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洪水频率? 水文要素的变化,如降水量、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等,都 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或出现的频繁程 度,在数理统计学上称为"概率",在水文学上则习惯称为 "频率",属于洪水要素方面的,称做"洪水频率"。 当具有较长期的实测洪水资料(一般不少于20年)及 历史洪水调查考证后的资料时,则可进行洪水频率的计算, 如年最大流量、不同时段的最大洪水量(3天、7天、30天 等)和年径流量等频率的计算。计算方法一般有经验频率计 算法和理论频率计算法两种。 27. 什么叫洪水过程线?
水文要素的变化,如降水量、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等,都 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或出现的频繁程 度,在数理统计学上称为"概率",在水文学上则习惯称为 "频率",属于洪水要素方面的,称做"洪水频率"。 当具有较长期的实测洪水资料(一般不少于20年)及 历史洪水调查考证后的资料时,则可进行洪水频率的计算, 如年最大流量、不同时段的最大洪水量(3天、7天、30天 等)和年径流量等频率的计算。计算方法一般有经验频率计 算法和理论频率计算法两种。 27. 什么叫洪水过程线?
当流域上发生暴雨或融雪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 " 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人河道,当近处的地面径流汇入 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就是洪水起涨之 " 时,随着远处的地表径流陆续流到,·河水流量和水位继续上、 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人时,河水流量增至最 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此后,洪峰流量和水位逐渐下降,到暴雨停止后的一段时 间,河水流量及水位即回落。如在方格纸j以时间为横坐 标,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为纵坐标,可以绘出从起涨到峰顶 到落尽的整个过程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由于洪水的整个 过程两头低、中间高,形似山峰,故称洪峰。 · 257· 洪水涨落过程因洪水成因不同而异。暴雨型洪水过程线 依流域面积大小不同其形状各异。小河的面积小、河槽汇流 快、河网的调蓄能力低,因此洪水多为陡涨陡落型。而大河 的流域面积大,不同场次的暴雨在不同支流形成的多次洪峰 先后汇集到大河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又由 于河网、湖泊、水库的调蓄,洪峰的次数减少,而历时则加 长,涨落较为平缓。
2. 什么是警戒水位?什么是保证水位?
每当汛期,大江大河有时发生了洪水,广播电台或报纸 在发布洪水消息时,常常提到某地洪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 或者有时又说洪水水位己达或超过保证水位。那么什么是警 戒水位?什么又是保证水位呢?
警戒水位是指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一般来说,有堤防的大江大河多取决于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水浸堤脚的水位,是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时的水位。总之,它是我国防汛部门规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的水位。到达该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这时,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 工情、险情发展变化,在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逻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由有关领导组织带领部分防汛队伍上堤参加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并要做好可能出现更高水位的准备工作。警戒水位是防汛部门根据长期防 汛抢险的规律、保护区重要性及河道洪水特性等有关因素,经分析研究并上报核定。 保证水位高于警戒水位,但低于堤防设计最高安全水 位。它是防洪工程所能保证安全运行的水位。防汛部门根据 江河堤防情况规定防汛安全的上限水位。当洪水位低手或到达这一水位时,防汛部门要保证堤防的安全,使工程在渡汛方案及防洪调度上完全处于安全防御地位。
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察上下游关系、 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拟定,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3. 我国主要江河防洪标准有多少?
我国各主要江河根据各流域的洪水规律和洪灾情况,分别制订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分期分批地进行综合治理。一般是:在上中游修建综合利用的山谷水库拦蓄洪水;在中下游进行河道整治,加固加高堤防,利用沿岸低洼地区作为蓄滞洪区,增辟入海水道。各流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洪缉合。至1988年底,全国已建成大型水库355座(1949年为6座);大型水闸300座(设计流量1000立方米/秒 以上);新建、加固堤防20.3万公里(1949年为4.2万公里);增辟了淮、海河入海水道,大大增加了排洪能力;还开辟了一些蓄滞洪区。这些工程,对防御洪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总的来看,主要江河现有防洪标准还很低,还不能控制特大洪水。
中国各大江河防洪能力如下:
松花江:农田防洪标准约为20年一遇的洪水,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可抵御约40年一遇洪水。
辽河:于支流主要堤防可防10一20年一遇洪水。沈 阳、抚顺、辽阳三市超过100年一遇,本溪防洪标准则不到 20年一遇。
海河:可抗御相当于50年一遇的洪水。
黄河:可防1958年型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秒)相当于6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由于河床不断淤积,需继续加高堤防,以维持这一标准。
淮河:中游干流可防195斗年型洪水,相当于40年一遇 标准。下游可超过50年一遇。主要支流为10-20年一遇。
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湖区堤防可达10-20年一遇标准。如遇1954年型洪水(100年一遇左右),仅能保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安全。
珠江:干流及三角洲地区主要堤围可防10-20年一遇 的洪水;
4. 水库为什么要设置溢洪道?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或蓄水兴利修建的水库工程,其库容大小的选择需进行经济比较。有时候根据防洪和兴利的需要,库容越大、蓄水越多越好,但是在经济上不一定合理, 例如库区淹没范围太大,移民安置困难和搬迁任务太重,就不可能把库容修建得很大。水库库容既然有限,水库蓄满以后,上游再来洪水没有出路,洪水就要从坝顶上漫溢流过。 如果水库的大坝是上坝,洪水从坝顶上漫溢流过时就会冲垮大坝,为了水库工程能充分发挥效益,就得设置溢洪道,也就是给水库上游来的超额水量以出路。溢洪道是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必须设施。建设溢洪道要根据水库所在地的地形地 质条件;做到布置合理,坚固可靠。溢洪道溢流口门的大小和溢流高程,要根据水库所在河流的水文计算决定。溢洪道的布置有利用山谷坯口修建的址口式溢洪道;有直接在坝头 修建的坝头式溢洪道;也有在坝后水电厂厂房顶上修建的厂 房顶溢洪道,等等。溢洪道溢流口门有的有闸门控制,有的不设闸门;这些都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因地制宜决定的。
5. 什么是水库的防洪库容?
