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工程为18层框剪结构,里面有个二级次梁,截面为150X300,层高为3米,开间为4.05米,进深为6.6米,配筋为上部2C25;2C16,,箍筋为6@150。该次梁上有100mm填充墙,荷载我计算为4.8KN/M。现在是主体阶段刚结束,发现梁底及侧面有裂纹,距离基本和箍筋间距差不多。 我用PKPM201009板本校核发现该梁的配筋为2C18;2C18,这是中梁放大系数为1.2,要是取到1.8,下部钢筋就为2C20。
该工程为18层框剪结构,里面有个二级次梁,截面为150X300,层高为3米,开间为4.05米,进深为6.6米,配筋为上部2C25;2C16,,箍筋为6@150。该次梁上有100mm填充墙,荷载我计算为4.8KN/M。现在是主体阶段刚结束,发现梁底及侧面有裂纹,距离基本和箍筋间距差不多。
我用PKPM201009板本校核发现该梁的配筋为2C18;2C18,这是中梁放大系数为1.2,要是取到1.8,下部钢筋就为2C20。
按图纸上的下部为2C16,该梁的裂缝为0.39,超过规范规定的0.3限值。
为了方便大家,我截几张关键图发上!
设计院来看后的原话为:该梁没有问题,即使没有这个梁也没有问题,因为该板为现浇板!!!!!!
晕晕!!!!!!0
我不懂的是该梁非悬挑梁,为啥上部钢筋比下部的大那多,再说梁个一端能说是为固端吗?要是剪力墙的还可以这样配,但是也得按正常使用来考虑了,毕竟在正常使用时下部弯矩要大于支座弯矩!!!!
经过这验算,我也知道该梁不会断,结构还是安全的,但是裂缝肯定会有的,对耐久性还是有影响的,设计为50年,不知道能否达到50年???
我把验算模型一起发上,有兴趣的看下!
昨天经现场凿开发现裂缝无贯通,不知道是不是凿的过程中掩盖了裂缝,还是真的没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zxfw_08 于 2011-8-8 08:19 编辑 ]
![设计院图纸配筋.png](https://fd.co188.com/group1/M04/F4/C6/rBBhH11KaryATWxhAAA-08gnk8Y389.png)
![验算的梁配筋面积.pn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验算的梁弯矩.pn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裂缝超标.pn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122楼
没办法,见到墙,就设梁,说是输荷载方便,手算导一下不会。
回复
123楼
其实加不加铰,并不是主要问题,不加铰有时候更实际一些,加铰不也必须构造回去一部分配筋嘛,我觉得就算上下同配2D18也是合理 的,只是设计人把上部放的太大了,下部配筋不足了,这样就有问题了。上部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
回复
124楼
身份不用怀疑,施工单位的公司质检人员!!!
回复
125楼
支持你!
回复
126楼
我猛醒了,原来PKPM分析的放大了那么多啊??看来混凝土结构理论水平和实际使用相差太大啊!!!!
回复
127楼
设计院是丙级院,鉴定完毕
回复
129楼
"设计是有点问题的,这里应该把下部钢筋加大,上部钢筋减小。所以上部2跟25是不正确的,实际主梁无法提供那么大的端部弯矩,这根梁还是需要布置的,4米的板上面砌墙,板要做很厚的。
其次150x300的梁截面小了点,和一道竖板没差别。建议加固200x350或以上,"2楼楼主说的没错,配筋明显错误,应该按2楼说的改,这样就不会出现两裂缝的问题了
回复
130楼
按哪版本计算裂缝的,用新砼规范计算一下,大概可减一点。
回复
131楼
上部的配筋太大了,底部2根16的有点小了,所以应该验算一下,适当做点处理.
回复