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导师介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5:48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玉德 教授 顾保南 教授 谭复兴 教授 潘晓东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 李立寒 教授 (女)道路工程材料 严作人 副教授 杨新安 副教授 宫全美 副教授(女) 丁春林 副教授 陈雨人 副教授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玉德 教授
顾保南 教授
谭复兴 教授
潘晓东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
李立寒 教授 (女)道路工程材料

严作人 副教授
杨新安 副教授
宫全美 副教授(女)
丁春林 副教授
陈雨人 副教授
许凯 副教授

黄卫东 副研究员
叶奋 副研究员
薛明 高级工程师

博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志鸿 教授
孙立军 教授 道路设施管理系统、路面结构与路面材料
谈至明 教授
郭忠印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及材料
凌建明 教授 系主任
方守恩 教授
周顺华 教授
叶霞飞 教授
练松良 教授
王炳龙 教授
免费打赏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6:29
2楼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导师介绍
陈以一



陈以一,男,1955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天台县。

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9年,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任助教、讲师。其间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职学习4年。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学习。1991年至1994年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助手。1994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以后任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其间1995-1997年任钢结构教研室、研究室主任,1997年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至2005年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上海金属结构协会轻型钢结构专业技术委员会、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轻型钢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钢结构抗震和稳定。

1991-1994年间,参加日本文部省资助课题 “承受复杂荷载的钢框架稳定性研究”等4项研究,变动轴力作用下钢柱性能试验和数值分析的论文获日本建筑学会关东支部1992年度优秀论文奖,所编制结构静力与动力非线性分析程序Juliet和Romeo被收入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程序库。1995年以来,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基础性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参加上海市地方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轻型钢结构制作及安装验收规程》、国家推荐性标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的编制工作;结合工程实际主持或参与实施相关试验30余项,82m跨预应力张弦梁足尺试验等一批试验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体育场、上海大剧院、成都双流机场、广州体育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哈尔滨会展中心等重大钢结构工程。研究成果3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分别获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成果奖。

出版著作有:《钢结构基本原理》(合著)、《钢结构技术总览》(译著)等,主要论文有“3方向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6:42
3楼
陈世鸣

陈世鸣,男,1957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86年获浙江大学力学系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2年在英国Warick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得到英国国家奖学金(ORS)资助,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英国Warick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Ph.D)。1992年至1993年在英国Warick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陈世鸣教授1994年起担任上海城建学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并担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上海建设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陈世鸣教授主耍从事结构工程中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和结构抗震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留英期间,参加欧洲组合结构规(EUROCODE 4)的研究工作,其中关于连续组合梁失稳的研究成果被编入该规范。在国内曾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和上海市建委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等多项研究项目,曾获国家教委科学基金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主持编译 “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一著,主编上海市地方推荐标准 “Dramix 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工程技术规程。

在国内和国际有关杂志和学会上共发表论文40多篇。

2 研究领域
1)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2)纤维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3)结构抗震与结构检测、加固技术研究
4)结构工程试验技术和方法研究