为了防御洪水灾害,修建水库,使汛期的洪水由水库调蓄,不致给下游造成洪灾损失,人们一般把这种方法叫做水库防洪。水库的防洪库容就是水库允许的最高洪水位或叫做防洪高水位与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
为了说明防洪库容,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允许最高洪水位和防洪限制水位。允许最高洪水位是汛期水库运用的上限水位,这个水位要根据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的防洪措施以及水库大坝的工程质量等情况来确定,水库在汛期的洪水位不得超过允许最高洪水位,因此要预留一定的防洪库容,以备汛期来洪水时予以调蓄。防洪库容的下限水位叫做防洪限制水位,也就是水库在汛前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
6. 我国有哪些主管防洪的机构?
防洪是一项关系社会全局的重大问题。建国后,在治理江河、兴建防洪工程的同时,我国防洪的机构设置也不断完善,它们为我国的防洪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目前,我国主管防洪的机构分中央、地方两大序列: 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国的防汛工作。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为其办事机构,负责管理全国防汛的日常工作;设在水利部。
省、地、县设立防汛指挥部,负责所辖地区内的防汛组织和指挥工作。办事机构设在其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总指挥为当地行政领导。
各大江河流域也设有防汛指挥部,负责流域内防汛组织和指挥工作。防洪是一项全民性公益事业。除上述主管防洪机构外,其他部门均应积极配合,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3.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著名洪水?
我国最早的洪水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的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 人畜房屋被洪水冲没,大水经年不退,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于是出现了大禹这样的治水英雄。
汉朝时,洪水灾害的记载就不断出现在史书上。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省淄阳县西南决口,洪水遍及十六郡,造成连续23年的泛滥,灾情极为严 重。在西汉王朝的230年中,发生水灾的记载有28年;东 汉王朝的195年中,发生水灾的记载有55年。类似这些损失惨重的水灾,在唐宋及以后的史书上都有很多记载。大江大河的特大洪水,往往形成严重水灾。长江,可考的特大洪水有4次,即1153年大水、 1788年大水、 1860年大水、 1870年大水。其中1870年大水是长江八百年来最大 的一次洪水,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遭 受水淹,长江两岸的各处石壁上都题刻了这次洪水水位的高度,其灾害的严重性在各地方志中都有反映。
黄河干流上,清代发生过两次特大洪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花园口附近形成数百年未遇的洪峰,洪水汹涌而下,黄河两岸决口多达二十六处,河南、山东、安徽三省有16个州县被洪水冲没,其余被淹的州县土地就更广阔了。道光二十三年(1848年),黄河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洪水,这次洪水来势极猛,黄河边流传着一首民谣唱道"道光二十三,河水涨上天"生动地描述了这次特大洪水,"这次洪·水使黄河在中牟县决口,四十余州县受灾,根据历史调查推算、这次洪水是黄河一千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洪水。 当然,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远不止这些,据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大的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每两年有一次。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水灾频繁的国家。
34. 军事征战与水灾有什么关系?
利用水灾服务于军事战争,古来有之称之为"水攻"、 "以水代兵"。如人为的筑坝塞水,然后开口淹灌,或故意开决口河堤,以水体为作战工具。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水攻的记载,战国时群雄割 据,水攻战例更见增多。还出现了关于防水攻的专门论著如《墨子·备水》等。在公元前359年,楚国攻打魏国曾决黄河堤,以水淹长垣城。近代的事件如1938年蒋介石为阻日寇进攻,下令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 1200多万人民, 1000多方亩土地,遭受洪水袭击,淹死和因饿疾病而死的共计"万人之多。这种"以养人者害人"的作法是残酷的。也有人为筑水工建筑物用于战争的,最著名水攻坝要算浮山堰了。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朝为攻击北魏,在淮河的干流上筑浮山堰来淹灌魏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当时坝长九里,下宽140丈,上宽45丈,高20丈。后淮水暴涨,堰溃决,水声如雷,三百里外都能听到, 沿淮十万余人死亡。
35. 防洪的主要工程手段有哪些?
