`/`H_O`>4)称为长柱;1.5
<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试验表明: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
坏,过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的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进类破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