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晒我的考证之路
willy2003
willy2003 Lv.3
2010年10月21日 11:11:42
只看楼主

也晒我的考证之路 PDCA(Plan-Do-Check-Act)1. Plan 09年刚好够年限考注册,因为深刻认识到注册证对于工程师的重要性,所以过完年我就着手准备。先在各个专业论坛上搜集一些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总结性的资料,对于注册考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一些比较常用的规范,选择的是单行本,这样有个好处,轻巧方便,易于查找,考试时节约时间。而且有条文说明,对于理解规范,复习挺有帮助的。平时复习时也可以把一些容易犯错的雷区标注在空白处。对于那些比较偏门,但大纲有要求的规范,直接买一合订本就行了,做为公认的考试复习用书,施岚青的应试指南自然必不可少,尽管有不少错误。还有,给自己买一个得心应手的计算器,因为经常有人在考试时按错计算器的事情发生。

也晒我的考证之路
PDCA(Plan-Do-Check-Act)

1. Plan
09年刚好够年限考注册,因为深刻认识到注册证对于工程师的重要性,所以过完年我就着手准备。先在各个专业论坛上搜集一些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总结性的资料,对于注册考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对于一些比较常用的规范,选择的是单行本,这样有个好处,轻巧方便,易于查找,考试时节约时间。而且有条文说明,对于理解规范,复习挺有帮助的。平时复习时也可以把一些容易犯错的雷区标注在空白处。对于那些比较偏门,但大纲有要求的规范,直接买一合订本就行了,做为公认的考试复习用书,施岚青的应试指南自然必不可少,尽管有不少错误。还有,给自己买一个得心应手的计算器,因为经常有人在考试时按错计算器的事情发生。
复习考试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对精力和耐力是个严峻的考验。十几年的应该教育经验,告诉我复习时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三四个月左右就好了,一旦投入复习就得一鼓作气,坚持到考试最后一刻。

2. Do
第一轮:结合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把施书快速扫一遍,每天给自己一定的指标,50-100页的样子,这样三十天左右就可以把施书看完,因为白天还要上班,所以只能集中在晚上看,那会儿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没退去,僧多粥少,一下班就赶紧奔回家,从8:30开始看,直到把当天的任务完成,才睡去。第一轮挺难熬的,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时刻催眠着疲惫不堪的神经,浑浑噩噩,基本上复习的质量也不高,囫囵吞枣,只是对规范体系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轮:还是施书,这次就开始边看边做题了,先解答捂住自己把大致过程写一下,不用去具体计算,按荷载,混凝土,钢结构,砌体,高规结合抗规的顺序来看(桥梁留到考前一个月有剩余时间再看),大概也是二、三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两轮下来,对规范和考试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复习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
3. Check
接下来该做题了,考试终究是考试,不做题很难保证复习质量。赵赤云的《考前三十天冲刺》口碑还不错,用的是08年的,买不到书,我就把每天打一份,大概40左右题,带回家做。刚开始也是很不适应,错的很多,进度也很慢,很受打击。
4. Act
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题目中出题者的意图把握不准确,落入陷阱。题目中的陷阱多出现在规范条文中的小字附注、条文说明。所以一遍题全做下来,基本上书上80%-90%的陷阱都能弄清楚。做完题要及时总结,把容易出错的地方标识出来,同样的错误避免再犯。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跟同学朋友交流。
三十天题做完就快九月份了,把规范又全面看了一下,花了十来天。考前的三四个周末跑到市图书馆去坐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模考时的成绩60多分,这些题目里有不少似曾相识,成绩还是有一些水分,但这样却让我信心满满,基本上能做到洞察陷阱,会做的保证不做错。
对于桥梁,我把大纲要求的所有桥梁规范都收集齐了,因为我发现这一部分基本上就是考规范点,有时间还是可以翻到答案的,就是不复习,八道题也基本上能得5-6分,对于主业建筑结构的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5. Exam
2009年9月20日,考试如期举行,早上题目的计算量比较大,再加上有点压力和紧张,考得很不理想,很难过,原来满满的自信心也消蚀殆尽,下午发挥的还可以,做了三十多题。考试真是种折磨,八小时过后,一身的疲惫,连讨论问题的力量都没有了。
考完了感觉很不好,主要是早上发挥比较差,不顺畅。现在回头想想,主要还是对节奏把握的不好,刚开始时,步骤和依据写得太详细了,在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上浪费了太多时间,结果到后面计算量比较大的钢结构,混凝土题目,时间就紧张了,越紧张,越算错,阵脚大乱,影响了发挥。下午及时调整了一下,但多少还是受到了早上发挥不好的影响,不过庆幸的是,当时没有放弃,坚持到了最后。
最后的成绩说明了,考试时还是得靠提高准确率,必竟是资格考试,及格就行,不必要求把全部的题目都做完。
6. Acknowledgement
考证路上,非常感谢有XX,XX和XX他们一路同行,彼此加油鼓劲,相互交流,坚持到底,非常感谢家人,同事,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7. To be continue
考证能集中精力高效地把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的理论做一个系统的学习,对之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尽管一个证并不代表太多个人能力。证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好的工程师是从实际工程中磨练出来的,不是考出来的,所以对于自己,前面的路仍然很长。。。。。。
免费打赏
hanjie2891
2010年10月22日 13:04:30
12楼
施书两遍都用一个月看完,还是仅用疲惫的晚上时间,不到半年拿证,楼主专业基本功太强了,如果不是,只有两个可能了,第一,瞎吹;第二,仅作未来计划而已,而且没有实施过
回复
willy2003
2010年10月22日 13:30:16
13楼

这倒没有必要吹牛,看施书,战线还是不要拉得太长,越长,前面看了,一两个月后就忘了。
越短,晚上看,第二天早上再跑马观花翻一遍,反复记忆,自然就清楚。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学习见解。
回复
king789star
2010年10月22日 13:38:52
14楼
保持激情,无私奉献
回复
kenyand
2010年10月22日 16:38:49
15楼
考前的三四个周末跑到市图书馆去坐模拟题和历年真题。?
楼主在设计院么?周末都不用加班啊。
回复
willy2003
2010年10月22日 18:03:02
16楼

在设计院啊,09年没什么项目,周末基本上不用加班
回复
fafbff
2010年10月22日 18:33:15
17楼
楼主对复习用书点评一下。哪些好书推荐一下吧。
回复
willy2003
2010年10月22日 18:49:28
18楼

施书,虽然错误不少,但起先复习时对规范的理解还是很好的
还有朱炳寅的书,和《****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建筑结构新规范系列培训读本)还是不错的
对于一些错误可以上网,或是查找参考书,或是找考友一起讨论
回复
chenjjhhu
2010年10月22日 19:00:52
19楼
向楼主学习:handshake
回复
chenjjhhu
2010年10月22日 19:00:52
20楼
向楼主学习:handshake
回复
cpcw2008
2010年10月22日 21:30:42
21楼
楼主写得不错,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