防洪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江河防洪都是采取综合治理,合理安排蓄、泄、滞、分的工控措施。防洪的主要工程手段是:
(1)修筑堤防:整治河道。沿着江河修筑堤防,保护两岸 地区不受洪水淹没。整治河道如河道清障、清淤,采用人工截弯取直等,增加河段的泄洪能力。
(2)在重卓保护对象附近,建设江河的分洪工程(或蓄 洪、滞洪工程),配合江河堤防联合运用,可以提高保护外象的防洪标准。
(3)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减少水库下游的洪水灾害。水库还有综合效益,除防洪外,还有农田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 供水以及水力发电等效益。对于大江大河,根据于支流的尬 理位置,统一规划设计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运用,防洪效果更加显著 。
(4)采用非工程措施防洪,设立水文站点,监测洪水,加 强雨情水情的测报预报,对洪水进行合理调度,努力降低洪灾损失。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要取得汛期安全渡汛, 除了依靠上述的措施外,还要靠人防,特别是汛期要组织广大军民进行防汛抢险,在战胜历次洪水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36. 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
人类为防御洪水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称为防洪措施。按对洪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是指在江河、湖畔或海岸修建抗御洪水袭击的各种工程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河道渲泄能力和适当控制上游洪水来量。提高河道渲泄能力措施有整治河道(包括截弯取直、河槽拓宽等),整修堤防、利用湖泊或低洼地区蓄洪、向相邻流域分洪和增辟人海洪道等;控制上游洪水来量采取的措施有修建水库蓄洪和开展水土保持等。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在洪水发生之前,预作周密安排, 通过技术、法律、政策等手段,尽量缩小可能发生灾害的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的土地划分与管理、洪水保险、洪灾救济等。 完整的防洪措施需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两者的合理配合,主要决定于国家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国家对防洪的策略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7. 我国四大淡水湖的防洪作用有多大?
我国四大淡水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洪泽湖。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江西北部,容积260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纳江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经调蓄后注入长江,汛期可削减五水洪峰30%以上,使洪峰滞后3天左右,减轻长江干流防洪的压力。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容纳湘、资、沅、澧四水及荆江南岸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洪水时可削减洪峰20-30%左右。
太湖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境内,湖水位洪枯变幅一般在 1一1.5米之间,太湖平原湖泊的总蓄水量为58亿立方米, 但若在汛前作了准备,则可蓄洪67亿立方米,可有效地减轻太湖平原的洪涝灾害。 洪泽湖容纳淮河上游15.8万平方公里面积上的来水, 向东流入黄海,向南经运河汇入长江,正常蓄水容量32一40亿立方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拦洪蓄水湖泊。 1953年修建的三河闸可控制入运河的流量,保证运河东堤的安全。
目前我国湖泊的淤积和滩地盲目围垦情况十分严重,,每年由于自然淤积损失蓄水能力达之亿立方米以上,而近四十年来由于湖区人工围垦损失蓄水量达260亿立方米,大大削弱了湖泊的防洪能力,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
38. 水库调度自动化在防洪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水库调度自动化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利用防洪报汛的无、 线电通讯网络、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系统)、全国微波和卫星传送等手段、采集传输水文实时信息。它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大量地收集信息,线路畅通有保证。二是水文实时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检索和应用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向用户提供实时雨情、水情和水库告警信息,并能随时、 监视水文情势的发展,它能方便地检索用户需要的各种信 息。三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水文预报和水库调度计算等自动化系统。它具有计算时间短、计算精度高,有多种预报方法等特点,可以快速计算出多种预报结果,加以比较选择,确定水库调度方案。
水库调度自动化的运用,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发挥, 同时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地合理地调度,可以解决防洪与兴利的矛盾,既 保住水库大坝安全,又对洪水起调蓄作用,削减洪峰,减小水库下游的损失;水库调度自动化,可以增加信息的来源及可靠性,增长有效预见期,争取时间采取防洪措施;还能提高预报精度,正确的预报成果和多种调度方案,可作为防洪指挥部门部署防洪战略的依据。
39. 洪水抢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洪水灾害频繁的国家,千百年来人类就为抵御洪水而努力,直到现在还不能完全避免洪水造成的损失。 所谓洪水主要是指河道中发生的大水,即江河由于降雨、融 冰、化雪而发生定期或不定期的涨水现象以至决口。为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防止防洪工程遭到洪水破坏、防止洪水泛 滥成灾,在洪水到来时,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就叫做抢险。我国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针对工程险情,防汛抢险已 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抗洪抢险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不打无准备之仗。抢险和医师治病一样,要求发现险情及时,判断险情准确:处理险情果断,抢险措施正确,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往往由于错误的抢险方法酿成更大的 事故。
当前我国各地对河道抢险主要掌握"守岸护滩,固基防冲,控制河势,稳定全局"的原则。堤防工程在高水位条件下,受水流和风浪作用,会出现漫溢、散浸、漏洞、脱坡、 坍塌、裂缝等险情。抢护的方法主要是掌握"迎水坡阻水入堤,背水坡导水出堤,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切忌在堤背后采用阻水压渗、堵漏等方法导致险情恶化。具体措施是采用抢筑于堤防止漫溢;临河截流。背河导渗抢护散浸;临河堵进水口抢护漏洞;开沟导渗滤水;迎坡抢护脱坡;开挖回填抢护裂缝以及挂柳防止风浪等抢险措施,均有良好的效果。
40. 什么是洪水的避难系统?
