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设计8年了,也把暖通、动力证拿了。有些话早就想说了,现在规范、标准越编越烂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为什么不能合一起,要骗两遍钱。厨房15度居然是“应”,车库严寒寒冷地区采暖也是“应”,宜就够了。矛盾混乱没人管只管骗钱。 高规就不说快换了。最混乱就是节能,简直就是上面领导一张嘴,底下就把节能提高原来的多少多少倍,有没有人结合中国的物价和施工管理水平进行试验得出个最佳值?光说节能提高了,节约多少吨标煤,能耗节能潜力巨大。难道材料白送的,节能软件设备白送的(还不耗电),管理维护系统不花钱。那干脆拿宇宙飞船的外壳一包最节能。
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为什么不能合一起,要骗两遍钱。厨房15度居然是“应”,车库严寒寒冷地区采暖也是“应”,宜就够了。矛盾混乱没人管只管骗钱。
高规就不说快换了。最混乱就是节能,简直就是上面领导一张嘴,底下就把节能提高原来的多少多少倍,有没有人结合中国的物价和施工管理水平进行试验得出个最佳值?光说节能提高了,节约多少吨标煤,能耗节能潜力巨大。难道材料白送的,节能软件设备白送的(还不耗电),管理维护系统不花钱。那干脆拿宇宙飞船的外壳一包最节能。
现在严寒节能标准单位面积热指标计算方法都没有,审图还要求,附录中谁知道窗户、地面、隔墙及非正东、南、西、北ε值怎么求?
原来还较合理,同一小区相同功能的楼可公用一个热表,现在每个入口得一个,连4X4的门房也得一个。一个楼5个入口装置,如果我从一个入口引入,在建筑内再分就又只要一个。
我觉得编制节能时要想想可行性,如热表小室只有几个样板工程实际会做,很多小系统都得各做一套装置是否必要,不要打着节能的旗号去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