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两个前提:一是PKPM中次梁的输入方法有两种:按主梁输入or按次梁输入。两种输入方式的区别是主梁输入时考虑梁相交支座的竖向位移;而按次梁输入时默认为铰接,不考虑竖向位移; 二是杨星在讲座中讲了一个关于悬挑部位次梁配筋太小的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当悬挑次梁搁置在其主梁上时,主梁由于受力梁中部产生挠度,次梁相应产生挠度,导致次梁配筋过小。实际建模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个情况,悬挑部位为了分担荷载增加的次梁往往不会起什么作用。
二是杨星在讲座中讲了一个关于悬挑部位次梁配筋太小的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当悬挑次梁搁置在其主梁上时,主梁由于受力梁中部产生挠度,次梁相应产生挠度,导致次梁配筋过小。实际建模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个情况,悬挑部位为了分担荷载增加的次梁往往不会起什么作用。
综合这两点,如果输入次梁时不按主梁输入,而按次梁输入,那么得出的配筋是不是更准确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