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ngzhusky 于 2013-11-27 23:47 编辑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帖子里发帖讨论,不要再发新话题!发帖规则:1.发帖内容要具体,针对性强,不要发话题特别大的内容,否则没有办法说清楚,请大家配合。2.不要发一些和技术无关的内容。3.我们有时会整理这个帖子,一些没有关系的帖子我们会作适当删减,理想的模式是提问接着是答疑,否则要到处找帖子,给大家浏览和学习造成不便!
本帖最后由 langzhusky 于 2013-11-27 23:47 编辑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个帖子里发帖讨论,不要再发新话题!
发帖规则:
1.发帖内容要具体,针对性强,不要发话题特别大的内容,否则没有办法说清楚,请大家配合。
2.不要发一些和技术无关的内容。
3.我们有时会整理这个帖子,一些没有关系的帖子我们会作适当删减,理想的模式是提问接着是答疑,否则要到处找帖子,给大家浏览和学习造成不便!
62楼
思路是对的,但是水浮力需要乘以分项系数!
回复
63楼
请教版主: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有没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地基规范的公式太复杂了
回复
64楼
当然有啦,求出地基净反力对柱边的弯矩,实际上是悬臂构件求弯矩!
回复
65楼
恩 谢谢版主
回复
66楼
我们通常按矩形来算是偏于安全的,本来是梯形的。用悬挑梁的计算弯矩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回复
67楼
通常我们主体结构剪力墙的墙身配筋输出的都是水平的配筋结果,那竖向的是不是按最小配筋率控制就可以了。而且现在抗规有一条规定,竖向分布筋直径不小于10。
再问一个问题,就是一端和剪力墙平面内连接,一端和框架柱子连接的梁,是连梁还是框架梁。我的是框剪结构。框架梁的话这梁就超筋了,我想应该是剪力墙和柱子的刚度相差太大。剪力墙端的梁吸收能量大。但是如果定义为连梁的话就不超筋了,而且两者比对了下 位移角好像差别蛮大的。请问是什么原因,通常设计的时候怎么处理呢?谢谢。我剪力墙和柱子的距离是4000mm,梁的截面是240x500.
连梁是怎么定义的呢,如果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的话。那么我的这跨高比又不满足连梁的要求?
[
本帖最后由 qjlgd 于 2011-3-25 18:06 编辑 ]
回复
68楼
1.第一个问题参见7#帖。
2.你的梁跨高比都8了,还定义为连梁,这完全是你的想象,不能这么做!
3.一端和剪力墙平面内连接,一端和框架柱子连接的梁计算很难通过(尤其是高烈度地区),这是肯定的,调节的方法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不是打字能说得清楚的,如果有机会希望我们能当面沟通吧。
回复
69楼
在pkpm08版本里面。pmcad里面退出的时候最下面有个 竖向导算这个选项(详附图),如果我在这里勾选了.在后面的satwe里面的柱、墙设计时活荷载 这下面的两个选项是不是都不选择折减了?如果在这里还是都选择折减是不是重复折减了,希望版主给个解释啊?平时设置的时候怎么做?
[
本帖最后由 qjlgd 于 2011-3-28 09:29 编辑 ]
回复
70楼
看了规范。在算柱下独立基础的时候,基础如在地下水位以下是,算基础自重要扣除水浮力。但是在算桩基承台的深基础的时候,承台如果也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候,要不要扣除水浮力啊?
回复
71楼
有时候规范上的词语很抽象,我们新手该怎样去理解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