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相线断线与大地发生短路时,由于故障电流的存在造成了PE线电位的升高,当断线点 与大地间电阻较小时,PE线的电位很有可能远远超过安全电压。这种危险电压沿PE线传至各 用电设备外壳乃至危及人身安全。而进行重复接地以后,由于重复接地电阻与电源 工作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小于电源工作接地电阻,使得相线断线接地处的接地电阻分 担的电压增加,从而有效降低PE线对地电压,减少触电危险对这段话不是很理解,请哪位高手给小弟释疑,最好画个简单的图解释一下
当相线断线与大地发生短路时,由于故障电流的存在造成了PE线电位的升高,当断线点 与大地间电阻较小时,PE线的电位很有可能远远超过安全电压。这种危险电压沿PE线传至各 用电设备外壳乃至危及人身安全。而进行重复接地以后,由于重复接地电阻与电源 工作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小于电源工作接地电阻,使得相线断线接地处的接地电阻分 担的电压增加,从而有效降低PE线对地电压,减少触电危险
对这段话不是很理解,请哪位高手给小弟释疑,最好画个简单的图解释一下
2楼
回复
3楼
我也不理解,主要是电路的模型比较模糊。
回复
4楼
PE 等电位、接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我认为重复接地不是设备外壳接地,而是PE线在某个区域内重复接地
而设备外壳再进行等电位连接,但此等电位是否接地?(我正在学习)个人认为应该接地。
当相线在配电处或某个区域内与大地短路时,相线、N线、PE线均带电,如何保证人身安全呢?
区域内重复接地使得危害控制在该区域内
再进行等电位连接,保证设备之间电位相同
等电位排是否接地?待研究
回复
5楼
所以说TN-S系统中做等电位比做重复接地更有意义。
等电位是以金属性联结代替大地做参考电位。等电位的防电击效果远远好于重复接地。
回复
6楼
回复
7楼
以单相回路为例,忽略相线及PE线的阻抗。当相线断线后,相线与大地短路。如果不做重复接地的话,短路电流经L经过R2然后经R1流回系统。所以PE线电位(R1两端电压)=R1*L/(R2+R1),L线电位(R2两端电压)=R2*L/(R2+R1)。做了重复接地后,短路电流经L经过R2然后经R1和R3分别流回系统。所以PE线电位(R1两端电压)=(R1//R3)*L/[R2+(R1//R3)],L线电位(R2两端电压)=R2*L/[R2+(R1//R3)]。因为R1>R1//R3,所以做重复接地后,L线电位(R2两端电压)增加了,带来PE线电位(R1两端电压)降低。
另,对于防止触电危险,最好的方法是等电位接地,保证人所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均为等电位,不会触电。
回复
8楼
支持楼上的分析正确!
回复
9楼
等电位排是否接地?待研究
--------无需再研究,02D501--2等电位图集中介绍得非常清楚:必须与基础接地或室外人工接地装置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的功能为“防间接接触点击和防电磁干扰”。作用于全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
A能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
B能降低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
C能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进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实现方法为:通过配电箱旁边的接地母排(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可导电部分相互连通:
1、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
2、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
3、建筑物金属结构(注意:包括基础部分的金属结构,即包括基础接地装置);
4、人工接地极引线(如果有必要做该设置的话)。
各个总等电位的接地母排要相互连通。对厂房带办公室的建筑,如厂房和办公室分别设计总进线及总等电位联结,则两总等电位的接地母排要相互连通。
[
本帖最后由 muyuyao 于 2011-6-3 23:29 编辑 ]
回复
10楼
看了贴子,总还是顶一下。
回复
11楼
好贴,顶~~~~~~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