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4时20分许,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58号一栋居民楼部分墙体发生垮塌事故,楼房一侧的2-6层瞬间垮塌,事故暂无伤亡人员被发现。[ 本帖最后由 neojhj 于 2011-7-21 09:58 编辑 ]
7月21日4时20分许,哈尔滨市南岗区联部街58号一栋居民楼部分墙体发生垮塌事故,楼房一侧的2-6层瞬间垮塌,事故暂无伤亡人员被发现。
[
本帖最后由 neojhj 于 2011-7-21 09:58 编辑 ]
![1.jpg](https://fd.co188.com/group1/M04/C8/EF/rBBhH11GhcmAaaKiAAGLUJ-mdTM838.jpg)
![2.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3.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4.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5.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6.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52楼
唉,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房子塌了一半,人还活着
回复
53楼
该建筑采用的是,砖砌体预制楼板结构,这种结构预制楼板与墙体完全靠搭接受力,预制楼板搭接处及楼板表面均应有构造措施,通过图片该结构未见构造措施,钢筋未见,执法人员粗鲁的拆除违建墙体时,主墙体失稳,预制楼板与墙体搭接受力失效,最终导致倒塌。
回复
54楼
这个好象不是违章建筑吧
回复
55楼
鉴于此房建造年代约为上个世纪80~90年代,可能受生产条件限制结构上采用了砌体加预制板结构体系,所以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1、预制楼板体系可视为刚性方案,预制楼板之间连续性差,不具备变形协调能力,结构局部竖向沉降可导致刚性支撑失效。
2、预制楼板结构体系严重缺少构造措施,整个房屋各楼层构件在水平方向上可视为无约束的自由端,一侧构件的失效必将减少对相邻构件的约束。
3、结构的基础可能设计薄弱,早已发生沉降,初期变形可能不大而对结构影响不大,但近期可能因周边施工影响或人为因素加速了倒塌的发生。
总结一下:
从这一事故发生的照片来看,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应充分重视结构模型的合理性,计算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及合理性,一定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对结构的薄弱部位予以加强。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各位参考,如有不妥敬请指出。
回复
56楼
回复
57楼
过街通道设在最端部,无内横墙,底部墙体由于基础部位变形,造成出平面变形,一层因过街梁强,侧向支撑强,未倒,上部预制楼侧向支撑弱,出平面外失稳倒塌
回复
58楼
看图应该是这个原因
回复
59楼
中午的央视新闻30分报道时说,旁边有正在改造的建筑,可能受其影响,具体什么原因,过几天看看新闻的报道
回复
60楼
1.每次看到工程出事,都比较感慨:做结构的命真苦。
2.根据大家介绍,楼房20年了,这一出事,设计人算是全完了。
3.以前大家可能都是如此“常规设计”的,不出事,大家都认可。但是,只要一出事,就很难有人承认了,谁敢保证从"常规设计“的图纸中找不出一些不常规的地方来?
4.倒塌楼房旁边听大家介绍似乎有新基础开挖,但是根据图片红砖来看,想来不会是高楼,一般楼房的基础会开挖很深吗?如果是多层新房,一般来说,新楼开挖深度不会超过相邻老楼房的基础埋深。倒塌楼房右侧不远处的楼似乎就没事。难道,是先开挖的倒塌楼这边的基础吗?
如果,新楼基础深度与老楼深度相同,现在,老楼倒塌了。谁的责任更多些?
5.如果,真是相邻楼开挖基础的影响,是否以后规范要特别强调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了?从上海楼倒塌,基础整体性的确是个问题(因为,本人也设计了许多剪力墙结构,基础都是采用墙下单排管桩+条形承台梁),平常没事,但是基础承受水平推力的能力的确差了许多。
6.大家在基础设计时经常会写”墙体两侧的回填土应同时回填”,担心单面回填土会对墙体安全性等有影响。但是,在楼房使用过程中,墙体某侧开挖土的情况时常会发生。
[
本帖最后由 yyc5795y 于 2011-7-21 18:51 编辑 ]
回复
61楼
专业土木在线论坛QQ群: 14124651。专业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交流。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专业交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