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嵌固问题!
xingtai83
xingtai83 Lv.3
2010年11月27日 11:38:05
只看楼主

1、地下室顶是否为嵌固端,采用那种层间刚度比计算?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建立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采用剪切刚度时M值取多少?此时的M与弹簧刚度法的M有何不同?有的资料所提到的弹簧刚度在satwe里哪有选择?2、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端的话,程序结算结果是不是会自动调整各层的配筋及位移数据?(就是出图配筋与数据的计算结果) 要不只知道了一个地下室是或者不是嵌固对结算结果有什么影响啊!程序是不是自动调节了计算结果?

1、地下室顶是否为嵌固端,采用那种层间刚度比计算?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建立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采用剪切刚度时M值取多少?此时的M与弹簧刚度法的M有何不同?有的资料所提到的弹簧刚度在satwe里哪有选择?
2、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端的话,程序结算结果是不是会自动调整各层的配筋及位移数据?(就是出图配筋与数据的计算结果)
要不只知道了一个地下室是或者不是嵌固对结算结果有什么影响啊!程序是不是自动调节了计算结果?
3、计算出图的时候采用的哪种层刚度比?是否结构形式不同采用的层刚度比不同?(最好注明下何种结构形成采用哪种层刚度比)

此问题困扰了小弟很久了,查资料又各有不同~!
感谢前辈解答!
免费打赏
xingtai83
2010年11月27日 13:42:13
2楼
来人说说吧~!
回复
lypnjtu
2010年11月27日 14:36:47
3楼
1.剪切刚度,你先把剪切刚度搞清楚,GA/H,和m没关系。
2.若为嵌固端,上部一般从顶板分开来做。
3.计算配筋时用第三种刚度比,即抗规上的方法
回复
xingtai83
2010年11月27日 15:13:57
4楼

我说的m其实是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回复
tianshi1988
2010年11月28日 11:28:38
5楼
(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⑴规范要求:《抗震规范》第3.4.2和3.4.3条及《高规》第4.4.2条均规定: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上部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⑵计算公式:Ki=Vi/Δui
  ⑶应用范围:
  ①可用于执行《抗震规范》第3.4.2和3.4.3条及《高规》第4.4.2条规定的工程刚度比计算。
  ②可用于判断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⑴规范要求:
  ①《高规》第E.0.1条规定:底部大空间为一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γ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2.计算公式见《高规》151页。
  ②《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其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按照条文说明可以采用剪切刚度。计算公式见《抗震规范》253页。
  ⑵SATWE软件所提供的计算方法为《抗震规范》提供的方法。
  ⑶应用范围:可用于执行《高规》第E.0.1条和《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的工程的刚度比的计算。
  (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⑴规范要求:
  ①《高规》第E.0.2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大于一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可采用图E所示的计算模型按公式(E.0.2)计算。γe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e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γe不应大于1.3.计算公式见《高规》151页。
  ②《高规》第E.0.2条还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60%。
  ⑵SATWE软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高位侧移刚度的简化计算
  ⑶应用范围:可用于执行《高规》第E.0.2条规定的工程的刚度比的计算。
回复
xiaoyull07
2010年11月28日 12:30:38
6楼
1.在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端时应采用剪切刚度比,在《抗震规范》第6.1.14条的条文说明中已经说清楚了。(这一点2010版和2001版相同,没有变化),另外,在Satwe总信息里的M值此时应取0,否则计算结果无法准确判断上下层刚度比。判断完嵌固端后计算配筋时,M值可取3~5 。
2.关于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端对结构设计的影响,从道理上说,如果地下室顶板是嵌固端,则地震作用对地下一层的墙柱没有影响,仅按构造要求做就行。如果地下室顶板不是嵌固端,则地震作用影响到地下一层的墙柱,底层墙柱的塑性铰区应从地下一层开始计算,即底部加强区要再向下延伸。至于satwe程序的计算结果是否一定是自动调整配筋等和调整后的结果是否合理则不一定。因此,当地下室顶板不是嵌固端时,一般要计算两次,按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和不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分别计算,取其包络值进行设计。这样较为稳妥。
3.关于satwe程序中3种刚度比的应用,除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嵌固端时用剪切刚度外,一般结构都可以用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计算。只有遇到有转换层的结构时可能用到全部3种刚度分别计算,比较麻烦。具体要求见《高规》附录E。其中《高规》第E.0.1条规定指的是剪切刚度;《高规》第E.0.2条规定指的是剪弯刚度,;《高规》第E.0.2条最后一句话中的楼层侧向刚度指的又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计算的刚度。
回复
xingtai83
2010年11月28日 22:01:50
7楼

在satwei总信息里的M值取0用剪切刚度计算嵌固位置,此时判断出来了,可为什么计算配筋时还要把M值该为3?不管嵌固位置在哪都得填3?那用剪切刚度来判断嵌固位置还有什么意义?
回复
xingtai83
2010年11月28日 22:03:08
8楼
“当地下室顶板不是嵌固端时,一般要计算两次,按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和不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分别计算,取其包络值进行设计。这样较为稳妥。”
怎么理解计算两次,一次模型有地下室,一次没有地下室?
回复
xingtai83
2010年11月29日 16:47:01
9楼
:lol :lol 楼上回答问题的朋友不在吗
回复
xiaoyull07
2010年11月29日 17:16:49
10楼
1.M填3是考虑实际存在的土的约束作用,如果室外土埋深很小可以填0.
2.判断嵌固位置时按规范要求是仅考虑结构本身的刚度,不能把土算进去,所以要填0.
3.至于算两次属于概念设计范畴,因satwe的计算在这里不是很清楚,所以可以把M值填大些算(如填10,20等),满足上下层刚度比大于2或3(自己定一个指标),此时认为是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处。当然,如果建2个模型就更准确了,不过太麻烦。
回复
ruguoni
2010年12月14日 14:20:09
11楼

呵呵,人家说的没错,就是这个m,它取值对剪切刚度比值没有影响,不信你可以用PKPM自己算了试试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