3 部分研究论文
1)冷拔型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地面工程中的应用,陈世鸣,刘欣,建筑技术,Vol.32,No.9,2001年9期。
2)连续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力,陈世鸣,钢结构,Vol.16 No.4, 2001年,4期。
3)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建筑地坪试验研究,陈世鸣,刘欣,工业建筑,Vol.No7,2001年7期。
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温度变形缝与沉降控制,韩文龙,杜建修,陈世鸣,住宅科技,2001年4期。
5)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地基板荷载性能对比试验,周跃华,陈世鸣,结构工程师,2001年2期。
6)深基础水泥搅拌桩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张莉华,陈世鸣,住宅科技,1998年4期。
7)钢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纵向抗剪分析,孙荣华,陈世鸣,华东工业大学学报,Vol.19,No.3,1997年3期。
8)连续组合梁侧向失稳的弹性地基压杆稳定解,陈世鸣,工业建筑,Vol.27,No.2,1997年2期。
9)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特性,王明忠,陈世鸣,工业建筑,Vol.27,No.1, 1997年1期。
10)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相关屈曲失稳,陈世鸣,工程力学,1997年。
11)影响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几个因素,陈世鸣,结构工程师,1997年。
12)Lateral buckling of discrete Inverted U-frame composite Plate girders,
Chen,S.and Sun R., New Development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ies and Practices, China Architectural and Building Press, 1996.
13)钢-砼连续组合梁桥的局部失稳,陈世鸣,工程力学,1996年。
14)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局部失稳,陈世鸣,建筑结构学报,Vol.16,No.6,1995年6期。
15)加肋腹板连续组合梁的侧向失稳与U效应,陈世鸣,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1996年,上海。
16)深基础支护体系圈梁的弹性支撑效应,陈世鸣,软土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新世纪大厦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分析,刘万海,陈世鸣,软土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连续组合梁的形变侧向失稳,陈世鸣,工程力学,1995年。
19)现存建筑结构可靠度评估,陈世鸣,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4年1期。
20)粘贴钢板加固技术和粘贴组合效应研究,陈世鸣,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4年1期。
21)Stability of continuous composite plate girders with U-frame action,
Johnson,R.P., Chen, S., Proc. Instn Civ. Engrs Structs&Bldgs, 1993, 99,
May, 187-197.
22)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discrete U-frame actions in composite plate
girders, Johnson,R.P., Chen, S., Proc. Instn Civ. Engrs Structs&Bldgs,
1993, 99, May, 199-209.
23)Local buckling and moment redistribution in Class 2 composite beams,
Johnson,R.P., Chen, S.,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1991,1,
Sept.,27-34.
24)Photocarrier shadow Moi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rmal expansion buckling, Wang, R.and Che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88,
Tianjin.
25)Photocarrier analysis to the Talbot shearing interference patterns,
Che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88, Tianjin.
26)Thermal compression analogue in buckling stability of concrete pavement,
Chen, S. And He, W., SPIE proceedings, Hanburg,(1988).
27)Photocarrier fringe pattern Analysis, Chen,S., SPIE proceedings, Hanburg,(1988).
28)White light speckle and the finite element hybrid method in noncontinuum
mechanics, Wang, R.and Chen, S.,SPIE proceedings, San Diego,(1987).
29)图象光载波的Fourier变化分析,陈世鸣,上海城建学院学报,1987年2期。
30)Principal stress separation in multi-frame recorded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Cao,H. And Chen,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1986,Beijing.

4 著作及规范

1)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应用标准:Dramix 钢纤维混凝土建筑地面工程技术规程(DBJ/CT-008-2000,2000年。
2)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新西兰]T.鲍雷等著,戴瑞同,陈世鸣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Instability of Composite Beams in Hogging Bending, Chen,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1992.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6:56
4楼
邓长根


一、简况
姓名:邓长根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 8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博导
专业: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静动力稳定基本理论和数值分析、半刚性钢-砼组合框架抗震和耗能减震、土木工程中的智能结构。
网页:
http://steelpro.mycool.net/ (English version, under construction)
http://structure.tongji.edu.cn/detailofteacher.asp?id=72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师资简介)

二、简历
(1)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 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2) 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3) 1985年4月至1988年10月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4) 1988年10月至1991年12月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讲师
(5) 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6) 1996年1月至今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
(7) 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 意大利Trento大学机械与结构工程系,访问学者
(8) 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 日本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

三、科研成果
负责完成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建设部联合资助项目(59108056)“结构稳定控制与优化及突变理论的应用”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578002)“杆系钢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分析、识别与优化”
(3)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95QF14015)“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4)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9308)“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识别与控制”
(5) 国家计委和江苏省资助“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60吨特大型全路面汽车起重机CAD/CAM”子项目(85-403-21-02-02)“超长副臂的理论研究及动态分析”

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科研项目:
(1) “上海市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试验研究与分析”
(2) “广州新体育馆钢屋盖体系试验研究与分析”
(3) “钢和钢-砼组合框架结构半刚性节点抗震”
(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系列子项目[FAST(预)-A-02, FAST(预)-A-03, FAST(预)-A-04, FAST(预)-A-05]“大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传动系统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5) “超载地基条件下工业厂房结构可靠性监控研究”


