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板结构,梁先浇筑至板底,等先浇筑部分达到强度时,再浇筑砼板及剩下部分的梁体,这样施工规范是否应许,对梁的承载力影响有多大,有补救措施吗?
混凝土梁板结构,梁先浇筑至板底,等先浇筑部分达到强度时,再浇筑砼板及剩下部分的梁体,这样施工规范是否应许,对梁的承载力影响有多大,有补救措施吗?
2楼
不清楚施工规范是不是允许这么做。
但就规范所说的新旧混凝土界面必须凿毛洗净去浮浆,凿毛凿出的麻坑、凹槽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洗净需要压力水枪。
施工缝留在了梁中,无疑大大的加大的新旧混凝土接触界面,如果按规范执行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看着架势,估计是不处理直接浇筑了,就算要处理,这秘密麻麻的钢筋也很难处理。
从理论上来说,施工缝最好留着柱中反弯点处,但这个很难执行的。
所以留在梁底或梁板顶,这样不仅方便施工,按规范处理的工作量也小很多。
回复
3楼
还真么见过这种 浇筑方法,见识了嘿嘿ie
回复
4楼
还真么见过这种 浇筑方法,见识了:L :loveliness:
回复
5楼
没必要的嘛 直接梁板一起现浇就完了 干嘛这么麻烦呢
梁板分开浇筑多是因为砼标号不一致 但也不是这样的分开浇筑啊 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这种方法只要梁板标号不搞错 界面处理得当 对结构不会太大影响
但一定要按照施工规范操作
个人觉得这种工艺有待商榷
回复
6楼
没见过这种做法,在这里见识了
回复
7楼
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对的,施工缝是不能这样留的,梁的施工缝考虑在3分之一的地方及受力较小位置,
回复
8楼
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对。不过要说具体有多大影响,谁也说不上来。梁板一起浇注不就行了吗?干吗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回复
9楼
承载力直接打25折就行了。
回复
10楼
不用打折。
这样的作法其实是经过考虑的。
一般在建模时考虑了板对梁的刚度放大作用,使得梁分配得的弯矩比单独梁的大,配筋自然也就大了。
但是在画施工图时却把所配给“T”型梁的钢筋全放在了矩形梁里,引起实际矩形梁跟实际中的板再共同作用产生的“T”型梁受弯承载力偏大,从而违背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
所以楼主所示的做法是合理的。只要考虑好施工界面的处理就没事。
而且结构设计中板是可以和框架分离计算的。
回复
11楼
通过设计院出处理方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