我国是一个洪水灾害频繁的国家,千百年来人类就为抵御洪水而努力,直到现在还不能完全避免洪水造成的损失。 所谓洪水主要是指河道中发生的大水,即江河由于降雨、融 冰、化雪而发生定期或不定期的涨水现象以至决口。为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防止防洪工程遭到洪水破坏、防止洪水泛 滥成灾,在洪水到来时,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就叫做抢险。我国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针对工程险情,防汛抢险已 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抗洪抢险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不打无准备之仗。抢险和医师治病一样,要求发现险情及时,判断险情准确:处理险情果断,抢险措施正确,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往往由于错误的抢险方法酿成更大的 事故。
当前我国各地对河道抢险主要掌握"守岸护滩,固基防冲,控制河势,稳定全局"的原则。堤防工程在高水位条件下,受水流和风浪作用,会出现漫溢、散浸、漏洞、脱坡、 坍塌、裂缝等险情。抢护的方法主要是掌握"迎水坡阻水入堤,背水坡导水出堤,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切忌在堤背后采用阻水压渗、堵漏等方法导致险情恶化。具体措施是采用抢筑于堤防止漫溢;临河截流。背河导渗抢护散浸;临河堵进水口抢护漏洞;开沟导渗滤水;迎坡抢护脱坡;开挖回填抢护裂缝以及挂柳防止风浪等抢险措施,均有良好的效果。
41. 洪水避难有哪些基本方法?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名言可以用在洪水避难上。再大的罕见洪水、特大洪水,水面高程有一定的限度, 例如长江干流汉口站历史上最高洪水水面的海拔高程也不超过29.73米。因此在受洪水淹没威胁的地区,只要居住在最高洪水水面以上高程的地方。就进入了安全区,投有后顾之忧。但我国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平原、盆地,这些地区地面高程大部分在洪水位以下,就需要人为创造一个相对的安全区,可分为永久避洪和临时避洪二类。永久避洪最可靠的办 法当然是把房屋建在高地。在山区选择既没有洪水危害也没 有塌岸、滑坡危险的安全可靠区。在平原可以就地把宅基地 垫高到最高洪水面以上。宅基地面积小的叫房台、面积大的叫村台,统称安全台;避水台。另一种是建高层楼,一楼进 水上二楼,二楼进水上三楼。还有一种办法是筑一道堤顶高出洪水水面的堤,保护住宅区;闭合的堤防形成保护圈的叫 做围村堰。临时避洪的办法是人往高处走,临时逃到不受洪 水威胁的高处去,切勿只是顺水跑。这当然要事先设计好撤 退道路,也要事先明确哪一个地区一旦有洪水,往那里撤。 另一种办法是设置救生船。没有船的也可以把木家俱用绳子捆在一起组成救生排。也可以临时上大树避洪。总之避洪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不管用那一种办法避洪,都离不开通信、预报、警报系统,只有及时了解洪水情况,才能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及时避洪。
42. 城市防洪特点,我国有哪些易受洪水威胁的城市?
我国城市防洪的特点是:
(1)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集中,我国工 业产值的80%左右集中在城市,上缴的税利约占全国国民经济收入的70-80%。城市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城市防洪是江河防洪的重点。
(2)城市的兴建和发展大多紧靠江河湖海。城市防洪单防 城区河段自身还不能完全解除洪水威胁,还要依靠流域的全 面规划和综合治理。因此,城市防洪规划要与流域防洪规划 相结合。
(3)城市防洪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如道路、桥 梁、排水、航运、码头、绿化等等。城市滨江、滨河地带, 是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方。城市防洪规划可结合园林绿化。烘、 城市居民游览、休息、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因此城市 防洪规划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结合,以便发挥城市防洪设施的综合效益。
(4)城市防洪设施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结构形式必须 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设计,但是不能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5)城市的防洪标准一般都高于农村,确定一个城市的防 洪标准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根据城市大小和重要性,同时考虑遭受洪涝灾害后政治上的影响,还要考虑在技术上的可 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我国易受洪水威胁的城市,主要是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约有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些地区的地面高程多在江河洪水位以下,主要依靠堤防保护安全。洪水威胁区涉及800多个县(市),占全国的34%、包括北京、天津、 上海、广州。武汉、南京、合肥、南昌、长沙、西安、济南、郑州、西宁、南宁、沈阳、长春、哈尔滨、成都、太 原、石家庄等直辖市和省辖市。
43. 堤防和水库有哪些隐患?
我国在1958年前后的大跃进年代,大搞群众运动,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堤防和水库),在取得巨大成绩 的同时,由于当时的条件,勘测设计马虎,施工质量差,给 工程留下不少隐患。主要有:1.堤防和水库大坝的堤基、坝基、堤身、坝身渗水或漏水,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 管涌,滑坡或漏洞等险情。2.管涌和流土,管涌的通俗叫法是翻沙鼓水,或称泡泉、地泉,一般发生在堤、坝的背水坡或堤、坝下游坡脚附近。当水流渗透坡降大于堤坝的允许渗透坡降时,即发生渗透破坏,形成管涌。土体表面一部分土壤颗粒同时被水的渗流推动,形成土体的滑动,叫做流土。 管涌和流土都可能引起堤身或坝身坍塌、决口等重大险情。 3.漏洞,汛期洪水到来,堤内或坝内水位很高,堤或坝的背水坡或坡脚附近出现流水孔洞,称为漏洞,产生漏洞的原因 主要是堤或坝的施工质量差,土壤杂质多,碾压不实,堤 身,坝身有引起渗漏的各种隐患造成的。4.滑坡,堤或坝的 边坡由于设计或施工不良,管理运用不当(水位骤降)等原因引起的边坡失稳下滑,造成的险情叫做滑坡。5.塌坑,有 的叫陷坑或叫跌窝。主要原因是堤基、堤身、坝基、坝身内有獾、狐、鼠、蚁等动物洞穴,或有人为的洞穴,如坟墓、 地窖,防空洞、树坑等,遇大水浸泡或长期雨淋,隐患附近土体湿软塌落而成为塌坑。
此外,还有堤、坝的坍塌、裂缝等多种隐患,这些隐患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4. 我国有多少座水库?多少被列为病库和险库?
