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结构新手。一直不明白连续梁和简支梁具体怎么施工的。假设原本是一条三跨的连续梁,支撑处上部钢筋就是贯通的。如果现在要把它变成3段简支梁(这只是假设,当然一般是连续梁合理),是不是上部的钢筋切断不连续,而混凝土还是一体浇筑就可以呢(假设底部钢筋足够)?或者需要什么措施把梁隔开?也就是说是什么决定了梁是简支梁还是连续梁。是混凝土或钢筋单独决定?还是二者一起决定?又如果三跨连续梁的上部钢筋需要2T25,而实际放了2T10,能不能说上部钢筋不足以抗弯矩所以梁自动变为简支梁?也假设变为简支梁后底部钢筋满足。
本人是结构新手。一直不明白连续梁和简支梁具体怎么施工的。
假设原本是一条三跨的连续梁,支撑处上部钢筋就是贯通的。如果现在要把它变成3段简支梁(这只是假设,当然一般是连续梁合理),是不是上部的钢筋切断不连续,而混凝土还是一体浇筑就可以呢(假设底部钢筋足够)?或者需要什么措施把梁隔开?
也就是说是什么决定了梁是简支梁还是连续梁。是混凝土或钢筋单独决定?还是二者一起决定?
又如果三跨连续梁的上部钢筋需要2T25,而实际放了2T10,能不能说上部钢筋不足以抗弯矩所以梁自动变为简支梁?也假设变为简支梁后底部钢筋满足。
恳请高手指教!!
12楼
如果底部钢筋满足1/8QL*2,对于简支梁来说,上部就算没有钢筋也不会产生裂缝,为什么提供了不足以抗负弯矩的钢筋后就会有裂缝呢?
再假设连续梁一支点上部钢筋被精确的计算到了最少需要2支25提供982mm2,而实际只提供了981mm2,连续梁就马上变为简支梁吗?或者有个怎么样的变化过程?
回复
13楼
个人理解,在支座上部配了一定量的负弯矩钢筋,那么在荷载慢慢加大的时候,负弯矩也慢慢增加,直到超过支座抗弯承载力,然后负弯矩不再增加甚至减小(钢筋屈服混凝土破坏),原来的连续梁就,慢慢转化成简支梁了(假定梁其他部位不提前破坏)。
设计上如果设计成铰接,一是钢筋面积要小,而是锚固长度要求短一些,只要混凝土是一体浇筑的情况,还有构造筋的存在并且还要考虑裂缝,完全的铰接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概念上考虑
回复
14楼
楼上的各位都在结构上分析得很彻底了,我也说说个人意见吧,不管采用什么计算公式和方法,我想工程的计算规则都是由以往的前辈们的经验公式所得,所以不要斤斤计较在公式上,还有梁的破坏形式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适筋破坏的理论分析,好像说的是受拉区与受压区基本同时达到破坏,尽量避免超筋和少筋破坏。理论分析说白了也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而总结的,我个人觉得在施工中至于说梁的连续或简支可以拿些以前的砖混结构(采用预制板)和现在的框架结构来参考对比分析一下吧!其实在施工中我简单的区别它们的方法为是否整浇在一起。关键就在这个节点问题上,我想结构设计为何提倡强节点弱构件也是这么个道理吧!本人也在学习中,希望高人给予指点采用的
[
本帖最后由 limaoppl 于 2011-8-1 22:47 编辑 ]
回复
15楼
简支梁就是说梁的两端搭在两个支撑物上,梁端和支撑物铰接,支撑物只能给梁端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不能提供转动约束。现实看是只有两端支撑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正弯矩,一般为静定结构。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支座移动等都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受力简单,简支梁为力学简化模型。
连续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支座的梁。连续梁有中间支座,属超静定结构,可用力法求解其中的内力。
有了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概念,理解起来就不难了,从其弯矩图可以看出。
简支梁的受力钢筋为下部钢筋,上部钢筋为构造钢筋。
连续梁跨中下部和支座上部钢筋为受力钢筋。
在设计中尽量多用超静定结构,少用静定结构(如悬挑构件),这也符合多重防线的思想原则。
回复
16楼
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多谢多谢
回复
17楼
不经常去看施工过程是设计人员的一个弊端 啊,学习~
回复
18楼
建议楼主,现场实地看一次,比任何人的说解都理解深刻,彻底!!!
回复
19楼
谁说简支梁端没有裂缝?只是你在软件计算时设定铰支后软件不再计算裂缝宽度而已。
回复
20楼
即使下部钢筋满足1/8QL*2,上部一样会产生裂缝。当上部没有钢筋,钢筋很少,裂缝产生后,受力更接近简支梁。如果配的钢筋足够,受力更接近连续梁。梁的弯矩是根据支座情况重分配。
回复
21楼
其实在建筑施工中简支梁和连续梁施工是一样的··
我的理解这样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