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做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些可喜的数据了我是用的铸铁加活性碳(体积比1:1) 有机玻璃柱 内径50cm 长1000cm 铁屑有效高度 700cm 1号柱没有加二氧化锰,2号柱加了十克的二氧化锰(某锰矿的废弃物,含量34。5%)我用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结果是1号柱在ph=6。2 停留时间=25分钟 甲基橙=35。5mg/L 时 处理效率为86。7% 2号柱 ph=7。8 停留时间=2分钟 甲基橙大概为37。8mg/L 处理效率为98.2%
毕业论文做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些可喜的数据了
我是用的铸铁加活性碳(体积比1:1) 有机玻璃柱 内径50cm 长1000cm 铁屑有效高度 700cm
1号柱没有加二氧化锰,2号柱加了十克的二氧化锰(某锰矿的废弃物,含量34。5%)
我用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
结果是1号柱在ph=6。2 停留时间=25分钟 甲基橙=35。5mg/L 时 处理效率为86。7%
2号柱 ph=7。8 停留时间=2分钟 甲基橙大概为37。8mg/L 处理效率为98.2%
有些夸张,我把甲基橙浓度加大到 300mg/L(COD为680左右) 停留时间=2分钟 处理效率为99.1%
明天我就去试试 浓度为2000mg/L
做过工程的给点建议
12楼
to yinchunxi
多谢 感动中————
回复
13楼
最新数据
我把甲基橙的浓度加大了好几倍做了几组数据
甲基橙浓度 580mg/L COD 940 (2号柱)
样号 停留时间(min)处理后浓度(mg/L) 去处率 COD COD去处率
1# ——1———————— 5.3—————-99.09% 48.1 94.88%
2# ——1.4———————-4.3 ————--99.26% 36.9 96.07%
3# ——3———————— 1.7 ————--99.71% 36.1 96.15%
4# ——5———————— 0.4————---99.93% 36.1 96.15%
甲基橙浓度 710mg/L COD 1100 (2号柱)
样号 停留时间(min) 处理后浓度(mg/L) 去处率 COD COD去处率
1# ——2 ————————12.3 ——————98.27% 108.4 90.15%
2# ——3 ————————7.7 ——————98.92 82.3 92.52%
3# ——5 ————————3.9 ——————99.45% 68.2 93.80%
4# ——7 ————————2.1 ——————99.71% fail
下周做几组真正的染料废水 看COD的去处率是否还在90%以上
回复
14楼
从出水看,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我做过硝基苯废水,COD去除率在30-50%之间,而且停留时间也比较长!希望看到最新的数据!
回复
15楼
to htwoo
我开始也是想做硝基苯的,可是当时又用不了实验室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只好用甲基橙了,
我想可能事因为只有甲基橙,所以效果很好,还有我加的催化剂不是纯的二氧化锰
而是附近一个锰矿的原料:软锰矿粉,含量是29.63%,开始的数据有误不是34.5%
其他还有什么成分,还没化验出来。可能这也是一个影响原因。
回复
16楼
铁碳电解处理印染废水?5年以前就开始应用了----结果是:现在不用了---呵呵
回复
17楼
铁碳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论文不少,好象论文中的效果也都很不错。
我没做过这种方法处理这类水的工程,但是见过这种方法处理这类水的工程。
是国内某著名大学环保公司所做,采用:物化—生化处理组合,物化处理就是采用酸析和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某大型印染厂的废水,数千吨/天。
据说效果不错,还鼓吹了一阵。做完后该市环保局长曾多次到现场考察,并表示,将把该厂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作为该市印染行业治理污染的典型加以推广,为当地造福。
但是我因为该水出水有问题到该废水站去看了一天并和里面人的沟通。知道那些大型铁碳微电解设备搁在那里很久不用了,因为没什么效果,对色度和COD都是,相反用的话还增加了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的操作难度。
以上想说的就是实验和工程的差别是巨大的,实验成果应用于工程面临着放大效应、动态变化,持续效果等问题。
不过在学校搞毕设和论文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呵呵!
回复
18楼
CKS-216同仁:oasis所说是事实,我做过直接染料(如大红4BS、桃红等)及中间体(如1—7克利夫酸、1—6克利夫酸猩红酸等)的工程(200立方/天),因为含盐量太高(10~15%)只采用了纯物化工艺。详见2001年11期《中国给水排水》。
回复
19楼
小型工程可用,大的不好
回复
20楼
呵呵,谢谢各位师兄的提醒。明白了
回复
21楼
本来5.1 我去了当地一个印染厂取废水,可是放假了没取成,
看来我不用去了,听门卫说 COD有3万多 ,太高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