截止到1988年止,我国共建各类水库总计8万多座, 其中大型水库355座,中型水库2462座,小型水库80120 座。为什么我国已建的水库工程还有病库险库存在?这是在 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形成的。过去大跃进年代,有不尊重科学的作法,修建水库工程急于求成,不经过勘测设计就仓促开工。所谓三边工程就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是当时建设水库工程最为流行的办法。如果把水库大坝修建在破碎 的基岩上,在水库建成后坝基渗漏严重,补强处理工作就非常困难。还有一部分水库的水文资料没有弄清楚,结果洪水设计偏小,达不到规范标准的要求。近期,从全国水利部门 管理的大型水库中排队检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型水库列为病险水库,其中有43座水库列为全国的重点病险水库,目前正在除险加固、
45. 为什么说荆江大堤和荆江分洪工程是长江中游防洪的屏障?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上起湖北枝城、下到湖南城陵矾,全长337公里,河道婉蜒,有 "九曲回肠"之称。长江上游洪水出三峡后以高屋建领之势过宜昌至枝城,受两岸丘陵约束,尚不致漫溢为害。而一入两湖平原上的荆江河段,由于宣泄不畅,加之常与清江、沮漳 河及洞庭四水的洪水遭遇,极易泛滥成灾。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至今己有1600多年,历史上溃决频繁。仅明初至1949年的583年间,有确切记载者计91次,平均6一7年溃决一次。
荆江水位在汛期常高出荆北地面十余米,一旦大堤溃决,洪水倾泄而下,威胁范围可达13500平方公里。而这一 地区人烟稠密,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粮棉生产基地之一, 又有武汉、沙市和江汉油田等重要城市和工业基地。
荆江大堤是江汉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己被列为国家确 保堤防。解放40年来多次加高加固,堤高一般比1954年最 高洪水位超高2米。堤身断面较之解放前扩大约1/3。从 1950一1989年,己安全渡过了40个伏秋大汛。
为了确保荆江大堤安全, 1952年开始在荆江南岸兴建荆江分洪工程,总面积921平方公里,有效库容54亿立方米。 1954年,长江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刚刚建成的荆江分洪区三次开闸分洪,对避免荆江大堤溃决,保卫武汉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分洪区内的人口已由解放初期的17万增加到近50万,这对荆江分洪区的再度启用已造成极大困难。
46. 滞洪区的建设怎样才能符合防洪要求?
滞洪区的建设,必须在江河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规划布局。目前我国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汛期防洪季节主要靠堤防保护,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一般只有10到20年一遇, 少数可以达到四五十年到百年一遇。一旦江河发生特大洪水,为了顾全大局,牺牲局部,采取有准备、有计划的分、 蓄、滞洪措施,确保重点城镇;工矿或农业生产的安全,把洪灾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必要的。于是在靠近被保护的堤段,选择滞洪容积大、淹没损失小、建设费用少的低洼地带做为滞洪区,在防洪工程中叫做分(蓄、滞)洪工程。分(蓄、滞)洪工程选点以后,要在适当地点经过修建引洪道和进洪闸(或分洪闸),有的地方如无滞洪蓄洪地点, 就开辟新河直接分洪入海,或分洪到别的河流,借以削减洪峰,降低洪水位,达到保证防护区安全的目的。我国的荆江分洪工程就是为了保护荆江大堤的安全而建设的。
另外,在蓄、滞洪区内,还要建设救生平台或躲水楼。 蓄、滞洪区内的人民在必要时可以到救生平台或躲水楼上避水。要做到措施落实可靠,同时力,强宣传,使蓄、滞洪区内的人民,人人都知道当洪水来临时,如何撤退及撤到什么地方去躲水。
47. 40年来黄河防洪建设成就主要有哪些?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床里,在下游形成一条高出两岸地面3至5米的地上悬河。主要依靠黄河大堤保护两岸群众的安全,建国后先后3次加高、加固黄河大堤,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滞洪区,修建齐河、 垦利展宽工程,共做了10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大型水库,有效地减轻上游沿河两岸的洪水灾害,对减轻下游洪水威胁起一定作用。中游建成三门峡、陆浑和正在建设的故县等大型水库。初步建成一个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依靠防洪工程和沿河广大军民抗洪抢险斗争,取得了连续4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成就,改变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二决口的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平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和社 会安定。据初步估计40年来,黄河中游减少洪水淹没损失约500亿元。黄河减灾效益在我国七大江河中居首位。
48. 长江防洪体系有那些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防洪的重点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和上游四川盆地。它的防洪体系主要由河道堤防、分蓄洪区、水库和非工程防洪措施等组成。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解放后首先进行了堤防的整理改造,加固加高。并对河道进行整治,主要是下荆江河道系统 截弯取直,扩大了河道泄洪能力。到1984年,累计完成了 土石方30余亿立方米、其中石方约6500万立方米。形成了总长约30000公里的堤防体系(其中长江干堤约3600公里),目前长江中下游单靠堤防河道的安全泄量为:荆江河段枝城约6000-8000秒立米;城陵矾附近约60000秒立米;汉口约70000秒立米;湖口以下约75000秒立米,约合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兴建和安排了38处分蓄洪工程, 有效容量500多亿立米。当洪水超过河道安全泄量时,荆江段利用荆江分洪区,再加大力防守,可通过80000秒立米, 从而将防洪标准从1O年提高到40年一遇标准;在支流上修建了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105座和一大批中小型水库,对于调蓄洪水,减轻水库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起到了一定作用; 基本建成了水文预报、通讯系统;部分分蓄洪区进行了安全建设和制定管理办法等非工程防洪措施。遇超过安全泄量的洪水,可争取主动,减轻洪灾。
在四川盆地主要江河上兴建浆砌卵石堤防870公里,保护耕地200万亩,人口200余万人,城镇110个,实际防洪能力为5一10年一遇洪水。在一些小河还修建了总长约 2300公里的小型堤防。为保护河心洲坝上居民的安全,己 建成217个救生台,总面积7.3万平方米,可临时保护10万人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加强了江河管理,对66个防洪重点城镇河段开展了划定"三线"警戒水位线、保证水位线和管理范围线)的工作,作为非防洪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49. 什么叫洪水风险图,如何编制?
