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导师介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5:48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玉德 教授 顾保南 教授 谭复兴 教授 潘晓东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 李立寒 教授 (女)道路工程材料 严作人 副教授 杨新安 副教授 宫全美 副教授(女) 丁春林 副教授 陈雨人 副教授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玉德 教授
顾保南 教授
谭复兴 教授
潘晓东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
李立寒 教授 (女)道路工程材料

严作人 副教授
杨新安 副教授
宫全美 副教授(女)
丁春林 副教授
陈雨人 副教授
许凯 副教授

黄卫东 副研究员
叶奋 副研究员
薛明 高级工程师

博士生导师介绍:---------------------------------------------------------------------------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许志鸿 教授
孙立军 教授 道路设施管理系统、路面结构与路面材料
谈至明 教授
郭忠印 教授 道路安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及材料
凌建明 教授 系主任
方守恩 教授
周顺华 教授
叶霞飞 教授
练松良 教授
王炳龙 教授
免费打赏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9:40
15楼
马人乐

男,1951年6月生,浙江嵊县人。
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本科工民建专业,1984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在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工作。曾任助教、讲师、高级工程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学会常务理事;高耸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高耸构筑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研究方向是钢结构和高耸结构。

主要研究成果有:“塔桅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为第二完成人)。

主要论文有“钢塔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徐州电视塔网球状塔楼结构设计与施工”等三十余篇。

主要设计成果有黑龙江电视塔(高336米,多功能钢结构电视塔)等近百座电视塔以及其它钢结构工程。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39:49
16楼
孙钧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钧院士,祖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生于苏州。1949年5月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早年(1954-1956年)随苏联桥梁专家и.д.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

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年)、副教授(1962年)和教授(1979年)迄今。1991年选任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名誉系主任,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
现任校外学术兼职主要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届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名誉理事(上届副理事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奖评委,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在国内工程界,他现任长江三峡工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阴和润扬长江公路悬索大桥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重大工程的顾问、上海市建委科技委顾问,以及上海市建工集团和城建集团、浦东城建委的高级技术顾问等工程技术职务。

50年代,他在工程力学和桥梁工程专业任教;1960年起从事工程结构、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与承担工程任务。教龄迄今已52年。孙教授专长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他长期以来在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等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是国内外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在岩土流变力学、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子学科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近年来还开拓了环境土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他是最早创建“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分支(1962年)的主要奠基人。
从20世纪80年代初,孙教授结合承担国家基金和部委、省市基金课题、国家各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负责或参加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在水工、矿山、煤炭、铁道、公路、市政、国防和人民防空等工程部门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共完成有关工程科研、勘测和设计项目近40项,撰写学术论文160余篇、专著8部,主要有:《地下结构》(上、下卷),1988、《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1988、《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1996、《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1996、《新型土工材料与工程整治》,1998、《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1999、《城市环境土工学》,2002年待出版,等等。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0:13
18楼
苏小卒



苏小卒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建筑工程系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预应力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男,1956年11月生于吉林通化,藉贯河南内黄。1971-1975在西藏林芝56097部队50分队任战士报务员,1976-1977在国家物资总局上海储运公司机关工作。1977年参加高考,1980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大专毕业。1980-1982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结构设计。1982年考取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1984年因成绩优异经教育部批准提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并考取博士研究生,导师均为朱伯龙教授。1987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1993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结构力学教研室任讲师;1988年2月至7月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进修泛函分析和流形上的微积分并获优秀成绩。1994-1995在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任副教授;1996至今在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任教授。
1989年10月至1990年8月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在英国Bristol大学土木系做博士后。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土木系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至12月获德国DAAD奖学金应邀在德国汉堡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一直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
讲授过的本科生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力学、房屋工程概要、应用程序与微机操作、专业英语、钢筋混凝土特种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讲授过的研究生课程有:高等混凝土结构学、工程数学、高等结构力学(数值方法部分)。
能用英语讲课。用英语讲授过本科生的结构力学、研究生的高等混凝土结构学,和博士生的混凝土结构学。