主持编制以下结构分析软件:
(1) "钢结构分析设计程序STAD-SF"
(2) “起重机臂架结构动态分析系统ELDYNARM”
(3) “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程序DYNSTAB”
(4) 扩充“建筑结构非弹性动力响应分析通用程序DRAIN-3DX”

四、参加学会协会
1987-1991 中华青年力学协会理事
上海市力学会会员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会员
上海市徐汇区钢结构学会理事长

五、学术兼职
全国加权残值法工作组副组长
第七届全国加权残值法及其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第四届钢结构进展国际会议(ICASS’05)组织委员会成员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编委

六、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略)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7:10
5楼
范立础: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男,1933年生,浙江镇海人,195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院长等职,现任国际桥协(IABSE)中国国家团组主席,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常委会交替会员,EASEC国际指导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已编成二本抗震设计指南,并主编我国首部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7:55
7楼
何敏娟

女,1963年7月生,江苏海门人。
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本科工民建专业,1988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工作。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教授。曾任钢结构教研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耸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并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学会高耸构筑物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研究方向是钢结构和高耸结构,近年来也研究木结构。

主要研究成果有:“塔桅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为第三完成人)。

主要论文有:
“336米黑龙江电视塔悬挂水箱振动控制及其实测”“双曲抛物面塔设计与研究”等三十多篇。

主要设计成果有青岛电视塔(高230米,多功能钢结构电视塔)等近百座电视塔及通信塔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8:05
8楼
蒋通



1943年2月生,浙江海宁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系。1978年考入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日本国日本大学博士学位。1980-1982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国日本大学访问进修地震工程,1986-1988年应聘为日本国立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副教授,1991-1993年分别应日本国立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和田治见工程咨询研究所聘请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防灾减灾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灾防御协会理事、《世界地震工程》编委、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


长期从事地震工程研究与教育工作,特别在地震地面运动及重大工程结构抗震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主要研究方向是:(1)地震地面运动及地基-结构动相互作用;(2)工程结构在破坏性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法;(3)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设计方法;(4)环境振动的预测与防治。


主持完成上海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项目《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空间协同弹塑性动力分析》、《上海市盾构法隧道的抗震设计研究》、《上海市煤气系统和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预估及抗震对策研究》,冶金部项目《宝钢地上主管线抗震鉴定研究》等的研究,研究成果均通过了省部级的鉴定被评价为达到国内领先和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负责完成中日合作研究项目《不规则地形对城市地震震的影响》受到日本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5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近年发表论文的代表作有:《三维盆地对入射地震波的响应》、《复杂层状介质的三维反射分析法》、《高层框-剪结构空间协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地震作用下盾构法隧道的弹塑性受力分析》、《柔性接头埋管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层状介质中的瑞雷面波理论及其在场地脉动观测中的应用》、《桩基-非线性框剪结相互作用体系》、《中国における振动公害の研究について》等。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8:26
9楼
楼梦麟



楼梦麟,1947年8月生,现任同济大学教授,《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理事、上海力学会理事、振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工程力学》、《同济大学学报》、《力学季刊》编委。

长期从事地震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和复杂结构动力计算理论等。主持和参与了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00多篇论文,"水坝抗震理论和试验技术"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负责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开放结构系统混合控制的减震机理和效能研究"和"大型渡槽结构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性能"的研究工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设计理论研究"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建筑技术发展基金联合资助项目"上海市地震区划"的研究工作。主讲"结构动力学"、"结构隔震与振动控制"、"高等结构动力学"等研究生学位课程,目前指导1名博士后、7名博士生和7名硕士生。

一.一般情况
1982年1月―1993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任教,抗震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辽宁省核学会理事;
1985年4月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林皋院士;
1990年1月―1991年3月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1991年7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破格晋升为教授;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3年3月―现在同济大学任教,曾任结构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上海市航空学会理事、结构与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8年9月―1999年3月美国University of Missouri-Rolla访问学者;
1999年7月―1999年8月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访问学者;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抗震防灾及振动控制
2.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3.水工结构抗震与抗风
4.复杂结构动力计算理论