洪灾损失不仅与淹没范围有关,而且与洪水演进路线, 到达时间,淹没水深及流速大小等有关。洪水风险图就是对 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的上述过程特征进行预测,标示洪泛区内各处受洪水灾害的危险程度。根据该图并结合泛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做到:①合理制定洪泛区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在风险大的区域出现人口与资产的过度集中;② 合理制定防洪指挥方案,避免临危出乱;③合理确定需要避 难的对象,避难的目的地及路线;④合理评价各项防洪措施 的经济效益;⑤合理确定不同风险区域的不同防护标准;合理估计洪灾损失,为防洪保险提供依据。
编制洪水风险图方法有3种:①历史洪水调查;②洪水演进的水力学模型试验;③利用计算机对洪泛区洪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历史洪水调查主要靠查阅文献史料,走访当事人与现场洪痕查访。这显然是必要的,但不易得到完整而定量的结论。
水力学模型可以得出较直观的结果,但受模型率及投资,周期等条件限制,不可能大面积推广
随着大容量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对泛区洪水的数值模拟及预狈嫩术取得了迅速进展,其方法是将地形高程,城镇分布,河道、堤防、公路、铁路、桥梁等各种阻水建筑物的位置、走向等自然地理信息与降雨洪水等水文信息输入计算机,模拟洪水在泛区的演进及堤坝溃决等情况。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自行开发的二维不恒定流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应用于永定河泛区、小清河泛区、辽河流域、黄河北金堤分滞洪区、沈阳市等地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这一技术正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
50. 洪水灾害会造成哪些损失?
一次洪水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常说,某次水灾损失多少,这些经济损失包括那些内容?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
一般水灾的经济损失包括以下一些:
(1)农业损失,洪水冲毁农作物,或使农作物受淹浸,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另外,洪水带来的泥沙压毁作物;堆积在田间,使土质恶化,造成连续多年减收减产。一般洪水范围广阔,使农业生产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
(2)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损失。洪水冲塌房屋,居民财产被洪水吞没,无家可归,个人受灾,也给国家增加了负担。
(3)工矿企事业财产损失。由于水灾使工厂。机关的财产、设备被洪水吞没或者造成工厂停产、机关停业等损失。
(4)洪水冲断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等使运输中断造成设 施破坏损失。另一方面,还使运输、电力部门停止营业,造成损失。
(5)水利设施破坏损失。洪水灾害往往是由于水利设施的 破坏而引起的,如大坝溃决、堤防溃决等。 另外,洪水还冲 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也造成很大的破坏。
除此以外,洪水还可造成林业及其他的一些间接经济损失。一次洪灾,不是每一种损失都产生。洪灾损奉目前没有精确的统计方法,一般是把各类损失进行估计后相加。
51. 如何评价洪水的灾度?
洪水的灾度指洪水对人的安全,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进步基础的危害程度,可从3个层次给予评价。
第一层次:洪水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大小,可用洪水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我国每年的洪水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美国这一比例在0.1%以下。可见我国洪水在第一层次上的灾度很高。 如将比例为0.1%作为可接受的洪水灾度,则我国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层次:在所有突发性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的大小。 由于洪水比其他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影响范围广,所以其灾度较高,占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以上,为诸灾损失之首。
第三层次:特定一场洪水或某一区域洪水的衡量指标,都部分地表示了这场洪水的灾度,其中包括洪水大小,洪水历时,淹没范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灾后负效应等。
洪水的灾度还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防洪设施,管理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关。
52. 地震会引起水灾吗?
地震灾害是由于地壳震动或地壳断裂运动引起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毁坏,还可能产生火灾、水灾、滑坡和泥石流、 危险品(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细菌等)的泄漏、海啸等次生灾害。有时一些次生灾害可能比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还要大。例如1933年四川迭溪地震,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在蜗江中形成两道天然水坝和四个湖泊。8月地震时死亡500 余人,而10月间由于大海子坝体在水流作用下垮坝,溃坝水头高达20丈,茂县、坟川、灌县共因洪水死亡2万多人。洪水将都江堰渠首工程摧毁。减轻地震次生水灾也有很好的先例。例如1975年2月4日在辽宁省海城发生了一次 7.3级地震,但由于震前地震部门提出了较明确的临震预报意见,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应急防震措施,大大减轻了这次地震灾害的损失。又例如1959年我国集中一部分有关的科技人员,对新丰江水库地区的地震活动及地震地质工作进行了研究,作出了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估计。有关方面根据这个估计对新丰江水库大坝按八度要求进行了抗震加固。 1962年3月19日这个地区发生了6.1级地震,大坝抗住了地震,取得了抗御地震灾害的效果。
53. 降水大多和太少就是水旱灾害吗?
