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两个前提:一是PKPM中次梁的输入方法有两种:按主梁输入or按次梁输入。两种输入方式的区别是主梁输入时考虑梁相交支座的竖向位移;而按次梁输入时默认为铰接,不考虑竖向位移; 二是杨星在讲座中讲了一个关于悬挑部位次梁配筋太小的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当悬挑次梁搁置在其主梁上时,主梁由于受力梁中部产生挠度,次梁相应产生挠度,导致次梁配筋过小。实际建模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个情况,悬挑部位为了分担荷载增加的次梁往往不会起什么作用。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两个前提:一是PKPM中次梁的输入方法有两种:按主梁输入or按次梁输入。两种输入方式的区别是主梁输入时考虑梁相交支座的竖向位移;而按次梁输入时默认为铰接,不考虑竖向位移;
二是杨星在讲座中讲了一个关于悬挑部位次梁配筋太小的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当悬挑次梁搁置在其主梁上时,主梁由于受力梁中部产生挠度,次梁相应产生挠度,导致次梁配筋过小。实际建模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个情况,悬挑部位为了分担荷载增加的次梁往往不会起什么作用。
综合这两点,如果输入次梁时不按主梁输入,而按次梁输入,那么得出的配筋是不是更准确的结果呢?
2楼
我一般都是次梁按主梁输入 然后手动调节次梁配筋
回复
3楼
我一般都当主梁输入的
[
本帖最后由 hf_cool 于 2011-4-22 16:07 编辑 ]
回复
4楼
楼主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
回复
5楼
相当不错啊,楼主收集这么好的资料啊!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6楼
回复
7楼
这样的好帖子,不顶实在说不过去。太好了。
回复
8楼
你挑多少出去啊??一般的好像都用主梁建模,貌似很少看到有用次梁的,PKPM的欺骗性很大,老手都只是弄个模型而已,然后自己去调整配件或者特殊构件(节点)定义,问问老手吧。这个问题比较经验。。
回复
9楼
其实以前的次梁做法都是应为机器的限制而限制模型的自由度,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从理论上说,变形协调的话还是用主梁好。
回复
10楼
看变形,边次梁按主梁输入一起变形协调肯定更合理。你给出的配件简图也很合理。
回复
11楼
学习学习,谢谢楼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