博士论文工作为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模拟地震反复荷载试验和振动台试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系统识别。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地震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强度混凝土梁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竖向加预应力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山东黄岛电厂储煤筒仓的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等。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受碱硅反应影响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和建模;结构混凝土的统一设计方法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英国SERC项目)。发表的主要论文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反复荷载试验及有限元全过程滞回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振动台试验及非线性系统识别”、“One-dimensional hysteresis modelling of concrete affected by alkali-silica reaction”、“Identification of history dependent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models”、“Algorithm for hysteresis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s”、“框架大位移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效应”、“用英语对本科生讲授结构力学的实践和体会”、“框架受反复荷载破坏后预应力损失随时间的发展”、“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框架弹性小位移时的耗能研究”、“钢筋砼梁抗剪的拉压杆模型”、“直角三角形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用表”、“大土木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课的教学”、“Non-linear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plasticity with Ottosen yield criterion”、“塑性铰阶段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试验研究”等。发表的部分论文已被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CI)和俄国力学摘要收录。

著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主编的教材有:《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上、下册)、《砌体结构设计》。参编的教材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当代大学生谈学习》中著文“自学者的品质、方法及其他”。


业余爱好音乐,作有同济大学校歌、同济研究生之歌。爱好钢琴、电子琴、长笛等。在英国爱丁堡留学时业余参加中国留学生的“银凤凰乐队”担任钢琴和电子琴演奏。其间,所在乐队作为唯一的中国乐队参加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演出。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0:29
19楼
童乐为

童乐为,男,1961年5月生,上海市人,1983年7月和1986年1月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10月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86年至今,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钢结构教研室先后任职助教、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土木工程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副局长)锻炼。2003年4月起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主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

一直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技术咨询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钢结构疲劳、抗震、轻钢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等。
主要研究项目和成果有:上海市重大工程“内环线道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及钢梁疲劳强度研究”,上海市科委“煤气和供水系统震害预估及抗震对策研究”,国家教育部“轻型钢结构宽肢薄腹构件滞回特性与抗震设计”,国家科技部“低层和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及关联技术”等。1990年“大型结构撞损的鉴定修复原理与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度获同济大学教学一等奖。

近五年来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有:“城市道路桥梁疲劳荷载谱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验算”,“上海金茂大厦铝合金玻璃幕墙立柱试验研究”,“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管缀板柱足尺试验研究”,“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Thin-walled Circular-to-Square Hollow Section T-joints”等。
近期正在研究的项目有国家科技部“轻钢住宅结构体系”、 “圆管与方管焊接节点疲劳”、“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格构式钢管柱承载力”、“哈尔滨会展体育中心张弦桁架屋盖铸钢节点性能”、“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钢屋盖及焊接节点性能”等。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0:40
20楼
钱若军

钱若军,同济大学建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会员,国际空间结构学会(IASS)会员、中国钢协空间结构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空间结构》副主编。

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理论与应用以及建筑结构CAD的研究。结构理论的研究涉及结构的线性和非线性、静力和动力分析、计算力学、结构形态学、结构稳定理论、接触和摩擦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涉及空间结构如网架、网壳的设计方法以及大跨度网壳结构的稳定分析、悬索、膜结构、张力集成结构体系等及其计算机方法。目前正与澳大利亚的UNSW合作进行结构分析的精确理论和非线性结构、结构极限承载力、结构松弛的数学规划法等交叉课题的研究。

先后参加21项研究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上海、广州、成都市建设技术发展基金助项目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和教材如《空间结构计算》、《网架结构(上、下册)》、《网壳结构设计》、《空间网格结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张力结构的分析.设计.施工》、《建筑结构CAD 》等7本。主编和参编国家行业和上海市标准如《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悬索结构技术规程》、《网壳结构技术规程》、《上海市标准 网架结构技术规程》、上海网架结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铝合金格构结构技术(暂行)标准》。开发空间结构(网架、网壳、悬索、全张力结构)自动分析和设计系统CAD AADS 。

参与各种网架共数百个,其中有广州天河体育馆、嘉兴电厂干煤棚、东莞游泳馆等。网壳结构如稷山洗煤厂单层网壳等。悬索结构如四川省体育馆、安徽省体育、青岛体育馆、上海杨浦体育馆等。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标准一等奖。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0:50
21楼
钱江