灾害总是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无论降水多少,都不会造成水旱灾害。在人口密度和产 业结构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地区,可以较少出现水旱灾害。 当然由于气候的突变,也会出瑰水旱灾害,但危害不会太大。而在人口密度高,产业结构与自然不相适应的地区,一旦降水大多;一般都会发生水灾,降水太少,一般都会发生旱灾,而且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我国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旱灾水灾几乎年年都在一部分地区发生。
降水过多和过少是发生水旱灾害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是否发生灾害还决定于人类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大 小。对于洪水,我们可以修筑水库拦蓄,修筑堤防约束,只有洪水超过防御标准时,才会发生水灾;而对于涝灾和旱灾,人们可以依靠机电排灌站向江河排出多余的水或向农田补充灌水,也只有当积涝和干旱超过人们抗御的能力时才会发生涝灾或旱灾。建国以来,在江河上修建了各种水库8万3千多座,大大提高了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整修和新建堤防20多万公里,以及其他工程设施,对洪水起到有力的控制作用。同时还兴建了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528O处,兴建了机电排灌站总功率达8000万马力,对于抗御旱涝灾害也是重要的手段。
54. 什么叫水土保持,怎样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水土保持耕作法。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美国、苏联等国还广泛采用覆盖耕作、兔耕法和少耕法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都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大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 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 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 根据所在位置和作用,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 护岸工程3大类。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水土保持工作对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干旱和风沙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55. 超采地下水有什么危害?
开发地下水,在我国许多地区是开源抗旱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 人们对地下水寄予更多的希望。然而就在各种现代化手段被 用来提取地下水时,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多种人为灾害却不期而至了。
所谓超采地下水是指地下水开采量长期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地下水位进入非稳定性恶性下降的情况,它会引起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1)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如北京东郊约600平方公里的区域累计沉降量达550多毫米。这不仅导致高层建筑的倾 斜,而且加重了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的负担。
(2)在沿海地区超采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淡水与海水的压力平衡,使海水内侵,造成机井报废,人畜饮水困难,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质恶化等。
(3)在岩溶区开采地下水过量会造成地表塌陷,引起房屋开裂倒塌。地下管道弯裂,中断交通与电力供应等一系列灾难。
(4)改变自然景观。北京地区多处历史名泉已因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而枯竭。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沙漠中有600万亩绿洲,其中有百万亩良田,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已使良田周围靠地下水涵养的草场出现枯死现象,长此以往绿洲还能在沙漠中长存吗?
另外超采地下水还可能加重地震灾害。 一项本是减灾的措施,运用不当竟给人类带来如此多的灾难,甚至威胁到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人类再也不能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了。
56. 水资源开发和防洪有矛盾怎么办?
我国历史上洪水灾害极为频繁,根据史籍记载, 2000多年来,有史可考的较大洪水灾害共计1000多次,平均每 2年一次,给国计民生造成极大损失。因此,防洪问题始终 是国家大计,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 展,各项与水有关的综合利用事业竞相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和各项兴利事业从总体上说利益是一致的,没有防洪的安全,各项综合利用事业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在防洪总体安排的前题下,实行防洪与兴利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当在流域综合规划当中体现。其次在骨干枢纽工程,特别是在大型水库的建设和管理运用中得到体现。以防洪为主的水库,应当综合考虑各项兴利事业的需要,把拦蓄的大量洪水转化为可以提供利用的水,并且按照灌溉、供水、水运、水力发电、渔业等方面的需要,适时调节径流, 以服务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发电,灌溉、供水为主的水库,也必须根据防洪的总体安排,承担一定的防洪任务。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涉及到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防洪、治涝: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水运、水力发电、水产渔业、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水事关系。处理这些水事关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这个系统总体的合理性,也要照顾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57. 水质污染的类型有几种?有什么危害?
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成,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有4种类型:
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人天然水体后引起的嗅觉、 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
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 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
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人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人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
水污染的危害有3个方面:
(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 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
(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 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58. 水法对防止水污染有何规定?
水污染危害工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破坏鱼类的生存条件,使水利变为水害,加重了水资源的危机,为此在《水法》第六条中规定:"各单位应当加强水 、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 :《水法》的规定,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对水污染防治有下列主要规定:
(1)《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环保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水利部门结合自己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环保部门的工作侧重点放在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水行政部门的工作侧重点放在江河 水质保护。二者相辅相成,密切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实效。
(2)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方面,对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 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 价,规定防治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建设项目在实施 · 时,必须贯彻主体工程与污染防止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水污染防治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 合格,工程不能投产。
(3)对于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章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 《水污染防治法》还规定了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和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作为控制水污染的经济手段。在水污染的监督管理中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部门,按照自己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4)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 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治理,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当搬迁。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当经过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同意。
(5)建立和健全水污染监测体系。环保部门以环境监测站为主体。水利部门以水文测验站为主体,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水污染监测系统,为水污染防治规划。治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9. 水法对防汛抗洪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38条至第43条,对防汛与 抗洪都有明确的规定。第3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第39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防汛抗洪工作。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第40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规划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 原则,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确定防洪标准和措施,全国主要江河的防御洪水方案,由中央防汛指挥机构制定,报国务院 批准。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或者制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第41条规定在防洪河道和滞洪区、蓄洪区内, 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第42条规定按照天然流势或者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或者按照批准的运行方案下泄的洪水、涝水,下游地区不得设障阻水或者缩小河道的过水能力;上游地区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第43条规定在汛情紧急的情况下,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根据经批准的分洪、滞洪方案,采取分洪、 滞洪措施。采取分洪、滞洪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必须报经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事先通知有关地区。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对所管辖的滞洪区、蓄洪区内有关居民的安全、转移、生活、生产、善后恢复、损失补偿等事项,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
60. 为什么要禁止围湖垦田?