三.主要科研成果
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00多篇论文。

四.近期承担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抗震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大型渡槽风毁机理和抗风性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与仿真计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大跨度结构抗震中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子题
5.大型渡槽的抗震安全性分析,东江―深圳调水工程科技攻关项目
6.复杂场地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上海市科委项目
7.复合结构的抗爆炸性能研究,军工项目

五.招生情况
1.《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每年分别招收2-3名博士生、硕士生; 并接纳1-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2.《水工结构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3名硕士生
3.正在落实与美国大学间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合作计划,具体的实施时间及要求见当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8:36
10楼
卢耀如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耀如院士是著名地质学家,1931年5月生于福州,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任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现进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开展科研工作。

卢耀如院士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参与实践及指导了一系列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的勘测研究。参加过新安江水库库区建设调查、官厅水库大坝堵漏、长江三峡石灰岩地区的勘察和探讨等重大工程的设计、调查、施工、研究等工作,后到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喀斯特、矿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室工作,并逐步成为我国在这个领域中的专家。由于他在岩溶(喀斯特)研究方面的成就,被国内外学者称赞为“喀斯特卢”。多年来,他指导并参加了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交通运输建设、城镇建设、开采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多项重要工程,在岩地质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并发表多部论著,其中《中国岩――景观、类型、规律》这部专著性图集,系统反映了我国岩溶发育规律及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获地质科技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中国岩溶》图册获199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9年获第六次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9:01
12楼
李国强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

1963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1985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获英国皇家奖励基金资助,赴诺丁汉大学工作访问一年余。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李国强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计算与设计理论、钢结构抗震与抗火理论、结构动力检测与监测理论等领域的研究。1990年以来,李国强主持承担了近20项国家及省部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攀登b计划子项目"高层建筑安全性检测与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的新体系与新理?quot;、"高层建筑钢结构抗火极限状态分析理论"、"高层建筑钢结构组合楼盖结构抗火设计理论"、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重点跟踪培养基金项目"高层建筑设备间震害控制"、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抗火设计理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500m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背架结构理论与测验研究"等。

1990年以来,李国强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6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9篇。另出版学术著作4部,其中《地震工程学导论》1992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199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等。此外,李国强有4项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的"高层建筑钢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成果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骨干成员完成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成果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国强的研究成果被我国5部工程建设标准采纳,其中由他主编的《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为我国第一部钢结构抗火设计规范。


http://gangjg.cnw21.com/m......info/showart.php?artid=97
http://structure.tongji.edu.cn/detailofteacher.asp?id=68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9:24
14楼
罗永峰

罗永峰,男,1957年10月生,陕西礼泉人。1982年毕业于太原重机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钢结构室主任。曾于1995年~1997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年~2001年赴意大利托伦多大学做访问教授。

一直从事建筑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结构及大跨空间结构。主持及参加的研究项目有:教育部“离散支承旋转薄壳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中科院国家观测中心“大设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系统研究”,国家基础性重大项目(攀登计划) “反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施工误差及损伤累积的仿真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空间结构的体系、强度、稳定和动力特性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济大学创业基金“预应力梁弦结构的承载性能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项目“无张拉弹性地基上的旋转薄壳的非线性稳定分析”,“国家大剧院钢网壳起拱后的整体非线性稳定、抗震校核分析”,“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幕墙钢结构稳定分析”,“温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东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 ,“京福高速公路鲁苏收费站大跨钢结构稳定性及动力性能分析”,“广西北海机场航站楼结构风洞试验研究”,“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202×50m大跨度钢结构的设计”研究,“锡澄高速公路跨线桥钢结构设计”研究,“江西江光医院住院部钢结构大楼设计研究”等。

在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导出了能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的空间梁元弹塑性大位移切线刚度矩阵;建立了能同时搜索分枝点并跟踪平衡路径以及同时确定预定荷载水平的改进弧长法;提出了结构与地基分析中的离散地基模型。

参编书籍及规范有《土木工程专业英语》、《钢结构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手册》以及《现有建筑的可靠性检测与鉴定标准》。发表论文60余篇。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