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的概念有些乱,其中表述的“两端的压力差”不太好,易造成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另外"重力无压流"有时会简称为"重力流"。而标准概念中"重力流"包括"重力无压流"与"重力半有压"。这也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按最新的理解,总体感觉这个是0.17比较合适。。。但提出两个小意见:1、秘书P732,31行的“重力流”与18行标题的“重力流”出现了儿子与爸名字一样。不过这个看书要是看细了,应该是可以躲避的。31行的应该是指重力无压流。这个最好是不能简称。否则与爸名字一样了。
书上的概念有些乱,其中表述的“两端的压力差”不太好,易造成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
另外"重力无压流"有时会简称为"重力流"。而标准概念中"重力流"包括"重力无压流"与"重力半有压"。这也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
按最新的理解,总体感觉这个是0.17比较合适。。。
但提出两个小意见:
1、秘书P732,31行的“重力流”与18行标题的“重力流”出现了儿子与爸名字一样。不过这个看书要是看细了,应该是可以躲避的。31行的应该是指重力无压流。这个最好是不能简称。否则与爸名字一样了。
2、关于总能量的表述中,位置水头再加上另一个东西,这另一个东西用“两端管内的压力差”也容易造成儿子与爸不分辈份的混淆。不过书看仔细了,理解其中的意思了,也是可以回避的。
总之,咱也没看细这块。。。另外,这个表述确实也有不科学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three_coins 于 2010-9-30 21:56 编辑 ]
22楼
技术措施上也是跟五版一样,也不知道是谁抄谁的。。。:L
回复
23楼
建筑给排水教材上面有公式(1.2+0.5)/10=0.17
回复
24楼
那公式应该对象重力半有压的。。。另外,你好好看看那公式表述的严谨不。还有,自然坡降该不该计你想想。
还有,目前别以为0.17就是对的。不知道他们怎么想。。。
回复
25楼
此题 为重力伴有压力流 因为有0.5的正压答案为0.17
回复
26楼
题干开头三个字是:重力流
[
本帖最后由 three_coins 于 2010-9-30 21:48 编辑 ]
回复
27楼
我认为是0.07才对。因为是重力流。
回复
28楼
那个公式本身的计帐方式就不妥。
什么是“管段两头的压力差?”
雨水斗下形成的深度难道不属于“管段两头的压力差?” 中的一个计算因子?
回复
29楼
此题叙述不严谨,按以前的规范和教材,并未严格区分重力无压和重力半有压流。此题所述的重力流是针对压力流而言的,包括重力无压和重力半有压流。所以仍应按建筑给排水教材公式(1.2+0.5)/10=0.17
理由:建规2003(第4.9.10条)屋面雨水管道设计流态选择中,只提到了重力流和压力流,没有无压和半有压。
[
本帖最后由 zzzzfox 于 2010-9-25 01:29 编辑 ]
回复
30楼
即使是按重力半有压,“管段两头的压力差”本身也不应是五版书中表达的那个概念。
难道与起头相连的雨水斗形成的深度不属于计算管段两头压力差的过程中吗?
五版书上那个表述本身就不太妥当,虽然从结果的数值上看没影响。
另外大家请思考一下,就按那公式,自然坡度该加不加? 咱们权当个知识来理解理解。反正也没事。
不过,也就热闹这几天,这几天过后,还是一切归于平静。每个人依旧是匆忙而仓促的背影。
回复
31楼
总结一下:
疑问:重力流?压力差??如果按最常规的理解,是重力半有压?重力流中包括重力流与重力半有压流这概念到底哪儿有?悬吊管两端管内的压力差已经计过雨水斗深度没(这本不是个问题,但是五版书造就了混乱)?“一根从水库引水的输水管两头的压力差”含不含水库的深度?再拐回来,即使按五版或措施书上的,重力流是自然坡度,重力半有压有个公式。是套哪个?另外,那个公式在五版的行文中别扭不别扭?还有,那个公式应该加上不应该加上自然坡度?另外,重力半有压的概念是不是在单斗系统中提出的? 再跳出这些所有的东西,按水力学基本知识,能量E1是0.5,能量E2是0.15+0.5=0.2,这样是对还是错?是错又错在哪里?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