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偏心距大于1/6是不是不合规范?
xiaoxi5d
xiaoxi5d Lv.5
2011年03月20日 11:45:28
来自于地基基础
只看楼主

偏心距大于1/6基础宽度时,基础抗弯计算公式8.2.7-4及8.2.7-5不再成立,请问此时应按那个公式计算啊?(是否按构造配筋?),若提倡加大基础,一来花钱,二来按抗震规范4.2.4条规定,基础地面与基础土之间的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的提法相违背啊,请各位老师说说,是否我对规范的理解有问题啊!

偏心距大于1/6基础宽度时,基础抗弯计算公式8.2.7-4及8.2.7-5不再成立,请问此时应按那个公式计算啊?(是否按构造配筋?),若提倡加大基础,一来花钱,二来按抗震规范4.2.4条规定,基础地面与基础土之间的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的提法相违背啊,请各位老师说说,是否我对规范的理解有问题啊!
免费打赏
linelen
2011年03月21日 15:32:16
12楼
佩服二楼,我们只知道应用,却不知道理论,这简单的解释就让我收益非浅
回复
huyunchong2008
2011年03月21日 15:41:45
13楼
二楼真强大,膜拜
回复
lsjqew
2011年03月21日 15:47:59
14楼
二楼解释的很好,关键的是问题是超过1/6b时,规范没给出抗弯就算的公式,应该怎么算呢?
回复
zhuyanyan3428
2011年03月21日 15:56:38
15楼
二楼解析的很清楚,学习了。超过1/6时,可以按悬臂梁,梯形分布荷载,简化计算。
回复
zyy-302046
2011年03月21日 16:10:47
16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当偏心距≤1/6b时按5.2.2-2及5..2.2-3进行计算,偏心距>1/6b时,按5.2.2-4计算,因此,基础偏心距是可以大于1/6b,当基础>1/6b时,刚出现零应力区,零应力区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按抗规要求,最大是不能大于面积的15%。

P=N/A±N•e/W
假设基础长为a,宽为b,基础沿宽度方向偏心距离为e
则W=a•b2/6
A=a•b
P=N/A±N•e/(a•b•b/6)=N/A(1±6e/b)
因此,要保证1-6e/b≥0,即基础无零应力区域(或刚出现零应力区),则要求,e≤b/6
当基础出现零应力区后,实际基础面积已经变小,已经不能按上面公式计算。
当基础出现零应力为基础面积的15%时,则基础有0.15b宽度出现零应区,0.85b宽度为非零应力区,非零应力区重
心位置为(距离Pkmax)为1/3·0.85b=0.283b,此重心距离基础中心的距离为b/2-0.283b=0.217b=1/4.6b,即偏心距为≥1/4.6b时才出现零应力面积≥15%的可能。
回复
xujianhua
2011年03月21日 16:12:58
17楼
二楼解释的很好,关键的是问题是超过1/6b时,规范没给出抗弯就算的公式,应该怎么算呢?
回复
lsjqew
2011年03月21日 16:23:16
18楼
规范公式就是由悬臂梁公式所推导出来的,
回复
bourne55
2011年03月21日 16:25:15
19楼
把偏心距降到最小,发挥截面的抗压能力
回复
woguol
2011年03月21日 16:32:17
20楼
“非零应力区重心位置为(距离Pkmax)为1/3·0.85b=0.283b,此重心距离基础中心的距离为b/2-0.283b=0.217b=1/4.6b,即偏心距为≥1/4.6b”
这里的 推论请笔者再研究一下,本人认为这样不妥。应为这个1/3是基地反应力的中心,不是偏心作用的中心,两者不重合。
下面是本人按照15%零应力区反推e
根据规范Pmin=N/A-Ne/W,Pmax=N/A+Ne/W,假定已经出现了零应力区并且零应力区的长度占15%,那么底边长度为b,则零应力长度为0.15b,非零应里长度为b-0.15b=0.85b。
这样按照相似三角形原理,可以得出:0.15/0.85=(N/A-Ne/W)/(N/A+Ne/W),经变换得e=0.7b/6即e=b/8.57.
也就是说当上部力作用在基础上,离开基础中心超过b/8.57时,基地就出现>=15%以上的零应力区。即要求e 对楼主的提问,增加构造钢筋是无效的,问题在于基地的应力,不在与基础的强度。办法是改变基础类型或者增加b 的长度。比如e=300,当b>=300*8.57=2571就OK了。

[ 本帖最后由 woguol 于 2011-3-21 16:37 编辑 ]
回复
lsjqew
2011年03月21日 16:55:15
21楼
首先按计算e>b/6时,出现零应力区,这个是对的,按你的推导,e>b/8.57就出现15%的零应力区,这个有矛盾,当然上面所说的0.85x1/3b这个算的是基底反力的重心,这个理解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当出现e>b/6时,规范没有给出相关的抗弯计算公式,抗弯的算法应该怎么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