在平原地区湖泊分两种,一种是与江河相通,俗称外湖;一种是低洼地区容纳周边高地的雨水形成的湖泊,俗称内湖,它不与江河相通,只积蓄涝水。在自然情况下,无论外湖或内湖,春季游面就小一些,夏季湖面就大些;丰水年湖面则大,枯水年湖面则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可以有计划的少量开发利用湖泊周边淤积地带。 但目前我国平原地区的湖泊,已经围垦过度,它的调节滞蓄洪水和容纳涝水作用大大减少,井因而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必须禁止围垦。以洞庭湖为例:它是一个通江湖泊,1825年水面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最大容积约400亿立米,随 着人口的增加,陆续围垦成田,到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减为293亿立米,到目前湖面仅剩下2691平方公里,容积减为174亿立米。由于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降低,每年防汛非常紧张,有的年份还溃围淹地。1949-1983年35年中每年平均溃围淹地27万亩。近年来围垦内湖也已过多,如湖南省境内围垸, 60年代内湖面积尚有304万亩,为当时围垸面积的21.4%,而现在内湖面积仅剩下100万亩。占现有围垸面积的6.07%,因而内涝严重,1949 一1983年35年平均内涝成灾66万亩。可见无论从防洪和 排涝来讲,围湖垦田都己过度,今后都必须严加禁止。
61. 什么是盐碱灾害?如何防治?
盐碱灾害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我国的盐碱土大多分布在北方,主要有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内蒙的河套平原。宁夏的一些低洼地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的西部及滨海地区,总面积约1亿亩。 预防盐碱灾害,主要应从控制水着手,"盐随水来,盐随水去"。要使土壤不致盐碱化,一方面不让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方面是减少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升到地面蒸发。具体措施有(1)适时适量灌溉;(2)减少渠道渗漏; (3)中耕松土,切断毛细管孔隙。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62. 历史上水灾救济方法有哪些?
中国历代对水灾救济方法有以下3种:
(1)预防:主要是实行重农、仓储政策,进行水利建设, 治水除害。
(2)救济:救济方法大致有赈济、调粟、养恤三类。赈济又分赈济粮食和金钱。赈济形式又分单纯救济和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盛行于近代,一般当遭受水灾后,即组织受灾群 众,参加堵口复堤、疏浚河流等工程,让灾民有所收入,不致流离失所,同时也修了工程。为恢复生产创造了条件。调 粟,分移民至丰收地区和从丰收地区调拨粮食到灾区等办法。养恤,是临时紧急救济办法。历代最常用的有施粥和补 贴建房等。
(3)善后:灾后,为恢复生产,多实行安辑、嗌缓、放贷和节约四项办法。安辑是动员、组织灾民回乡生产;嗌缓是对灾区减免赋税、劳役和停止或缓征灾民应交的银、粮;放贷主要是贷给灾民种子、口粮、耕牛等;节约是历代灾后为节约粮食,而禁止用米酿酒,紧缩政府开支,用节约出来的银、粮支援灾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救灾实行"以防为 主,防救相结合"的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以生产自救为主,国家救济为辅,同时动员全国人民在生活物质上支援灾区,作好救灾工作。水灾救济方法大致如下:
(1)首先抢救人民生命、牲畜和粮食、物资、财物,以减 轻灾害损失。
(2)安排灾民生活。通过国家的扶持和救济,解决灾民自己不能克服的生活困难,保证灾民有吃、有住、有穿,还要及时治疗伤员和控制传染疫病,帮助修复和重建倒塌、损坏 的房屋,安排灾民生活。
(3)开展生产自救。在农村,主要是发动群众良己动手, 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补种改种、增加施肥,尽量弥补和挽回 损失。根据已有条件,多方开展农副业生产,增加收入;对城镇和工矿企业,要清理现场,修复厂房;安装机器,争取 尽快恢复生产。
4.减兔灾区税收。国家对灾区实行减免农业税、征购粮和延期归还农贷等政策,国家银行还向灾区投放大量的无息贷款,帮助灾区发展经济。
63. 什么是水灾和保险?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防治水灾虽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业,但根除是困难的,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人类在与水灾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丰富经验,而在非工程措施中,属于灾害发生,以后的善后施救与赔补工作的,就从属于社会救灾和社会。(水灾)保险两大项内。
保险,是利用社会力量分摊风险,并利用保险的自我发展和积累:开展施救与补偿,从而为国家财政分担一部分不可预料的风险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即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国家统一经营。在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保险条款中规定:对洪水、海啸、冰凌、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属于保险业务范围,凡参加保险者(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按财产拥有状况和所在地区受水威胁的危险程度建立保险合同或契约,定期交纳保险费。保险费由保险公司集中起 来设立保险基金。当投保单位或个人财产遭受水灾损失后,保险公司就用基金按照保险合同支付其赔偿费。实行洪水保险比较早的是美国,目前不仅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实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试行,自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新恢复业务以来,在1981年四川洪水, 1982年武汉水灾, 1983年陕西安康洪水和1985、 1986年辽宁水灾等多起较大的理赔活动中都崭露了它的优越功能和作用。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特点,正在完善有关规定,逐步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