1960年生,浙江绍兴人,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8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于1992、1993年分别获欧共体联合研究中心’Marie Curie’研究金及联邦德国洪堡研究金,先后在希腊Patras大学、德国Ruhr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计算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以及固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讲过《弹性力学》、《有限元法》、《板壳理论》、《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高等结构动力学》、《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等研究生课程。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成果曾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正在负责或参与进行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协作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堆本体结构抗震分析》、核电站各类设备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定、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等。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1:00
22楼
项海帆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海帆,男,1935年12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本科,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专业研究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项海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控制研究,近些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桥梁抗风、高耸结构与高层建筑抗风等方面的研究,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方面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近十年来先后承担十多项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三十多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其中主持承担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及控制理论研究》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与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浦江南浦、杨浦大桥抗风性能研究》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地区台风特性研究》及《桥梁抗震理论》分别获1988年与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三项。负责主持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桥梁与结构抗风研究中心。在1997年国家计委与科委组织的评估中评为A等。1978年以来已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与译著七部,其中主编的《中国桥梁》获1994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主要参加的《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获1996年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培养博士生25名与硕士生28名,博士后3名。

  目前负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国家攀登B项目《确保大型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综合监测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地震与风振的控制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大跨径桥梁上部结构体系及力学性能研究》等,现担任国内外学术职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国家科委奖励办公室交通组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土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秘书长,中国风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IABSE)副主席(代表中国),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联合桥梁设计委员会外国通讯委员。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1:12
23楼
张其林

男,1962年7月生,江苏海门人。
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和1988年分别毕业于同济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6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在德国Braunshweig工业技术大学工作,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访问研究四个月;1999年在荷兰Delft工业技术大学作高级研究员一年;200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三个月。
曾任同济大学教师、副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计算机应用委员会委员,全国轻钢结构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钢木结构工作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钢结构理论和新型结构体系研究,研究方向为结构稳定设计理论、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预张力钢结构设计理论、索和膜结构设计理论、点式玻璃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钢结构CAD等。
主要研究成果有:1999年负责的项目“空间杆系钢结构CAD软件3D3Sv1.0”获上海市科技进步3等奖,2001年负责的项目“新型钢结构体系非线性分析、设计理论和CAD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2001年负责的项目“现代膜结构的设计理论、CAD和工程实践”获上海市科技进步2等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协会标准“点支式玻璃幕墙技术规程”的编制,上海市“膜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的编制,参与编制协会标准“索膜结构设计技术规程”。1993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7年获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基金资助,1997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02年获上海市教育基金委员会首届曙光精英称号。出版专著“索和膜结构”,发表论文100余篇。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1:21
24楼
周德源

周德源,男,1960年11月生,上海嘉定人,1978年3月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本科学习,1983年1月结构工程专业5年制本科毕业,1985年3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87年11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11月至今在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工作,1992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1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从事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研究工作。现任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德源教授长期以来从事工程结构,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研究工作。曾主讲“工程结构抗震”、“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等课程。结合工程实践,先后完成数项大型复杂结构的结构静动力分析和结构设计工作,完成数十项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和房屋质量检测等工作。作为编制组成员,参加编写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和“建筑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规程”。先后完成十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叁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叁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建设标准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专著2本。

周德源教授目前主要致力于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复杂结构静动力分析和结构非线性分析等研究工作。
回复
xiaoxinlong1979
2006年03月08日 23:41:30
25楼
顾祥林



男,1963年4月生,安徽庐江人。1983年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1888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1月至1998年8月,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98年9月至1999年10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站长,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其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结构抗震和计算机仿真。
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获199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的科研项目“天窗架承重式锯齿形厂房的抗震性能研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参加或主持了“国家科委攀登B子课题――高层建筑考虑损伤累积和施工误差的计算机仿真分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分析”、“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反应分析”、“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倒塌反应分析”、“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碳纤维加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研究”、“大型储油罐及其盖顶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碎砖无砂混凝土大开间住宅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出版的著作有:《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机仿真》,参编的教材有:《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上、下册)》。发表学术论文80篇,主要有:“天窗架承重式锯齿形排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设计建议”、“Behavior of Shanghai TV Tower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Wind Force”、“上海电视塔的位移分析”、“Damage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Series”、“多层大开间结构体系及其抗震性能研究”、“Embedded Fiber Optic Crack Sensor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Computer Simulation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Demolished by Controlled Explosion”、“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Bending Capacity of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By CFRP Bars”等。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