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有效质量数不够
superbee
superbee Lv.3
2010年10月09日 13:53:42
只看楼主

一层单跨框架结构,一边悬挑。在PKPM里建了两个标准层,基础建了一层高1.515m,地面一层高3.3m设了6个振型,一层悬挑部分在‘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显示有局部振动,一层下数第三跨在第6振型中主要有横向局部振动主梁高650mm和600mm,柱450mm宽,设有封边梁。框架结构有效质量数不够90%噢,地下室层数没设1,但是如果两层都是地上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请高手解决!

一层单跨框架结构,一边悬挑。
在PKPM里建了两个标准层,基础建了一层高1.515m,地面一层高3.3m
设了6个振型,一层悬挑部分在‘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显示有局部振动,一层下数第三跨在第6振型中主要有横向局部振动
主梁高650mm和600mm,柱450mm宽,设有封边梁。
框架结构有效质量数不够90%
噢,地下室层数没设1,但是如果两层都是地上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请高手解决!

000.jpg

免费打赏
liaoxiaojunming
2010年10月11日 10:27:55
12楼
同意6楼的意见。建议尽量避免短柱。应为它不合理。
回复
河洛图书
2010年10月11日 10:31:51
13楼
以讹传讹的有,让人愕然,工程经过审图,交流很多很广,有它的好处,但混淆是非的观点也慢慢生了出来,曾经有审图公司的老工程师,让某个独立基础工程加入基础梁计算,经交涉,取消这个要求。

也有审图公司对某普通结构(无大跨)要求以裂缝为控制条件进行梁配筋。产生这样的问题,本人认为有设计者以PKPM计算结果由程序生成配筋施工图,程序对裂缝控制很到位,审图人结果学得一招,于是要求后续工程审图提这条。等等还有。


“1) 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又较深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位移”。
先看清楚前提,对深基础,这个图集有没有明确说是超过多深,至少应说明基础拉梁下柱净高于柱截面高度的关系。本人没有碰到过独基作到很深的情况,但若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法是,室外地面至冻土层深度的地方为嵌固点,或以地沟下500为嵌固点。
回复
matt126
2010年10月11日 11:03:15
14楼
新手学习 获益匪浅。。。。
回复
温员外
2010年10月11日 12:47:50
15楼
加大阵型即可。
至于基础梁,我个人认为不要建入模型为好,底层柱子反弯点高度在1/3处,其余大致在1/2,弯矩相差很大。
回复
king2597758
2010年10月11日 13:16:44
16楼
受益了,谢谢。
回复
wsry988
2010年10月11日 13:49:36
17楼
我传给大家看的只是图集中的一个内容,还不敢以讹传讹的去瞎说,说事情要有理有据,讲问题应该尽量做到有依有据,请大家讨论时应仔细看一下条文再说话,条文中指出的是解决当设有基础梁层时该如何计算分析的方式方法,并请注意:配筋结果是要求,框架梁(含拉梁)和柱的最终配筋取两次计算结果的较大值,也就是原结构算一次,增加基梁层时再算一次,并取其配筋包络结果。这样做是取其结构在最不利情况下的内力值进行最终配筋从而保障结构安全,这是很有道理的。请不要误解为仅仅是取有基梁模型的结果或是无基梁层模型的结果。
至于图集说的对不对,是否接受的了,各有各的理解我不想妄加评论,我只知道能出图集的专家毕竟是有制定规则的水平,我的水平只是属于执行规则一类的人。当然了,我也不否认图集上经常会有些印刷或排版错误,但原则性的错误,恕我水平太低我还真没见到过。
话说回来,基础梁加设后振型变多这是符合结构实际的受力表现,不能因为这超出以往的理解观念而无视基梁对结构的影响,若是实际中设有基梁层,计算时却又不考虑其影响,这本身就不正确了,参数算的再好看,结果再怎么符合规范,模型却不符合实际又有什么用。
至于在实际设计中是否要设置基梁层,或当要设置基梁层该如何用一些方式方法避免或考虑因形成短柱等对建筑本身的影响那是设计人员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该注意把握和处理的事了,这本身和图集对这问题所定的条款无关。

[ 本帖最后由 wsry988 于 2010-10-11 13:53 编辑 ]
回复
yang6000
2010年10月11日 14:13:01
18楼
17楼也是高手,不解释,我也受教了
回复
yang6000
2010年10月11日 14:15:23
19楼
你说的是上部结构按无基梁层计算,
基础梁计算时另外复制个模型,多加基梁标注层设计吗?
回复
wsry988
2010年10月11日 23:51:21
20楼
回复楼上:
按条文理解应该就是取两种模型的各自整体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设计,所以当然要建两个模型再做比较。并不是一个只算上部,另一个只算基梁。当然我们设计时一般只要重点关注两个模型的第一层的柱及第一层的楼面框梁的内力比较,因为按经验来说有无基梁层是对与其相关的第一层的柱梁的内力影响较大。还要注意的是设基梁层的模型宜设置为没什么嵌固作用的地下室层来计算比较适宜,因为这样可以正确计算风载及一些相关的内力调整措施。

若用PKPM计算,多层框架结构设置拉梁在基础顶面以上时,应定义拉梁层楼板全房间开洞,并采用弹性楼板总刚分析;整体计算时也不能遗漏拉梁上可能存在的填充墙等荷载。

另外说一下关于振型多的问题,结构层多了自然所需计算的振型就会多,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例如错层,或采用弹性板模型计算时所需要计算的振型就会更多这是正常现象。对于低烈度区几层的小结构一般地震效应都不会很大,也无需太过拘究。

题外话:对于PKPM来说一般还只计算规范所要求的两个平动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而用GSSAP计算时会考虑三个方向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此时所需的振型数会更多的惊人了,若了解了这些就根本不会对振型多而感到大惊小怪了。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另一个介绍广厦SAP的贴子,上面有这方面的资料。
以上所说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wsry988 于 2010-10-12 12:33 编辑 ]
回复
superbee
2010年10月12日 15:29:04
21楼
结构版主说的真全面,到位!十分感谢!您引发了我新的问题:victory:
1.拉梁按一层输入是总工要求,我觉得可能是为了计算拉梁配筋。
2.一层在PMCAD输入时,所有楼板都是全房间开洞。
3.嵌固端在PKPM程序里面有什么影响?PKPM怎么识别嵌固端?
4.你说的“拉梁层输入计算,无端降低底层抗震性能”是什么原因?是没有地下室比有地下室嵌固更好的原因么?
5.最后说的超短柱问题:超短柱刚度很大,那么抵抗地震力的构件基本都是由超短柱承担么?
谢谢你能全面细致的解决这些问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